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用完生活费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00:00
29:58
主播信息
就爱玩Joy1

就爱玩Joy1

思想飘散,不知道该说点啥~
关注
大学约了没
86
《大学约了没》致力于高校校园文化、社团文化以及青年社群文化的推广与活动组织。节目交流群号:629918515
动物幼稚园
--
原始电音,疯狂脑洞,纯真八卦。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做一个会解决问题的好家长
做一个会解决问题的好家长
当下,家长普遍在孩子教育上心力憔悴不知道如何解决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如孩子自身的折腾,小升初的选择,孩子成长的焦虑、网络时代的疏堵、人际交往的构建、培养孩子的重点等等时常困扰着家长。 高建伟老师历时13年的研究和实践,接触了近10万孩子,上万个家庭,帮助家长从孩子生理、心理、能力三个方面,打通孩子教育的奇经八脉,让教育变得简单而清晰,成为会解决问题的智慧家长。 聆听40节微课,让孩子教育变得有趣而快乐,让孩子心智杰出,让家庭和谐美满。 此系列微课如下: 一、理论篇——教育的理念 1、家庭教育家长角色的正确定位(上) 2、家庭教育家长角色的正确定位(下) 3、孩子有“病 ”需要家长吃“药”? 二、成长动力篇——学习力 4、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的区分 5、孩子遇到陌生的人、事、物不敢尝试,如何激励? 6、如何让孩子每一步都充满自信! 7、成绩越优秀的孩子,越是输不起? 8、如何让沉迷游戏的孩子重新爱上学习! 9“学”与“玩”怎样切分时间比例才更恰当? 10.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三、学习方法篇—习惯 11、解密“学习”与“考试”的差异 12、孩子粗心大意是生理问题还是心理问题? 13、如何考出迷人成绩? 14.对孩子“陪读”的害处原来这么多? 15.孩子爱上写作业原来就差这三步 16.孩子拒绝死记硬背如何引导?如何帮他找到记忆优势? 17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8孩子偏科、孩子不喜欢那科的老师究竟如何引导? 19.拉开孩子成绩的原因竟然情商是根源 20.让孩子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的方法有哪些? 四、问题篇——情绪、心智、行为 21、孩子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怎么办? 22、孩子好胜心强,担心比不过别人想退缩怎么办? 23、孩子胆小、怕事、有暴力倾向,原因竟是这个? 24、孩子打架被打(或打人),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25、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容易上火,刺激孩子,如何正确引导和控制自己情绪? 26.孩子比较强势,不愿跟小朋友分享东西,如何正确引导? 27.孩子磨蹭、拖沓、慢、如何让孩子快起来? 28孩子自信心不足,耐挫力很差怎么办? 29、孩子交往很差,没有朋友,如何帮助孩子建立他的“社会支持系统”? 30孩子对花钱没有概念,看到别人有什么总喜欢攀比,应如何纠正? 31.孩子出现萎靡、漫不经心的时候,该如何唤回有活力的孩子? 32.当孩子在学校受老师批评后,回家后家长该如何引导? 33.对于住校生,周末回到家,孩子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34.孩子对待事情比较急躁,该如何正确纠正? 35.孩子出现了“早恋”应如何正确引导? 36.夫妻关系的破裂对孩子有了创伤和阴影,如何给他“包扎”和“处理”? 五、亲子关系——沟通篇 37.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38.如何正确的爱孩子——走出爱的八大误区 39.孩子的叛逆,竟与妈妈站错在家庭五行关系(木火水金土)的位置有关? 40.亲子关系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21
65
社会与经济:信任、权力与制度
社会与经济:信任、权力与制度
《社会与经济》是新经济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奠基之作,概况来说,这书重新定义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弱连接理论由格兰诺维特于1974年提出。他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这是一种“强连接”现象;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更为广泛的,然而却是肤浅的社会认知。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关系”。格兰诺维特因为提出弱连接理论而名噪一时,也由此奠定了他在社会经济学领域的**地位。 过去200多年来,关于“经济学-社会学”的固化认知模式是,认为经济学是基础,其他学科都依赖于经济学。打个比方,经济学就像一个插线板,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传播学这些插头都插在上边。而马克·格兰诺维特提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社会性的,把二者关系倒了个个儿。 这个观点看似并不难理解,但实际上作者提出并论证这个观点,是对传统学科**大的颠覆,而且这种颠覆特别符合互联网时代下社会网络关系的演变趋势。 在本书中,格兰诺维特写道,经济并不是与人类行为无关,而是深深地嵌入于社会关系中,并且与其他领域一样遭受着情感和观念的冲击。 1.本书讲到了“社会网络”的概念。《社会与经济》其实就是在讲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的问题。比如现在的facebook、微信、QQ等社交网络,本质上都是构建了一个复杂动态网络。我们个人越来越容易受这个网络的影响,同时个体性行为也**大影响着整个网络和制度,比如《今日简史》里举的例子,突尼斯小贩的自焚事件引发了政治运动,美国几位女性引爆了全球MeToo运动。尤瓦尔将其解释为全球化的影响,《社会与经济》则给出了社会网络角度的分析。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影响力运作机制,正是当下公司企业、产品、社群、政府机构、媒体等都迫切关注和研究的。 2.在“弱关系理论”中,我们如何利用“圈子”。其实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连接”,而常常是“弱连接”。“弱连接”虽然不如“强连接”那样坚固(金字塔),却有着**快的、可能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假如你打算找工作,你更有可能从 ‘你的强关系’亲戚朋友-那里得到新机会,还是‘你的弱关系’比如兴趣班偶然认识的同学,或者朋友的朋友? 一般人肯定觉得,那必须是我的铁哥们和家人。 格兰诺维特的观点让人有点意外,其实那些弱关系更可能给你带来更好的工作机会。大部分工作机会都是通过弱关系找到的 。格兰诺维特讲到的这种圈子文化,在中国的“关系社会”中尤其重要。 3.经济社会学正变成一个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实用的学科。现在很多经济活动或者经济行为从经济的角度去解释是行不通的,必须用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而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非常适合解释经济行为,弥补单纯从经济学角度去解释问题的弊端。跨学科的研究并不单单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的领域,经济学也不单单渗透带其他学科,其他学科也正在渗透在经济学中。但近年来,其他学科开始向经济学渗透,比如卡尼曼把心理学植入了经济学,开创行为经济学。 另外,本书还讲到了很多重要的观点,比如:1.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社会性的。2.个人受集体制度与文化的影响。个人的行为**不是基于个人的自利与算计就自主行动的。3.集体的制度与文化对人心智结构的塑造,两个典型的关系就是:信任与权力。4.教养与天性的关系。5.信任与欺骗,制度与逻辑。6.老练与高效的权力支配者。
66
6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