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eattle》——连绵雨季也浪漫的美国西雅图

00:00
03:03
听完整版
大家都在听
巴什梅特《格林卡、肖斯塔科维奇·奏鸣曲》
巴什梅特《格林卡、肖斯塔科维奇·奏鸣曲》
这张专辑是中提琴家巴什梅特与钢琴家米哈伊尔·蒙坦合作,演奏格林卡、罗斯拉维兹、肖斯塔科维奇的《中提琴奏鸣曲》。巴什梅特的演奏风格完全是以曲目为依归,将任何自我的意兴都收敛到纤微细节的末端,因而能演绎出气宇恢宏、格局端正的音乐。从这些录音中,听者能完全了解中提琴和钢琴的搭配之美,而蒙坦的伴奏也达到了尽在不言中的境界。在聆听这张专辑时,被三位作曲大师的不朽作品所感染的同时,也一定会对巴什梅特那无与伦比的演奏所惊叹、激动和折服。 巴什梅特的演奏具有出神入化般的境界,关于这一点,前苏联音乐学派波利亚托夫斯基评论道:“他把中提琴所固有的美妙音响、自如的技巧及令人信服的音乐诠释绝妙地结合在一起,真正体现出了一种完美和谐的音乐素质。”他是一位能够使听众的内心为之激动而不能自拔的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极为精湛,浑厚宏亮的发音尤为动人心魄。在一般人的眼光中,总认为中提琴的演奏较为笨拙呆板,然而巴什梅特的演奏却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印象,他的演奏既具有小提琴般的灵巧,又具有大提琴般的宽厚;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尽现了中提琴所特有的温柔、内在的特性。 巴什梅特的这种超群的演奏特征,在专辑所收录的三首奏鸣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人们稍加留意便会感觉到,在演奏格林卡的奏鸣曲时,巴什梅特以春风般温暖的音色和甜美的歌唱性,将作品中的青春气质和浪漫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演奏罗斯拉维兹的奏鸣曲时,他又以大刀阔斧的姿态和艰深辉煌的技巧,赋予作品以新鲜的现代意识和丰富的抽象感;而在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奏鸣曲时,他则以超群的功力赋予作品以丰富的音色变化和细微的情感体现,从而充分揭示了这首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巴什梅特是现代中提琴演奏艺术中的丰碑式人物,他所具有的天才技艺和艺术震撼力,足以使现代中提琴演奏艺术上升到与小提琴和大提琴同等的高度。
54136
朗帕尔《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单簧管协奏曲
朗帕尔《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单簧管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法国长笛大师让-彼埃尔·朗帕尔、竖琴大师莉莉·拉斯金、单簧管大师雅克·朗斯洛与拜耶尔指挥的拜耶尔室内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协奏曲》、《单簧管协奏曲》。三位演奏家和指挥都是法国人,协奏乐团也是法国乐团,不但演奏技艺惊人,而且带着浓郁的浪漫迷人气质,加上莫扎特作品特有的、无与伦比的悦耳旋律,使这张专辑老少咸宜、人听人爱。 《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9,作于1778年4月。此曲是莫扎特应驻伦敦的法国大使济尼公爵及其女儿之邀而创作,让公爵父女在公爵女儿结婚庆典上共同演奏,旨在表达其父女的感情良好。此曲是一部祝贺用曲,既典雅又具有生动的表情。这部协奏曲既是长笛与竖琴完美绝伦的组合又是二重协奏曲题材的典型样板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长笛和竖琴曲目中的佳作。它实际上是二重奏,是两个富有表现力的独特的乐器的相互倾诉和与交响乐队的倾诉。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作于1791年。莫扎特对单簧管的喜爱是他的音乐气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第一次听到曼海姆乐队中的单簧管时,只有七岁,当时作为音乐神童在巡回演出。后来,他在伦敦,在巴黎,在重访曼海姆时,一再听到单簧管。单簧管引起的美感的声音,它那灵敏的力度层次,彩虹般的音色幅度,从近乎小号般灿烂的高音到最低音区(所谓的夏卢莫音区)的浓厚音色,使他着迷。在他短短一生的最后几年,他在维也纳同单簧管大师安东-施塔德勒(Anton Stadler,1753-1812,皇室宫廷乐队演奏员,和莫扎特一样,是个共济会员)的友谊使莫扎特对单簧管已很出色的掌握更加深了一步。
19186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