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唱《My Name is Dark》

00:00
06:32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孔祥怡

孔祥怡

听歌,听故事,我全包了~
关注
601小黑屋-经典影视歌曲翻唱
15.4万
601小黑屋是这个城市里最神秘的一间房间,就像黑洞一样,会吸走你所有的注意力。
儿童广播剧:猫侦探艾米和狗侦探哈利
19.5万
儿童科普广播剧,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中成长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桑松·弗朗索瓦》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桑松·弗朗索瓦》
这张专辑收录了桑松·弗朗索瓦的演奏录音,包括肖邦、莫扎特、巴赫、德彪西、拉威尔的钢琴独奏作品。弗朗索瓦所演奏的肖邦的不同作品风格迥异。《即兴曲》的演奏是那样的生动和鲜明,飘逸而富有表现力,staccato(断奏)的运用随心所欲。在Op.36中,他改变了leggiero(轻巧的)的速度;他的《幻想即兴曲》Op.66令人耳目一新,结尾部分完全是marcato(着重的),甚至不用踏板。他自作主张地删去了《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重复段,八年后当他第二次录制这部作品时依然如此。这两个版本听起来惊人地相似,不过这个早先的录音在音色上圆润和丰满,流畅而清晰,技巧的表现也更为出色。他对于四首圆舞曲的演奏各有千秋,虽然听上去略显的老旧感,但就某种程度而言这正是那个时代法国学派的演奏风格。弗朗索瓦运用他非凡的技艺使《叙事曲》听上去是如此的令人不可思议,Op.23和Op.38他通过浓烈情感色彩来体现agitato(激动)和presto con fuoco(热情的急板)。相反,在后两曲中他表现得却是那样的平静和安祥。 在演奏他最擅长的德彪西的作品时,弗朗索瓦几乎难寻对手。他的老师Marquerite Long是德彪西的挚友,同时也是一位福雷作品的倡导者和诸多作品的首演者,手把手地将其演出的心得教给他。当提及德彪西时,他说:“我想没有人会比他更能制造梦幻,他能捕捉到镜子中一切虚幻的东西。”在他《L'isle joyeuse》或《Clair de Lune》的录音中,你能感到他的这种理解。弗朗索瓦对于Pour le piano中的托卡塔的演奏可谓登峰造极,技巧上无懈可击,乐曲的表达自始至终令人迷醉不已。他演奏的福雷作品同样色彩缤纷、优美且不缺乏力度。 当然,作为大师,舒曼的托卡塔应该在他的曲目范围内。然而,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很少有法国演奏家去尝试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除了浪漫主义的作品,拉威尔和普罗科菲耶夫也是弗朗索瓦的最爱。他在美国首演了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五钢琴协奏曲》,也许他想借此与他最敬仰的霍洛维兹比肩,他录制了这位俄罗斯作曲家的《托卡塔》和《第七钢琴奏鸣曲》。
2.0万29
叶佩斯《吉他协奏曲录音全集》
叶佩斯《吉他协奏曲录音全集》
这套5CD合辑收录了吉他演奏家叶佩斯1969-1979年间录制的吉他协奏曲,包括:罗德里戈、维瓦尔第、朱利亚尼、巴卡里塞、阿尔夫特、欧哈纳、鲁伊斯-皮博、维拉-罗伯斯、卡斯泰尔沃-泰代斯科等作曲家的作品。 那西索·叶佩斯(Narciso Yepes,1927-1997)西班牙吉他演奏家。四岁学吉他。十二岁入巴伦西亚市音乐学院,二十岁赴马德里,在西班牙国立管弦乐团协奏下演奏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引起很大反响。后以独奏家身份从事演出活动,并在巴黎求教于作曲家、小提琴家艾奈斯库和钢琴家基赛金,1952年为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配乐,其中《爱的罗曼斯》流传很广。擅长演奏西班牙近现代作品。其演奏技巧高超而洗练,乐曲处理富有层次。 1960年,叶佩斯与吉他制作家拉米列斯三世合作完成十弦吉他的开发,从此十弦吉他成为叶佩斯的象征。自古拨拉弦乐器的弦数就一直在改变,十弦吉他并不是新的发明,不过叶佩斯为了适应现代吉他的演奏而发展十弦吉他是有他的道理的:1、加大吉他的音域成为四个完整的八度;2、可以不需改编地弹奏古代为鲁特琴或比维拉琴所写地作品;3、可以完整的弹出四部和声的进行;4、不熟悉吉他的作曲家也容易为吉他谱曲,不要担心音域或指法的问题。 弦数增加,共鸣箱加大,泛音也自然增多,十弦吉他被人认为“大而无当”,甚至“十弦怪物”的原因也在此,对这个缺点,耶佩斯也有他的解决之道,他将增加的四弦分别调为低音Do、#La、#Sol、#Fa,以避免过多的泛音。弹十弦吉他当然会增加许多技巧上的困难,为了驯服这个怪物,耶佩斯也发展出一些独特的技巧 西班牙吉他传奇叶佩斯以其杰出的技术能力和艺术判断力而闻名,只有一个词可以描述叶普斯的技术:非凡。他是20世纪最优秀的古典吉他演奏家之一,他的演奏录音专辑被视为参考唱片。 欢迎光临Small_cat的美篇:460461739 小喵音乐汇:36395086GRP(城通网盘社区) Love_small_cat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6384770355
7.2万53
卡萨尔斯《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
卡萨尔斯《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
贝多芬是第一个赏识大提琴音色美的。他的大提琴奏鸣曲,岂止是音色美,它的琴声,在贝多芬笔下更具有诗意与哲理。曲中的大提琴质感迷人,纯净得宛如春水般柔美,闲适如羽、思绪如潮。正如贝多芬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第三号大提琴奏鸣曲(Op. 69)完成于1808年,是五部《大提琴奏鸣曲》中最优美,最感人,也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首乐章两件乐器互相唱和,心有灵犀;次乐章又似乎在激烈辩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第三乐章时而深情款款,时而相互竞赛,你追我赶,深情和激情交织为一体。这部作品给人印象最为深刻,整个作品充满力度、速度的对比和思想感情的强烈变化。 第四号大提琴奏鸣曲;G大调,OP.102.1,作于1815年。OP.102的两首,为舒庞吉四重奏团的大提琴手林格所作,呈献给艾德蒂伯爵夫人。这一首的结构极其自由,全曲由5部分构成,是从头到尾一贯演奏的单一乐章形式的幻想曲风格奏鸣曲。演奏时前两部分和后3部分之间有一小节休止符。此曲有时表达抑郁,有时表达苦笑,有时表达幽默,被认为是晚期作品的开端。 第五号大提琴奏鸣曲,D大调,OP.102.2,作于1815年,在各乐章中使用的对位、终乐章中使用的赋格方法,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是5首中的顶点。共分为3乐章:1.灿烂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在呈示部中,第一主题多少有些威严,大提琴奏出雄大的A大调第二主题,两者以交替的变奏进行反复。发展部移调非常频繁。2.充满感情的很慢的慢板,D小调,3段体,这是一个充满愁伤的乐章,开始的主题令人感觉像是宗教的圣咏。第二段一扫前面哀愁的气氛,以明朗的D大调开始,两件乐器以流畅优美的对位法向前进行。对话过后,又柔和地交织在一起。第三段回到哀诉,是第一段的变奏,哀诉中有平静的自省。3.快板—快板赋格,D大调,先展开四声部赋格,在赋格中,主题的回转经过扩大,力度也巧妙地加以变化。大提琴呈示新的第二主题后,又展开壮大的二重赋格。
2.6万1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