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喵:年味音乐1(春节序曲)

00:00
01:31
主播信息
音乐喵金晶

音乐喵金晶

猫,时而高冷时而卖萌;古典音乐也一样!
关注
古典音乐喵—— 爱乐90秒
301
猫,时而高冷、时而卖萌!古典音乐亦是如此!音乐喵金晶90秒带你撸猫听音乐!
音乐喵的疗愈花园
140
每天十分钟,释放压力好心情!音乐就是药!
古典音乐喵——就是这么妙!
37
加料版古典音乐喵~~更多音乐、更多故事、更多福利哦!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3)》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3)》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法朗克、舒伯特、勃拉姆斯、舒曼的钢琴独奏作品。 除了肖邦的作品之外,贝多芬、舒曼和勃拉姆斯的键盘作品大量地出现在鲁宾斯坦的节目单上。鲁宾斯坦演奏为数众多的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在他漫长的职业演奏生涯中,有两首特别地是他的最爱。其一为《热情》奏鸣曲(作品五十七);另一为降E大调奏鸣曲作品三十一之三。阿图尔·鲁宾斯坦录制了三次的降E大调奏鸣曲,这里所收录的是第二次、于1964年的录音。这首生气蓬勃、热情洋溢的作品之所以强烈吸引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如歌的音色、钢琴的优雅和旋律的激荡(特别是其第二和第四乐章)的独特结合一种阿图尔·鲁宾斯坦富有的特质。阿图尔·鲁宾斯坦诠释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他演奏这位作曲家的方式也许曾受过已被遗忘的法国钢琴家艾杜瓦·里斯勒(Edouard Risler)的影响,年轻的阿图尔·鲁宾斯坦曾经听过他演奏全本的贝多芬奏鸣曲。“直到现在,”阿图尔·鲁宾斯坦在自传中回忆到:“我再也没有听过任何人能演奏这些奏鸣曲如同黎斯勒一般美丽而动人,他忠实的演奏它们,就好像它们对他说话一样,显现了这些钜作的高度浪漫本质。人们似乎忘记贝多芬是第一位可被称为“浪漫派”的作曲家,简而言之,他利用自己的创作天分,在他的音乐中刻画出他的绝望、他的欢乐、他对自然的感受、他的愤怒的爆发,最重要地,他的爱。他利用他那无与伦比的才华,完美地展现这些情绪。谈论贝多芬时,再也没有比“古典”这样的字眼更令我陌生的了。” 鲁宾斯坦对勃拉姆斯的音乐的终身奉献斑斑可考。事宾上,他在1971年表示:“勃拉姆斯的音乐和我关系紧密尤甚于我那伟大的同胞肖邦。早年我有幸成为约瑟夫·约阿希姆——传奇的勃拉姆斯的诠释者、建言者和友人的门生,经由他我一阅始就浸淫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记住,我十岁那年勃拉姆斯才离世,所以对我来说他是在世的作曲家,而非“老大师”。现在我仍然以这样的感觉来接近他的音乐,以我自己的方式,尝试演奏出早年成长时所喜爱的那位勃拉姆斯的本质。”
194
27
奥曼迪《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两首交响诗
奥曼迪《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两首交响诗
这张专辑是奥曼迪指挥费城管弦乐团,演奏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两首《交响诗》。 《降E大调第五号交响曲》作品82,作于1915年。此曲洋溢着乐观、积极、明朗的情绪。西贝柳斯创作的成熟时期,此曲是受到充分重视并且经过精雕细琢的作品。 交响诗《传奇》作品9,作于1892年,西贝柳斯自述“这是我最有深度的作品之一,甚至可以说,此曲包含我全部的青春,因为这表现我的心理状态。”原曲名《En Saga》,Saga是瑞典语,指以散文写的历史故事。瓦格纳根据以佛坦为主神的北欧神话“艾达(Edda)”,与以日耳曼的英雄齐格飞为中心的“尼伯龙根之歌”等各种Saga为素材,创作需要以4夜的时间上演的乐剧《尼伯龙根之指环》,西贝柳斯则在此曲中没有交代清楚是以什么故事为素材,只说是“一则传说”(En Saga)。不过也有人说,Saga是指北欧神话中的一位女神。