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动全城之心晴人文艺术访谈录
172.0万

悦动全城之心晴人文艺术访谈录

深入浅出,有趣又干货满满的访谈节目,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

山东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心生晴朗》音乐与访谈单元

节奏,不只是奔跑,也会停下来谱一曲内心的华尔兹,谈话,谱写一种生活的节奏,张弛有道,或自在飞扬,或凝重深切,

唯有兼容之道,才能打开思索的大门,捕捉智慧的光耀,

清楚听到内心的声音,穿越时间,书写传奇,共赴心中的日月

悦动全城,艺术创意生活,思想引领未来

节目(189)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心生晴朗

心生晴朗

梦幻双鱼,爱音乐爱写作,最爱做的是音乐中的空中梦想家
关注
悦动全城之心晴人文艺术访谈录
172.0万
深入浅出,有趣又干货满满的访谈节目,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
创意人物
2387
三百六十行,有他们新鲜独特的故事,创意时代,赢在创意和观点。他们,有名导演,行为艺术家,设计师,网红歌手,音乐人,共同点就是新鲜,独特的观点故事和让人有启发,有收获。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波利尼《舒曼钢琴作品录音全集》
波利尼《舒曼钢琴作品录音全集》
这套专辑收录了钢琴家波利尼演奏的舒曼钢琴作品录音。包括《a小调钢琴协奏曲》、两部《钢琴奏鸣曲》、《C大调幻想曲》、《交响练习曲》、《阿拉伯风格曲》、《大卫同盟舞曲》、《克莱斯勒偶记》、《拂晓之歌》等。波利尼的演奏极度专注,具有强化张力的特质,源于他的内在个性,精妙的解析、从单一整体的角度来注意其中细节,如此他抓住了舒曼语言里的幻影火花,将舒曼的恬美和细针密线舒展开来。 舒曼钢琴作品的主要特色,乃在于其深具个性化的诗意表现,而旋律是呈现其特色的主要媒介。舒曼钢琴作品在曲式上所表现的独特性,最主要乃源自其音乐诗化之理想。他曾说过:音乐是诗的最大潜能。舒曼认为,做为艺术家,道德应成为一个诗人,并且努力达到诗的悟性。这种铭刻于心的理念,使他的音乐如同富于幻想的诗,自由地从凝固的形式中解放出来,用以表达自己的理想世界。 舒曼的主要钢琴作品在多完成于一八三九年之前,也就是热情洋溢的青年时期。这个时期的舒曼习惯于在钢琴上倾诉自己的情感。一篇篇的钢琴作品,其实就是他一篇篇的生活日记。作品中所涌现旋律,也大都是可歌性的语法。而在诗学的影响下,其作品的旋律,也往往离不开方正的二小节、四小节、八小节的乐句组成。这使得他的旋律显示出极为热情内敛而不虚华外烁的线条。它在钢琴的中间音域以平和的音程进行,所表达的无限性内涵,必须像“朗诵诗”一般地反复寻味,才能得到深切的同情共感。 大致上,舒曼钢琴作品的旋律,有如下五种特征: 1、以相同的旋律语法,使用在不同的作品中,而成为特有的笔调。 2、偏爱以上拍开始的旋律。 3、绝少使用附加的装饰音。 4、常以对位手法卡农或赋格处理旋律。这是舒曼孜孜钻研巴赫作品所获得的理念。 5、常以模进手法处理旋律。进而达到转调、简化或扩展的目的。
82064
群星:电视剧《乘风少年》原声大碟
群星:电视剧《乘风少年》原声大碟
《乘风少年》是由中国移动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出品,联合慈文传媒倾力打造,李南执导,伍嘉成、杨昊铭、邓泽鸣、罗杰、温心、丁嘉文、黄子恒、丁立、阮泽轶、蔡正杰等主演的青春励志剧。该剧主要讲述了一群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为站上荣耀舞台,一路逆风成长的故事 同名原声歌曲大碟由星火映画倾力打造,音乐总监萧旭甫全程监制统筹。 陆星皓个人角色曲《记号》 由慈文传媒艺人、《明日之子》选手邓泽鸣演唱,干净的声音将少年心事娓娓道来,虽然分隔两地,但依然感谢曾经一起的时光,感谢曾经一起的美好,就让我慢慢将你忘记。 