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第六期:神农与炎帝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00:00
13:03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北大博雅讲坛

北大博雅讲坛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北大博雅讲坛
关注
上古神话诸神谱
10.7万
创世之初,一片混沌。那些存留于记忆深处的上古神祗到底有何种故事,他们的因果循环又反映了什么样的古代文化。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第六期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架当年就是神农氏的地盘儿,至今,这一带连绵不断的大山里还留有据说是神农采药的梯子、煮药的鼎等遗迹。要是去那边探险,说不定能发现“神迹”。


游戏《轩辕剑》中的神农鼎


神农架是旅游热门目的地,至今流传着十大未解之谜,像动物白化、野人传说、喧闹鬼市、唱歌神石等等,可见这个地段儿就不是一般人能待的。


神农架


▋炎帝与神农氏是一个人吗


 神的谱系不是史实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而且是群体的观念问题。并不存在客观的、唯一的事实。神话是人类社会中流传下来的,人的观念会变,所以神的世界也会变。

 

神农像


 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炎帝与神农氏被分开提及,彼此不相牵涉;到了《史记》,两者出现并提,可断为两个人,但已经有了趋同的迹象;直到汉魏以后的注疏里,才把神农氏等同于炎帝。


▋如何看待炎帝与神农氏的关系


神农就其职司而言,是比较古老的主管稼穑的神,也就是农业神。农字的甲骨文写法,就是上面一个树林的林字,下面一个时辰的辰字。这个辰其实是“海市蜃楼”里那个蜃,就是大贝壳,用来耕作的,刨土、砍切等等。


汉代画像砖上的神农锄耕图


而炎帝的故事主要是跟黄帝打仗。他的职责,按照汉以后的说法是主管南方之帝,炎帝也算太阳神,但总之这些故事或者职司跟种地的关系并不大。


阪泉之战


 由此看来,在神的谱系里,我们将神农与炎帝看做两个不同的神是妥当的,而且还能解决神话里的一些逻辑硬伤。


▋神农氏作为农业之神的事迹


神农虽然是人身子,却有个牛头。据说他出生时,他们家附近一下子就涌出了九口井, 神农还发现了 “禾”,这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稻谷类粮食在神话中的第一次种植。



神农教稼图(元代王祯《农书》)


神农还筛选出了五谷粮种,发明了许多农具,发明了制陶术、冶金术等等,还建立了集市制度,让人们用剩余的粮食交换别的东西。


▋神农氏作为医药之神的事迹


当年神农为了找出治疗各种疾病的药材,测试各种药材的药性,独自在今天称为神农架的广袤地域中探寻、跋涉。传说有一种《神农本草经》,就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写成的。


 《神农本草经》务本堂原版


关于神农检验动植物药性的办法,一般有两种版本:

 

一种说他的肚子是透明的,他把各种动植物吃下去后,用眼睛观察它们在肚子里的反应,然后判定效果。



神农采药图(辽代,佚名) 


还有一种说他有条赭鞭,就是褐色的神鞭,他用鞭子抽到动植物上面,根据动植物的反应或者变化来判定它们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以及到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手持赤色神鞭的神农 七小 绘 


三皇的故事我们就讲到这里,接下来就该轮到五帝登场了。人多热闹,神多了事情也多了起来,他们的故事更加精彩!


展开
大家都在听
《道论》祝国斌
《道论》祝国斌
曾经豪迈闯天涯,处处红尘处处家。 无奈染缸多墨色,可怜人境少菁华。 十年稽首拜书圣,一夜豁然明镜花。 乐水乐山随性去,春心春眼醉云霞。 南山采菊乐无涯,尘网恢恢亦是家。 白雪阳春双耳悦,小桥流水众心华。 无风依旧观飞絮,不雨犹能赏落花。 天若有情天助我,人间携手沐新霞。 十年磨一剑,本篇道论,实际上是笔者自2007年潜心读书以来,所阅读的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以及西方哲学书籍的感悟的综合,该综合力图从人类最基本的道出发,融汇中西,阐明大道相通,大道至简,大道唯一的思想,提出个人或人类修身养性中问道、求道、明道、悟道、修道、化道,天人合一之法,形成笔者以道为中心的融汇中西哲学的道学体系,以期最终在人道、天道的指引下实现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万物的和谐。于此,套用佛学的说法,于己而言,以道度己;于人而言,以道度人。 正所谓我读六经,六经读我,我悟六经,六经悟我,本篇道论中的各条感悟,源于中西哲学经典的启发,表面上继续归类于各类门派中,实际上并不受一家一派的制约,笔者希望通过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尽为我用,在继续感悟并保留中西各家侧重点的前提下,持正纠偏,抒发己见,融各家于一体,形成笔者所感悟的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天人合一之道。 简言之,于我而言,求道、悟道之学,既是兴趣使然,更是天命所归。其实,大道至简,道不远人,一针一线尽在道中。若能融汇中西哲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便只得万一,也已不虚此生。 再言之,本篇道论,全都是笔者个人的感悟与观点的总结,不强求读者全部或部分接受,如果读者读后觉得能有所启发而能有一些自悟自得,就是对笔者最大的安慰。佛不度人人自度,道不悟人人自悟,佛道之得,人所自度自悟。本篇道论的帮助,最多只是随缘开示而已。
24.7万29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