芬兰的神话,应该是“卡列瓦拉” (Kalevala),西贝柳斯以“卡列瓦拉”为题材写了多首交响诗。但此曲没有与之有关连,西贝柳斯也没有具体指明是根据什么故事。不过把此曲当作描写“卡列瓦拉”气氛的音乐来听,应该也没有什么不妥。 交响诗《塔皮奥拉》作品112,作于1925年。此曲内容取材于民族史诗《卡列瓦拉》中摘下的四行诗句:“那里有北国幽暗绵延的森林,在原始梦幻中蕴藏着太古的神秘;那里住着伟大的森林之神,森林的精灵就在幽暗中蠢蠢欲动。”塔皮奥拉为森林之神。弦乐奏雄浑的森林主题,大提琴与低音管奏朴素动机,表示森林与大地之悠久,木管奏由森林主题变形的塔皮奥拉主题,中提琴与单簧管奏副主题,象征塔皮奥拉的部下,即森林中精灵们。塔皮奥拉主题变形产生各种阴影,最后弦乐以象征悠久的和弦结束。
124
5
左章《拉威尔·李斯特》
左章《拉威尔·李斯特》
这张专辑是青年钢琴家左章的演奏录音,收录了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独奏曲《夜之幽灵》和李斯特《第二钢琴协奏曲》,展现了她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诠释上的才华。左章对拉威尔两部作品的演奏具有女性敏锐的直觉与活力:《G大调钢琴协奏曲》、《夜之幽灵》,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在李斯特《第二钢琴协奏曲》中,左章的演奏行云流水,与指挥帕沃·贾维大师以及爱乐管弦乐团的合作融洽无间。 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作于1929-1931年间,为配合作曲家第二次出行美国而作,它是拉威尔在他的出生地,即法国与西班牙接壤处的巴斯克地区经过多次徒步旅行而获得灵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写成的。第二乐章中长达36小节的独奏主题是作曲家在森林漫步中的内心独白。此曲含有爵士风格,在技巧上则受李斯特的影响。 拉威尔《夜之幽灵》作于1908年,它是拉威尔根据贝朗特的诗歌而写的三首钢琴音诗:《水妖》、《绞刑架》、《幻影》,全曲结构像奏鸣曲的三个乐章。每首乐曲具有不同的音乐特色,《水妖》以旋律见长,《绞刑架》以和声取胜,《幻影》有极其复杂的节奏。它们构成一个整体,带有浪漫主义的神秘色彩。 李斯特《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于1839年。此曲是抒情而充满诗意的,狂想曲型的。
108
12
高威《莫扎特长笛四重奏》
高威《莫扎特长笛四重奏》
这张专辑是著名长笛大师詹姆斯·高威与东京弦乐四重奏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的4部《长笛四重奏》和一部由《F大调双簧管四重奏》改编成的《长笛四重奏》K.370。 东京弦乐四重奏团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室内乐团,每一位成员之间已经培养出合作无间的默契,诠释莫扎特作品如呼吸一般地自然。高威的演奏加上东京弦乐四重奏的衬托可谓相得益彰,灵活宛转、轻亮柔美的音色将乐曲演奏得丝丝入扣。 专辑演奏、录音水平一流,获得《日本唱片艺术》推荐。 莫扎特的长笛四重奏是清新、明快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好气息,仿佛森林的清晨里,那些闪烁的露珠和婉转的鸟鸣。 《D大调第一长笛四重奏》K.285,作于1777-1778年间。《G大调第二长笛四重奏》K.285a。由两个乐章构成,调性、速度、节拍皆类似,只在和声和乐句对话方式上略有差别。《C大调第三长笛四重奏》K.285b。《A大调第四长笛四重奏》K.298,以一组变奏曲及一首轮旋曲组成,此曲多采用当时上流社会耳熟能详的旋律,透过莫扎特的巧手编写,用于炒热朋友派对的气氛之用。第二乐章为三拍子的小步舞曲,主旋律由小提琴与长笛优雅的奏出,其中中段的长笛主旋律,取材自法国古回旋舞曲《巴斯丁穿鞋子》。整个长笛弦乐四重奏可以表现出长笛华丽的音色及灵活的技巧,且在曲目的架构安排活泼热情生动的音乐风格中兼具缓慢与宽广的抒情旋律,表现出古典时期典雅、精致、纯净等特质。
108
23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