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第五期:雷神与人类的孩子竟然是上古第一男神?

00:00
14:46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北大博雅讲坛

北大博雅讲坛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北大博雅讲坛
关注
上古神话诸神谱
10.7万
创世之初,一片混沌。那些存留于记忆深处的上古神祗到底有何种故事,他们的因果循环又反映了什么样的古代文化。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第五期 雷神和伏羲


在火爆全球的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电影中,北欧神话中的雷神托尔以高大英俊,勇猛无畏的形象出现,加之天神的高贵身份,迅速在全球掀起一股雷神浪潮,收获了一众粉丝。


然而在中国的上古神话中,雷神就长得却是一言难尽,在颜值上可以说是全无优势。但雷神的儿子伏羲,却是上古神话中的第一男神。今天我们就要揭开这对父子的神秘面纱



漫威电影中的雷神形象

 

▋身份飘忽不定的伏羲


伏羲的身份极为复杂,因为伏羲这位男神的神格很复杂,因为在不同版本的故事中,他时而是开天辟地的创世之神,时而是半人半神。有的时候他又几乎只是凡人,神圣值接近于零。


▋三皇之一


三皇有两种说法。一种三皇说是匿名的,只说有天皇、地皇、人皇三个皇;另一种说法是三皇是伏羲、神农、祝融、燧人氏、女娲、黄帝等著名的神中的三位。其中较为公认的说法是唐代《补史记》中所说: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三位大神合称为“羲娲农”。


将伏羲视为天皇,历来没有什么争议,这当然与他神格中具有的创世功能是分不开的。

 

女娲与伏羲


 ▋雷神之子


当伏羲作为的半人半神时,他的身份是是雷神之子。相传古时雷神居住在雷泽中。有一天,人类华胥国的一位姑娘来到雷泽玩,踩到了雷神的脚印,便怀上并生下了雷神的儿子。这个孩子长着人头,蛇身,就是伏羲。


伏羲是华胥氏与雷神结合的儿子,所以是半人半神。相传伏羲能顺着天梯爬上天,还教会人们用火,发明了网子捕鱼,又可以写歌作曲,规定了姓氏制度,还创造出了八卦等等。


伏羲画像


 ▋雷神


上古神话中的雷神,相传为人首龙身,居住在雷泽中。他喜欢鼓肚子解闷,而鼓肚子时所产生的声音,就是天下轰隆隆的雷声。


《山海经》中的雷神形象


后来,随着神话的发展演化,雷神逐渐变成了功能比较单一的气象神,形象也变为今天雷公的样子:猴头鸡嘴,还长有鸡爪鸟翅。


雷公画象


 后来,在道教整理中国神仙体系的时候,把单一的雷神扩充成为了雷部。雷部里有雷公,电母,更有几大雷王、雷帝,雷部五元帅,二十四天君,三十六将军等人物,规模庞大。但其中大多数都是拼凑而来,根本没有形象和事迹。


 ▋半人半神的“混血”们


因为伏羲半神血统,他才能有如此神力,荣膺天皇之位。而在其它国家神话里这种半人半神的角色也屡见不鲜。


珀尔修斯,他是宙斯和人间美女达纳厄的儿子。珀尔修斯智勇双全,斩杀了在大海上迷杀水手的蛇发女妖美杜莎。并在在宙斯、雅典娜、赫尔墨斯等众神的帮助下,经过重重艰难曲折,终于完成任务通关。后来珀尔修斯还成了国王,死后又变成了星星。


珀尔修斯雕像


此外,还有完成了十件不可能任务通关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象征狂欢精神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等等,都是这种半人半神的英雄。而在东方的某些故事版本里,黄帝、神农、少昊等就是这样的半神,这种对神力的推崇是人们对自然力崇拜的一种转化形式。 


这一期,我们讲述了雷神和伏羲这对天神父子的身份和发展。


我们聊完了天皇伏羲和地皇女娲,那么人皇神农又有什么故事呢?下一期节目里我们再来详细的讲一讲。

展开
大家都在听
《道论》祝国斌
《道论》祝国斌
曾经豪迈闯天涯,处处红尘处处家。 无奈染缸多墨色,可怜人境少菁华。 十年稽首拜书圣,一夜豁然明镜花。 乐水乐山随性去,春心春眼醉云霞。 南山采菊乐无涯,尘网恢恢亦是家。 白雪阳春双耳悦,小桥流水众心华。 无风依旧观飞絮,不雨犹能赏落花。 天若有情天助我,人间携手沐新霞。 十年磨一剑,本篇道论,实际上是笔者自2007年潜心读书以来,所阅读的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以及西方哲学书籍的感悟的综合,该综合力图从人类最基本的道出发,融汇中西,阐明大道相通,大道至简,大道唯一的思想,提出个人或人类修身养性中问道、求道、明道、悟道、修道、化道,天人合一之法,形成笔者以道为中心的融汇中西哲学的道学体系,以期最终在人道、天道的指引下实现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万物的和谐。于此,套用佛学的说法,于己而言,以道度己;于人而言,以道度人。 正所谓我读六经,六经读我,我悟六经,六经悟我,本篇道论中的各条感悟,源于中西哲学经典的启发,表面上继续归类于各类门派中,实际上并不受一家一派的制约,笔者希望通过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尽为我用,在继续感悟并保留中西各家侧重点的前提下,持正纠偏,抒发己见,融各家于一体,形成笔者所感悟的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天人合一之道。 简言之,于我而言,求道、悟道之学,既是兴趣使然,更是天命所归。其实,大道至简,道不远人,一针一线尽在道中。若能融汇中西哲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便只得万一,也已不虚此生。 再言之,本篇道论,全都是笔者个人的感悟与观点的总结,不强求读者全部或部分接受,如果读者读后觉得能有所启发而能有一些自悟自得,就是对笔者最大的安慰。佛不度人人自度,道不悟人人自悟,佛道之得,人所自度自悟。本篇道论的帮助,最多只是随缘开示而已。
24.7万29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