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第三期:“天后”职责:造人、别男女、定婚姻的“大母神三部曲”

00:00
14:53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北大博雅讲坛

北大博雅讲坛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北大博雅讲坛
关注
上古神话诸神谱
10.7万
创世之初,一片混沌。那些存留于记忆深处的上古神祗到底有何种故事,他们的因果循环又反映了什么样的古代文化。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第三期 人类起源

 

郭德纲导演的电影《祖宗十九代》中,小岳岳主演的贝小贝为了让自己变漂亮一些,穿越到了女娲造人的时代,女娲心情好的时候,捏出来的人就漂亮,而那些不漂亮的人都是她很随意的作品。

 《祖宗十九代》中小岳岳穿越到女娲造人时代

 


▋ 神造人的神话

 

我国最著名的神造人的神话,当然是女娲造人。

 

造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手捏,很精细;另一种是藤甩,用树藤蘸了泥水甩出来,泥点落地就变成人。

 

因为最初的人生存本领弱,死得快,手捏这种方式太慢,不赶趟,所以改为藤甩这种粗放的方式。后来,这两种方式又被人拿来解释贫富差异的来历:手捏的及其后代是富贵人,藤甩的及其后代是贫贱人。

 

女娲造人 七小 绘

 

▋ 卵生人神话

 

苗族有个著名的神话叫做《蝴蝶妈妈》,它说世界上的重要生物都是由一只蝴蝶生出来的。这只蝴蝶与水面上的泡沫相爱,生下了十二个蛋,经过十二年,从蛋里面孵出来十二个兄弟,分别是姜央、雷公、龙、虎、象、牛羊等等。

苗族人对蝴蝶的图腾崇拜

 

我们还可以把这里的“卵”或者“蛋”再扩展一下,扩大到蛋形的物体,或者具有一种容纳生命空间的物体,也就是广义的蛋。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大家熟悉的葫芦生人故事,也是蛋生人故事的一种。


比如葫芦娃的故事,七个小孩从葫芦里诞生,虽然他们并不是最初的人类,但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葫芦娃体现了蛋生人的思想

 

▋ 化生说神话

 

盘古他化身的过程中,也化出了人。那么人类是由盘古的什么部分变成的呢?说来真是不太体面,原来,人类竟然是由盘古身上的小虫子变成的,原文说盘古“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黎氓就是黎民百姓,诸虫意思是各种虫,那就是跳蚤、虱子、螨虫之类的小微生物了。

 

盘古除了开天辟地还承担了化生人类的活

 

众神把原始巨人普鲁沙杀死,用他的身体变化出万物。于是从普鲁沙的嘴里生出了婆罗门,就是祭司、神职人员;从两臂中生出了刹帝利,就是王族;从双腿中生出了吠舍,就是农工商业者;从双脚中生出了首陀罗,就是奴隶。 

印度化生神话与种姓制度

 

▋ 其他造人神话

 

比如哈尼族的造人大神叫做塔婆然,她不是捏出人,也不是生下蛋再孵出人,也不是死后某部分变成人,她就是直接生下了包括人在内的许多生物,这与我们之前提到的方式都不同吧?又比如土家族的依罗娘娘,她是用竹竿、荷叶、萝卜等等拼在一起造出了人。


《封神演义》里,哪吒自杀之后,他师父是用荷叶、荷花、莲藕之类的东西,再加上灵珠子重新为他造出了肉身。 


哪吒被莲藕等塑造了肉身

 

本期节目人类起源神话的几种类型。人的创造问题我们搞清楚了,那么神又是怎么诞生的呢?尤其是许多人心目中天上最大的官儿玉皇大帝,他到底是什么来历呢?这是我们下一期节目将会涉及的内容。

 

展开
大家都在听
《道论》祝国斌
《道论》祝国斌
曾经豪迈闯天涯,处处红尘处处家。 无奈染缸多墨色,可怜人境少菁华。 十年稽首拜书圣,一夜豁然明镜花。 乐水乐山随性去,春心春眼醉云霞。 南山采菊乐无涯,尘网恢恢亦是家。 白雪阳春双耳悦,小桥流水众心华。 无风依旧观飞絮,不雨犹能赏落花。 天若有情天助我,人间携手沐新霞。 十年磨一剑,本篇道论,实际上是笔者自2007年潜心读书以来,所阅读的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以及西方哲学书籍的感悟的综合,该综合力图从人类最基本的道出发,融汇中西,阐明大道相通,大道至简,大道唯一的思想,提出个人或人类修身养性中问道、求道、明道、悟道、修道、化道,天人合一之法,形成笔者以道为中心的融汇中西哲学的道学体系,以期最终在人道、天道的指引下实现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万物的和谐。于此,套用佛学的说法,于己而言,以道度己;于人而言,以道度人。 正所谓我读六经,六经读我,我悟六经,六经悟我,本篇道论中的各条感悟,源于中西哲学经典的启发,表面上继续归类于各类门派中,实际上并不受一家一派的制约,笔者希望通过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尽为我用,在继续感悟并保留中西各家侧重点的前提下,持正纠偏,抒发己见,融各家于一体,形成笔者所感悟的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天人合一之道。 简言之,于我而言,求道、悟道之学,既是兴趣使然,更是天命所归。其实,大道至简,道不远人,一针一线尽在道中。若能融汇中西哲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便只得万一,也已不虚此生。 再言之,本篇道论,全都是笔者个人的感悟与观点的总结,不强求读者全部或部分接受,如果读者读后觉得能有所启发而能有一些自悟自得,就是对笔者最大的安慰。佛不度人人自度,道不悟人人自悟,佛道之得,人所自度自悟。本篇道论的帮助,最多只是随缘开示而已。
24.7万29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