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ncy不羁
两个裸辞闲(玩)了两年的 “ 无业游民 ”。
两个一起创作了超过5000张摄影大作的 “ 朋友圈摄影师 ”。
两个聊人生哲学聊上头,聊天记录里全是金句的 “ 对话框诗人 ”。
生活如此有趣,不笑白不笑。
17

童年时期,借东西常伴随心理负担。讲述者回忆小学时因借橡皮被误判为“考试考验”,以及因借字典导致赔偿纠纷的经历,凸显孩童对“借”的认知矛盾——既视其为社交手段,又因家庭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学生时代,自行车外借成为重要话题。从山地车被陌生人骑走丢失,到折叠车被同学随意共享直至损毁,揭示物品外借的风险。这些教训让讲述者意识到,物品价值与个人态度直接影响外借后果,不在乎的物件反而容易引发群体滥用。
大学阶段,日常物品外借引发新问题。牙刷外借打破卫生底线,暖壶热水被随意取用暴露公共资源矛盾,MP3成为音乐社交载体却面临文件覆盖风险。电子设备外借更显复杂,苹果iPod的精致属性天然形成借用门槛,耳机接触隐私部位则加剧心理不适。
现代生活中,物品外借延伸出新型焦虑。充电器作为电子设备命脉,既担忧接口卫生又害怕影响充电效率;高价物品如豪宅、兰博基尼因价值悬殊自动形成借用屏障。讲述者总结:物品属性、人际关系和偿还能力共同构成“可借性”判断标准,而童年经历始终影响着成年后的借用决策模式。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