插曲《Be my love》 由生命树创作(孙燕姿《跳舞的梵谷》制作人)、陈谦文演唱的《Be my love》,是雨天梁晨轩遇到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粉丝许静,感谢有你(们)一路相伴,纵使我在谷底也不离不弃,你(们)永远都是我的最爱。 同名插曲《乘风少年》 伍嘉成、邓泽鸣、丁嘉文、黄子恒共同献唱,是未来队舞蹈歌曲,也是他们团体在舞台上自创的一首魅力十足的歌,伴随帅气酷炫的舞蹈,将最好的他们展现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也展现给每一个观众和粉丝。 插曲《绝不投降》《云端》 伍嘉成、邓泽鸣、黄子恒共同献唱,《绝不投降》作为一首快节奏的带有说唱的歌曲,体现了少年们虽然遇到各种困难,但仍然坚定梦想不放弃的精神。而《云端》则是一首中国风歌曲,讲述了赵云赵子龙忠义救主的故事,也体现了少年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插曲《WAI》 由HIPHOP男团BOY STORY演唱,歌曲表现了少年们在选秀道路上,遇到质疑、遇到黑粉、黑料等负面的时候自己的真实表达,只要坚定的做自己,坚持本心,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答复。 《乘风少年》音乐大碟在音乐宣发上别出心裁,随着剧情的推进,结合着剧集本身是成团选秀的形式,以乘风少年团选手参加选秀,到参与舞台公演,再到最后的成团出道,以音乐的形式给大家展现男团们为了追求梦想追求音乐道路的努力不懈与拼搏!
1.9万21
拉罗查《舒曼钢琴作品》
拉罗查《舒曼钢琴作品》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拉罗查演奏舒曼几部著名的钢琴作品。 《维也纳狂欢节》作品26 ,作于1839年,题献给莫南德·席勒,舒曼认为此曲是“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一份浪漫主义的展品”。题目本身就是一种抢救行动,一开始这部作品定名为《狂欢节:四个音符的玩笑》,其中的“玩笑”据认为主要是掩饰第一乐章源自“马赛曲”的引语,当时在维也纳是严禁“马赛曲”的(舒曼在后来的三部作品中又引用此曲)。了解内情的人知道,此曲记录了1838年舒曼维也纳之行的观感,舒曼去维也纳时,曾想把他的《新音乐杂志》迁往维也纳出版,但是遭到梅特涅当局的无理拒绝。为了抗议这种压制出版自由的行径,舒曼把当时象征革命的“马赛曲”放到《维也纳狂欢节》中,含沙射影地讽刺梅特涅的倒行逆施,暗示维也纳将掀起推翻梅特涅政权的革命风暴。 《b小调快板》作品8,作于1831年。1831-1832年的整个冬天舒曼都在专心致志于《快板》的创作,起初是作为一首b小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他希望能将全曲献给莫舍勒斯,结果1833年时他只出版了这一个乐章,题献给埃内斯汀·封·弗立肯,是舒曼当时爱上的一位年轻女性,舒曼曾说:“埃内斯汀简直是我童年梦想的化身!”从初稿上可看出《b小调快板》给他带来很大麻烦:他自己后来也说它“除了有好的意图外别无其他可说”。试图将如此狂热的素材组织在一个奏鸣曲式的结构内,舒曼事实上是在试做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想找出完整的东西的意图是很清楚的:在这个离题情节中究竟有多少可追溯到引子,去发现这个情况是很有趣的。在结束时将其激动的b小调起始曲转入宜人的炽热的B大调是非常美的。主题材料被即兴想像的长河带着走而并未真正展开,然而,舒曼在中间部分不定的等音转调肯定产生令人叹为观止的五彩缤纷的颜色。 《升F大调浪漫曲》作品28第二首,作于1839年。为强调开端的中音区和反复简单而又感人的歌曲旋律的重要性,舒曼使用了三行谱表,这可能是为表达对他比利时朋友西莫南·德·席勒的惊异而采纳了他在自己作品中喜用的办法。此曲是以简单的三段体写的,有尾声,类似《为什么》和《梦幻曲》,是简练和干净利落的典范,没有一个音符是多余的。
42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