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蜻蜓-庵堂认子,朱栏华盖琉璃殿】徐铭 陈晓红

00:00
36:34
主播信息
郑越临

郑越临

喜欢戏曲,最爱越剧,愿与大家一起分享欣赏美好的戏曲。
关注
徐铭-越剧范派小生
28
徐铭,原名徐笑,国家一级演员,杭州越剧院范派小生,徐铭师承范瑞娟,是范老师的关门弟子,因其舞台形像与唱腔酷似青年时代的范老师,素有小范瑞娟之称。她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部戏中饰演的角色都很受好评。 越剧范派范瑞娟先生创立的小生流派。 范派的唱腔特点特点是朴素大方,咬字坚实,旋律起伏多变,带男性气质,阳刚之美。
张宇峰-越剧陆派小生
557
陆派是由陆锦花先生创立的,陆派唱腔吐字清晰,字字送听,所演穷生堪称一绝。是与尹派,范派,徐派,毕派齐名的越剧五大小生流派之一。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制成,又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 越剧擅长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专业剧团存在。 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豫剧·耿玉卿作曲作品集
豫剧·耿玉卿作曲作品集
耿玉卿,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1939年生,河南方城县人,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玉卿戏曲音乐艺术研究院艺术总监。 从1963年第一部作品问世至今,耿玉卿已在戏曲音乐之路上走过了半个世纪。多年来,耿先生勤奋耕耘,广泛涉猎,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谱写出许多个性鲜明、旋律优美的唱段,形成了清新细腻、委婉抒情的艺术风格。由他作曲的《风流才子》,被中国音协主席吕骥誉为“是一出创造性的豫剧,是近几年戏曲音乐改革的成功之作,是戏曲音乐改革思想的新突破。梅兰芳‘移步不换形’的原则被恰当地运用了”。 作为河南戏曲界一位不可多得的豫、曲“两门抱”作曲家,耿玉卿以卓越的才华创作了170多部作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代表作有:豫剧《情断状元楼》《半个娘娘》《风流才子》《王屋山下》《生儿子大奖赛》《老子•儿子•弦子》《香魂女》新版《白蛇传》《珠帘秀》《红菊》《刘邦与萧何》《曹公外传》《大爱无言》《兰花碗•金豆子》《天职》《苏武牧羊》《魏敬夫人》《裴寂还乡》《清风茶社》《琵琶记》《疯哑怨》《都市风铃声》《同根异果》《玄奘》《王昭君》,曲剧《断桥》《王宝钏》《啼笑皆非》《李祥和的婚事》等等,还应邀与台湾豫剧团合作了《武后与婉儿》《少年齐桓公传奇》《田姐与庄周》《拜月亭记》《约/束》等八部戏。其作品先后荣获中国艺术节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全国戏剧文化奖、省戏剧大赛金奖、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等,很多唱段在专业演员和戏迷观众中广为流传,是一位勤奋多产、著作等身、成就卓越、影响广泛的著名戏曲音乐家,至今仍活跃在创作第一线。与此同时,耿玉卿还应邀为全国青年戏曲音乐家研修班、全国豫剧高级表演人才培训班等授课,将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感悟传授给年轻一代。 2013年12月,由河南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河南省玉卿戏曲音乐艺术研究院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这也是我省第一个以作曲家名字命名的戏曲音乐研究机构。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称誉:“五十年来,耿玉卿老师根植传统戏曲艺术,固本求新,创杨柳新曲,歌时代雅音,育梨园精萃,堪称是河南戏曲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省人社厅厅长杨盛道赋诗感叹:“梨园有个耿玉卿,大作犹如天籁声。音符灵动撼人心,戏里戏外都是情”。 耿玉卿的创作,从来不是简单依照剧本谱写唱腔,而是融入了他对戏曲音乐传承发展的新思考,融入了他对作品和人物的深刻理解,融入了他对人生的悉心体验和全情贯注,因而显得细腻、深刻、厚重,有着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罗怀臻称:“玉卿先生是一位为性情而歌的音乐家。耿先生投入全部生命激情所创作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其心灵的回响,情怀的释放,爱恨的寄托,都融入了他对人生的深切体悟。因而,他的作品才会充满灵性,充满炽情,让人闻之入耳入脑入心,余韵久久,品味不尽。
364
23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