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03道德经第三章

00:00
00:53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天津人民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天津人民出版社
关注
回应:关于“一带一路”的十种声音
600
“一带一路”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也是人类历史的创举。它不仅承载着古丝绸之路的光荣与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大计,而且正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不确定性挑战、实现各自发展战略和追求美好世界秩序的共同探索。 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由于不了解或者误解,国际和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本书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回应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之声,厘清各种似是而非的言论及有意无意的误解,从而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中国观、世界观、时代观,更好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追逐我的梦
1801
即使从一出生就厄运降临,但她从未与命运握手言和,一个重度残疾人,却有让无数健全人汗颜的坚韧和勇敢。她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执着地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她的抗争,诠释了什么叫怒放的生命。她的追求,使她的梦想长出了“翅膀”。出版自传《追逐我的梦》只是生命的一个小结,“板凳姑娘”苏晓琳的励志人生仍在继续。 本书是“中国好人”苏晓琳自己写的自传,以其亲身经历为主线,分为童年时光、重获新生、恋爱婚姻、继续逐梦四部分,详细讲述了她身残志坚、逐梦前行的历程。她一出生就是一个畸形儿,脊柱严重弯曲,左腿永远失去知觉,右脚外翻严重,无法站立。她还是一个镜面人,心脏、肝脏等器官都与正常人相反,她的肺只有三分之一是工作的。她出生时,医生说这种疾病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预言她活不过十五岁。但是家人没有放弃她,她也平安地过了十五岁。长大后,她身高只有一米一,只能借助一张特制的四脚板凳撑起整个身躯,被称为“板凳姑娘”。她没有上过学,完全靠自己反复跟着电视和收音机学会了普通话,通过多年啃字典学会了认字。十六岁的她决定靠双手养活自己,通过三轮车走出家门,踏入社会。然而走入社会的她处处碰壁,遭遇别人的冷眼,为了挣回买三轮车的钱用了整整七年时间,但苏晓琳依然坚持自食其力。她先后在电子厂、服装厂打过工,开过卖内衣的商店,做过淘宝店店主,还和丈夫开了一家电脑店。2013年,她以难以想象的毅力生下了一个健康男婴。苏晓琳还在残疾人公益网站——“生命之歌”从事公益工作,同时参加了多档央视和各大卫视的节目,经常走进校园和各企事业单位,和老师、同学以及青年朋友们畅谈人生,将自己和家庭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鼓励正处在困境中的朋友奋进。
爱的教育
3.5万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   《爱的教育》于1886年10月18日首次出版,共100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十个月日记;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日记内容描写了小主人公生活中的一一滴、以及同学们的生活琐事,其中《少年笔耕》、《六千英里寻母》等段落尤为知名。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创业与思考.第八集
创业与思考.第八集
本书搜集整理了宝塔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孙珩超 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若干有代表性的重要讲话和文章,汇编整理成《创业与思考》第八集出版,理论性较强,较全面地反映了宝塔过去十多年的建设成就和基本经验,是宝塔人十多年艰辛探索的理论与实践集,是一部教科书、一部方法论、一部思想史,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宝塔石化十年的发展历程,掌握各项工作的基本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今后工作的基本理论和行动纲领。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一个宁夏企业发展的历史奇迹。这些经验教训,对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对企业全面进入新时期、实现跨区域发展和成为国际化大型跨国集团的梦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珩超,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宁夏宝塔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银川大学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曾任教于兰州大学法律系,主讲国际法等多门课程,著有《现代国际法原理》、《国民经济管理法律制度》、《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等著作。系兰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复旦大学校董。孙珩超于1993年创办甘肃省商务代理公司,任甘肃省商务联合会会长。1997年回故乡宁夏创建宝塔石化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1999年创办银川大学。2004年成立宁夏宝塔石化集团,出任第一届董事局主席、总裁,兼任银川市政府经济顾问、宁夏工商联副主席、宁夏石化协会会长等职。当选为全国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银川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先后荣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宁夏2005年度十大经济人物”、中央统战部“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工商联“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民营石油行业社会公益事业特殊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3217104
习惯的力量(新版)
习惯的力量(新版)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都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在过去的20年里,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市场营销人员通过研究不仅发现了习惯的运作机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改变习惯的方法。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做出的选择,是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也仍然经常甚至每天都在做的行为。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形成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者意识到其他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就会自然而然地启动。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并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就会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习惯强而有力,却也能刻意培养;习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本书作者综合了近20年科学家与商业对于“习惯学”的研究,包括数百篇学术研究、300多位科学家与企业管理者的访谈,以及数十家企业的实践研究成果,分三个部分探讨了个人的习惯、成功组织的习惯以及社会群体的习惯,作者都希格认为,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个人、企业,还是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与事业焕然一新。
15032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