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第1讲:你为什么要学儒学?

00:00
15:07
主播信息
鲜知学院

鲜知学院

让知识成就人。
关注
中国儒学迭代史
26
国家正在倡导文化自信、提出复兴儒学,很多人不解,因为儒学在近现代国人认知中,已被深深误解!认为儒学就是封建礼教和剥削统治的工具,那我们为何还要复兴它? 但如果你跟着刘建立老师学习了这门课程,会发现真相并非如此——孔子从不鼓吹天地鬼神,礼制也始终是顺应时代需要的工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是在明确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至于君权神授,并非大家误解的强调君权神圣性、帮助君主统治百姓,恰恰相反,儒家提出这个概念,是要告诉君王举头有神明,神明的代表就是百姓,君权神授正是对君权的约束!儒学从来都站在人民这边,它更是追求格局、历练处世之道的大智慧。所以,对一个事物,当你没有从根源开始去追究他的发展,不了解演进过程中特定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就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和疑惑。 在这门课程中,刘建立老师将告诉你儒学蒙受了哪些“冤屈”,近世为何被冷落,今日又为何值得复兴,以及儒学将如何解决当今国人和社会面临的道德困境。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学习,建立成熟的人生哲学和方法论体系,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恋爱必修课-恋爱进行时
42
课程的主讲人雷光辉老师,是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副主任,同时更是一位有着多年临床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有着多年处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经验,对年轻人恋爱中出现的问题有着丰富的案例积累和深刻的研究。针对恋爱中的情侣们可能会遇到的矛盾,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对矛盾双方的行为表现所代表的心理现象进行专业的分析,对出现这种现象的情侣给予最中肯的建议。
刘建立:长安十二人物志
347
国剧《长安十二时辰》一鸣惊人, 在赞叹其制作精良的同时, 我相信: 你也对剧中人物的历史原型深感好奇。 他们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 他们的性格与作为真的和剧中角色一样吗? 虚构的剧情,和真实的历史又有着怎样的微妙关联? 这部作品究竟想表达怎样一种人文情怀? 刘建立博士结合《长安十二时辰》,精选其中十二位重要人物原型,为你讲述他们的历史和轶事,带你回到盛唐,寻找所有好奇与疑惑的答案。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道论》祝国斌
《道论》祝国斌
曾经豪迈闯天涯,处处红尘处处家。 无奈染缸多墨色,可怜人境少菁华。 十年稽首拜书圣,一夜豁然明镜花。 乐水乐山随性去,春心春眼醉云霞。 南山采菊乐无涯,尘网恢恢亦是家。 白雪阳春双耳悦,小桥流水众心华。 无风依旧观飞絮,不雨犹能赏落花。 天若有情天助我,人间携手沐新霞。 十年磨一剑,本篇道论,实际上是笔者自2007年潜心读书以来,所阅读的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以及西方哲学书籍的感悟的综合,该综合力图从人类最基本的道出发,融汇中西,阐明大道相通,大道至简,大道唯一的思想,提出个人或人类修身养性中问道、求道、明道、悟道、修道、化道,天人合一之法,形成笔者以道为中心的融汇中西哲学的道学体系,以期最终在人道、天道的指引下实现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万物的和谐。于此,套用佛学的说法,于己而言,以道度己;于人而言,以道度人。 正所谓我读六经,六经读我,我悟六经,六经悟我,本篇道论中的各条感悟,源于中西哲学经典的启发,表面上继续归类于各类门派中,实际上并不受一家一派的制约,笔者希望通过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尽为我用,在继续感悟并保留中西各家侧重点的前提下,持正纠偏,抒发己见,融各家于一体,形成笔者所感悟的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天人合一之道。 简言之,于我而言,求道、悟道之学,既是兴趣使然,更是天命所归。其实,大道至简,道不远人,一针一线尽在道中。若能融汇中西哲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便只得万一,也已不虚此生。 再言之,本篇道论,全都是笔者个人的感悟与观点的总结,不强求读者全部或部分接受,如果读者读后觉得能有所启发而能有一些自悟自得,就是对笔者最大的安慰。佛不度人人自度,道不悟人人自悟,佛道之得,人所自度自悟。本篇道论的帮助,最多只是随缘开示而已。
84
29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