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畔
5.8万

床畔

(严歌苓二十年情感力作) 作者严歌苓,演播小群,欢迎各位收听~ 1976年成昆铁路建设中一位连长为救战士负伤,成为植物人。护士万红以优异成绩被选为英雄的专职护士,一当几十年。在教堂改成的医院里,领导和医护都把护理英雄当作光荣,后来又当作医院存在下去的资本,其实心里早就宣判了他的死刑。万红一见张谷雨就发现他们之间有着别人不能理解的神奇的默契和交流,她一直观察研究张谷雨的病情,坚信他有康复的可能。万红漂亮,有很多的追求者,军区一把刀吴医生,痴心等她十年,和她一起寻找张谷雨不只像植物一样存在的证据,然而他此生只能在心中珍藏万红的身影;大校记者追求她,帮着她到处呼吁改善张谷雨的处境,把新闻报到了全国,万红“普通天使”的称号享誉全国,而万红依然一直守护在张谷雨身边。
节目(21)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悦库时光

悦库时光

悦库时光,伴您每刻悦耳时光!
关注
双拥书场
2951
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北京文艺广播从2024年8月1日起,联合推出双拥主题原创评书栏目《双拥书场》。双方在充分沟通、合作基础上,利用文艺广播在优秀曲艺、文艺作品方面的资源、人才、创作、传播等优势,及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双拥创建工作方面的素材优势,将于“八一”建军节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共同策划、推出《双拥书场》开播特别节目,向广大听众和网友宣传、推介栏目, 采取《双拥书场》这种方式宣传双拥工作,在全国是首家首次尝试。 节目共62集,采用以评书为主兼容其他曲艺形式的方式,包含快板、北京琴书、京东大鼓、梅花大鼓等等,邀请评书曲艺艺术家们进行策划创作和表演。以文艺创作生动表现军政军民守望相助、团结奋进的双拥工作风貌、风采。
最后一个匈奴
9.5万
匈奴,一个崇拜狼的草原游牧民族,曾经游荡在西北坦荡的土地上。他们像狼一样地野性、勇猛剽悍,骁勇善战,他们从草原上崛起,他们与强大的秦汉对抗,称雄数百年,他们以铁骑征服了广大土地,他们的牛羊吃草到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疆域……但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强悍的、震撼了东西方世界的马背民族,却在自己最为辉煌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文字,神秘地从历史舞台上突然消失了…… 《最后一个匈奴》是一部高原史诗,再现了陕北这块匈奴曾留下深深足迹的特殊地域的世纪史。作者力图为匈奴民族的历史轨迹寻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三个家族的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传奇。作者:高建群 播者:殷超
唐太宗系列全三册
20.1万
中国历史上可称千古明帝的当算唐太宗。其智勇过人,十八岁起兵反隋,一路荡平刘武周、大败宋金刚、逼降王世充、生擒窦建德……立下赫赫战,为大唐江山奠定了领土基础。其识人善任, 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人才,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武有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传奇人物,荣耀之极。其心机深沉,多年忍辱潜伏,最终蓄势反弹,在玄武门之变中,杀兄逼父,登上皇位。其政治清明从谏入流,面对魏征等人的忤逆之语,不但虚心接受,而且全其美名。其胸襟广阔治国有道,在位期间,四海宾服,百姓安居乐业,史称“贞观盛世”。 唐太宗(三卷本)力求还原历史真貌,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慷慨激扬,权谋斗争刀光血影、动人心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风土人情旖旎生动、贴近唐朝,器物描写精致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赵扬 播者:凌云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担当:风云再起
担当:风云再起
儒州市委副书记吴楚东在将儒北开发区申报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时,遭遇了北京某部委兰处长的刁难,得在京儒州商人李品德的帮忙,才顺利过关。正当吴楚东准备大展抱负之际,不料网上突然爆出他的所谓“桃色事件”,一时舆论哗然。省委惊闻之下指示调查。省纪委副书记韦叶舟请缨带队。在与公安部门联合查处过程中,韦叶舟发现儒州有一个盘根错节的黑白关系网,而李品德则是其中的关键人物。随着吴楚东“桃色事件”的女主角在被审查期间意外死亡,藏在儒州公安内部、官场高层的诸多角色纷纷现形,吴楚东发现原来自己遭受的明枪暗箭,背后原因竟是如此复杂,背后势力竟是如此盘根错节。好不容易被还以清白后,吴楚东与禹今朝搭班子,在争取高铁过境、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建设五大商圈上政绩斐然。吴楚东也因此进步为市长。但随着北京兰处长贪腐一案暴露,吴楚东也被牵连,他才知道当初在申报国家级经开区时,李品德和兰处长玩的是怎样一个隐秘而巧妙的套路。闯过重重困难,在北京单老首长及省委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吴楚东击败所有竞争对手,接替禹今朝成为儒州市委书记,主政一方。志得意满的他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进自己的经济建设设想,却没有察觉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虽然已升为省委常委的禹今朝对他进行了提醒,他却并没有放在心上。可他不知道是,这次的风暴眼,竟是他的前妻……
826270
非常经典:静静的顿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非常经典:静静的顿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静静的顿河》(俄文:Тихий Дон)是前苏联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前后历时14年。《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主人公格里高利,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阿克西妮亚之间,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他有着哥萨克的一切美好品质——勇敢、正直、不畏强暴,而同时,格里高利身上又带有哥萨克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作者用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男子汉形象,从格里高利身上,读者能感觉出作者对人的尊重。《静静的顿河》展现的是哥萨克人如何通过战争、痛苦和流血,走向社会主义。《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描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时代的人民生活史诗, [1]在不到五年内,格里高利一会儿投入红军,一会儿倒向白军,双手沾满了两方面的鲜血,他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的特定的群体无法切割。肖洛霍夫因《静静的顿河》作品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37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