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乐(古筝)
1420.5万

背景音乐(古筝)

美文配雅乐,收集些流行音乐(古筝大师付娜、墨明棋妙原创音乐团队等演奏和演唱)值得收藏哦。
节目(3)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每逢佳节

每逢佳节

每天醒来,面朝阳光,努力向上,相信日子会变得单纯而美好!
关注
《玩遍上海》
120.2万
请跟着顶呱呱老师一起玩遍不一样的上海,很多地方都是您不知道的哦!敬请关注,谢谢! 顶呱呱老师是一位退休语文高级教师,退休之后和自己的爱人经常外出旅游,她的游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视角独特,很有特色。欢迎关注顶呱呱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就是顶呱呱”。
那些曾经走过的岁月
16.3万
顶呱呱老师是一位退休语文高级教师,本专辑是她的一些随笔,视角独特,很有特色。欢迎关注顶呱呱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就是顶呱呱”。
国内行,中国梦
43.3万
国内行,中国梦。祖国的壮丽山河,景色也豪不逊色。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格鲁米欧《1953-1962年历史录音》
格鲁米欧《1953-1962年历史录音》
这套合辑收录了小提琴家格鲁米欧与维也纳交响乐团、拉莫鲁交响乐团合作,1953-1962年间的演奏录音。曲目包括莫扎特、门德尔松、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德彪西、拉威尔、福雷的《小提琴奏鸣曲》;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肖松《音诗》、拉威尔《茨冈》、圣桑《哈瓦涅斯》等著名小提琴作品。 阿瑟·格鲁米欧(Arthur Grumiaux,1921-1986)比利时小提琴家,法比小提琴派的代表,又有着浓烈的浪漫派风格,演奏音色纯净、典雅,表现出柔美中的静谧,有一种清香高洁之美。格鲁米欧喜欢把小提琴的弓毛绷得相对松弛,依靠压力较轻的运弓来取得绵延无尽的运弓效果和纯净的音质,这种手法在两根高音弦上的效果尤佳。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唱片公司就开始为格鲁米欧录制唱片,而且音响效果非常好。格鲁米欧录下了大量精彩的唱片,为我们欣赏格鲁米欧的艺术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莫扎特的五部协奏曲演奏得异常精美,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其中《第五协奏曲》第一乐章激昂的主题,格鲁米欧拉得雄浑有力、音色炽烈。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热情洋溢的主题,格鲁米欧采用了顿挫有致的运弓处理,把热情抑制下来,表现了他独特的趣向。德彪西的《小提琴奏鸣曲》中,格鲁米欧舍弃了一般采用的梦幻一般的进入,他把重点放在了揭示这梦幻的面纱下隐藏着的古典主义的真容。 格鲁米欧在甜美、干净、精雅的演奏中偶尔加入一个趣味高雅的下滑音,这些成了他早期风格的标志。格鲁米欧虽然技艺过人,却从不以哗众取宠为能事,总是把自己隐藏在作品的身后,让音乐自己去叩动听众的心灵。
1.8万50
多加雷《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肖松·音诗》
多加雷《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肖松·音诗》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罗兰·多加雷与阿连·隆巴德指挥的法国波尔多阿奎丁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肖松《音诗》。罗兰·多加雷的演奏孤傲激扬、缠绵温柔、滑爽舒畅、无比优美,将这两部旷世之作表现得高贵儒雅、令人着迷。出色的录音将弓弦的摩擦质感,流水般贯穿全曲,空间中自然的堂音、通透明亮的琴声、甜美的音色尽收其中,令人激赏。 拉罗《西班牙交响曲》作品21,作于1873年。实质上,此曲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在拉罗的作品中,经常可看到类似本曲这样“名不副实”的现象。或许是由于曲中所出现的奇特节奏、旋律,以及这些所描绘出来的浓厚的西班牙风格,所以作者才有意加上这个标题的。这首乐曲不但在外表上有华丽的效果和迷人的情调,而且在内容上也颇具深度,不愧为拉罗的代表作。伟大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听了这首乐曲之后,曾评价道:“这是极为愉快、新鲜而又明朗的乐曲……他的期望并不在于深刻”。 肖松《音诗》作品25,作于1896年,是为小提琴与乐队而作的交响诗,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此曲创作灵感来自屠格涅夫一篇小说中,一位少女被梦中一把有魔力的小提琴诱惑的故事,表达肖松内心世界的一种不容易捉摸和近于病态的压抑之感。被印象主义音乐大师德彪西评价为:“洋溢着作曲家高超的技巧和灵感。”《音诗》非常富于诗意,同时又具有一些戏剧性因素,乐曲的结构稳妥合理,毫无冗长乏味之嫌,反映出作者过细的设计和特别精心的技艺。轻度的伤感,狂喜但有所克制的热情,含蓄,雅致,笔法之极度精练——所有这些都是它的特点所在。这首乐曲自始至终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因为其中所表达的热情并不激烈,往往是在谨慎和含蓄中带点激动的柔情。
1.4万6
希拉里·哈恩《世纪典藏》
希拉里·哈恩《世纪典藏》
这套双CD精选辑是希拉里·哈恩发行的五张专辑的精华,CD1以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开头、巴伯《小提琴协奏曲》缠绵悱恻的行板接续、再绕到巴赫的《恰空舞曲》,最后以勃拉姆斯与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协奏曲》结束;CD2则以贝多芬与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起首,以斯特拉文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的随想曲乐章作结,充分展现了哈恩的音乐技巧与内涵。 从这套专辑中可以感受到“天之骄女”无与伦比的知性小提琴演奏。成熟与内涵,从来都被视为岁月的沉淀、阅历的彰显,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尤其在艺术造诣方面,它更是得到无数伟大音乐家的印证,然而今天,这一准则被希拉里·哈恩推翻——1980年出生的她,18岁首次提名格莱美奖、24岁摘得格莱美桂冠、29岁获得《留声机》杂志年度艺术家头衔、2009年再次摘取格莱美最佳器乐演奏奖……她是现今小提琴界罕见的收获了世界上所有顶级音乐奖项的“大满贯”音乐家。    希拉里·哈恩被慕尼黑《南德意志日报》赞为“仅一世纪才见到一次”的小提琴奇才,《时代周刊》杂志的知名乐评人特里·泰奇奥特听过希拉里·哈恩的演奏后赞扬道:“她的曲调轻盈甜美,她的演奏稳健扎实。即使是烂醉如泥,或者是愤世嫉俗的乐评家们,都要融化在她动人的音乐中。”    专注,是哈恩最大的演奏特点,她的每一个音符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音调精准、毫无瑕疵。她的演奏深刻人心,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精湛的技艺,也因为她表演时所投入的智慧,她夺目的表演才能背后是一种深深的确信,这确信使她游弋于古典大师们浩瀚的作品海洋时向世人展示了她一种骨子里的从容,她向世人证明,艺术的成熟稳重与年龄无关。
75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