【DJ.86】-电音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

00:00
26:37
主播信息
贝乐Eric

贝乐Eric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贝乐Eric
关注
王牌歌手
140
音乐燃爆你的兴奋点。孔杰的音乐空间
EDM
38
电子音乐Electronic Dance Music,动感时尚!小众独享!蜻蜓FM独家播出。
音乐摩天轮
53
摩天轮·每天一首歌。城市快节奏,让你慢步前行。蜻蜓FM独家播出。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安达《肖邦·前奏曲、练习曲全集》
安达《肖邦·前奏曲、练习曲全集》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安达1965年7月27日在萨尔兹堡音乐节的现场录音。曲目包括肖邦的24首《前奏曲》、24首《练习曲》。比较起来,音乐会前半部分的肖邦《前奏曲》,发挥稍逊于《练习曲》,安达演奏的肖邦《练习曲》独具生动的气韵,而演奏《前奏曲》时尚未达到最佳状态,相比之下,显得平实了一些。 肖邦一共创作了26首前奏曲,包括作品28的24首、作品45以及无编号的《降A大调前奏曲》。肖邦的每一首前奏曲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或印象。肖邦自幼体弱多病,27岁时,由于肺病缠身,朋友们陪伴他去地中海的梅杰凯岛上去疗养。在那里,肖邦获得灵感,创作了作品28的24首前奏曲。这些是前奏曲按十二平均律的律制方法,从C大调开始到b小调,以不同的24个调写成的,其排列方法为五度循环,即第一首为C大调,第二首为它的关系小调a小调,第三首为C大调的上方五度的G大调,第四首为其关系小调e小调……依此类推,最后有24首乐曲。有人认为由于这24首前奏曲关系紧密,应看作是一部音乐作品,做连续演奏。这24首前奏曲一般以一个短小的乐思为中心而构成,但是乐思并不是只做单纯的反复,也不做技巧的展开,而是按肖邦的感情做惊人的发展,其中有些曲子有着超凡的演奏技巧,绝不是容易演奏的作品。 《练习曲》作品10,作于1832-1836年间。献给李斯特的夫人阿古尔特伯爵夫人,后来他们的女儿科西玛嫁给理查特·华格纳。虽然作品10和作品25是在同一时间写成的,但是作品25相比起来更像音乐作品,而不是一些技术难题的攻破。 《练习曲》作品25,也是由12首曲子组成,除第12首写于1831年冬天外,其余都写于1836—1837年间。
--
48
沙汉姆、索舍尔《舒伯特二重奏》
沙汉姆、索舍尔《舒伯特二重奏》
这张专辑是沙汉姆和索舍尔合作录制的小提琴与吉他二重奏。里面的选曲很多是十分熟悉的舒伯特著名作品,里面的小提琴占据了绝对主要的地位,吉他只是在旁边轻声的附和,乐器的定位小提琴更接近中间位置。沙哈姆的演奏技巧几近炉火纯青,正如权威评论家所赞誉的,“单就技巧方面而言,沙哈姆丝毫不逊色于海菲茨、帕尔曼这些大师。”在音乐表现上,沙哈姆体现了准确严谨的现代演奏风范,同时融合了丰富多彩、变化自如的表现力,相比起现时期另一位小提琴家克莱默来说,他的演奏更具绅士风度和吸引观众的气质。他在抒情性段落展示出的甜美、亲切的歌唱性具有沁人心脾的美。” 唱片中收录的大多是一些小型的作品,包括脍炙人口的《音乐的瞬间〉、《小夜曲》、《阿佩乔尼》等等,加上极佳的录音效果,让人似乎置身在19世纪维也纳的家庭音乐会之中。专辑中收录的所有曲子可以用优美动听来形容,抒情的气氛始终充斥着整张唱片,而技巧的含量却一点不含糊。在此特别推荐《阿佩乔尼奏鸣曲》,在1823,维也纳著名的吉他制作家斯塔法突发奇想,做出了一把六根弦的大提琴——后世称阿佩或吉他形大提琴。舒伯特见了很感兴趣,特地为这把乐器作了一首奏鸣曲,也就是如今我们听到的《阿佩乔尼奏鸣曲》。过了这么多年,“阿佩乔尼”这种乐器早已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现在的音乐家演奏这首曲子时用的都是大提琴,但这首奏鸣曲的名称还是沿用至今,大多数人也只有因为这首曲子才知道曾经存在过那样的乐器。这首奏鸣曲是舒伯特的唯美之作,将古典主义的优雅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也许是吉他形大提琴本与吉他十分相似,所以改编后小提琴替代钢琴也一点不会感觉生涩,整首乐曲听来琴瑟和谐,互动传神,两位大师的演奏更是把那种如胶似漆的意境融合进了如梦似画的梦幻中。
--
32
安娜·莫芙《RCA演唱专辑全集》
安娜·莫芙《RCA演唱专辑全集》
这套12CD合辑是为了纪念女高音歌唱家安娜·莫芙逝世十周年而特别发行的限量版本,收录了她1960-1974年间在RCA唱片公司演唱录音,其中包含了四张首度发行CD的专辑。合辑采用的所有模拟母带均以24位/96kHz的技术加以数字化重新处理,效果更胜以往,是回味当代名演的最好选择。 在这套合辑中,安娜·莫芙与多位歌手合作,包含上个世代的男高音代表人物史帝法诺、贝冈吉与克劳斯。参与的指挥更包括莱布维兹、塞拉芬、史托科夫斯基、马格等。 安娜·莫芙(Anna Moffo,1932年6月27日-2006年3月11日)美国歌唱家,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有意大利血统。1950-60年代活跃于乐坛,因其歌声与美貌而受欢迎。好莱坞曾有意请她拍电影,但因母亲有意让她当修女而拒绝。1955年获得奖学金,进入罗马的圣奇西利亚音乐院求学。二十三岁挑战《蝴蝶夫人》一角,让她一夕成名。之后她饰唱《法斯塔夫》与《梦游女》的女主角,结果吸引卡拉扬,邀请她到萨尔兹堡音乐节合作《法斯塔夫》以及此剧的唱片录音。而卡拉丝演唱的《波西米亚人》,也指定由她唱对手角色穆赛塔。当时的她可说集千万宠爱于一身。 1957年莫芙与RCA制作人马里欧·兰夫蓝基结婚。1959年她在大都会歌剧院首演《茶花女》之薇奥丽塔一角大获成功,并因此与剧团展开长期合作,而当1976年她退休时,也是选择此角色告别舞台。1960-1973年之间,在意大利当地的电视台担任主播,被选为意大利最美丽的10位女性之一。除了歌剧,她也演唱清歌剧与艺术歌曲,曾拍过四部电影。 莫芙的歌声柔和恬淡、用情真挚、细腻而温柔,对于乐曲中的抒情性控制得宜,由内而外散发出典雅高贵的气息。与戏剧性的作品相比,她更适合演唱抒情的作品。莫芙的嗓音低沉丰满、优雅,线条明晰匀称。虽然音量不大,但音色温暖而丰富,有着柔和的色彩和天鹅绒般舒适的低音区。她敏捷的花腔技术使她能胜任露契亚这样的高难度唱段。她与男高图克和男中音梅里尔合作演出的《茶花女》以她赋予主人公细腻感伤的演绎至今仍为人们称道。莫芙演唱的音质纯净清脆,线条明晰匀称,音量不大,却充盈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4
158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