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金曲馆
7.0万

犀牛金曲馆

主播:犀牛1
犀牛能量音乐,尽在犀牛金曲馆
节目(35)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犀牛1

犀牛1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犀牛1
关注
犀牛信箱
8324
总有一个故事是你想告诉我的,来吧,告诉我,同时也可以告诉他……
犀牛谍报
5.6万
科技圈消息不定时推送,关注我就对了
犀牛金曲馆
7.0万
犀牛能量音乐,尽在犀牛金曲馆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音乐剧《长靴皇后》Kinky Boots
音乐剧《长靴皇后》Kinky Boots
百老汇当红原版音乐剧《长靴皇后Kinky Boots》取材于真实发生的故事。男主角查理·普莱斯(Charlie)是英国一家老字号鞋店Price & Sons的第四代传人。从父亲手上接过鞋厂事业后一直举步维艰的经营着家族产业。正在查理一筹莫展之际,他邂逅了才华横溢的酒吧歌手“变装皇后”劳拉 (Lola) 并发现这类人群中蕴藏着的巨大商机。《长靴皇后》题材新颖,以轻松欢快的旋律诠释友谊和信念的力量。剧中华美艳丽的服饰将观众从位于北安普顿的一间小小皮鞋作坊,一步步带至米兰星光熠熠的T台。 该剧主创阵容豪华,音乐由流行巨星辛迪·劳帕(Cyndi Lauper)亲自操刀,并由两次托尼奖得主杰瑞·米奇 (Jerry Mitchell) 担当导演和编舞,百老汇传奇剧作家,四次托尼奖得主哈维·费斯特恩(Harvey Fierstein)担当编剧。 2012年在芝加哥进行首演,2013年4月4日登陆百老汇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收获13项托尼奖提名,最终一举夺得囊括最 佳音乐剧、最 佳词曲创作和最 佳编舞在内的6项托尼大奖。该剧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首尔、东京、德国、瑞典等地巡演,并于2106年制作成韩文版和日文版火热上演。 百老汇当红原版音乐剧《长靴皇后》 中国巡演日程 上海站 时间:2018年7月11日至2018年8月5日 地点: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广州站 时间:2018年8月9日至2018年8月19日 地点:广州大剧院 北京站 时间:2018年8月24日至2018年9月16日 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1.4万7
马尔库津斯基《肖邦钢琴作品》
马尔库津斯基《肖邦钢琴作品》
维托德·马尔库津斯基这位钢琴家的名字,在今天的乐界,有多少人听过呢?马尔库津斯基的名气非但被时间冲刷而去,其LP录音也只有少数以CD再版过,而且大都已绝版。听完这两张CD,你不得不承认,这位钢琴家实在是一位被历史遗忘的大师。    马尔库津斯基1914年生于波兰,在华沙音乐学院师从约瑟夫·图尔契恩斯基,后来分别跟玛格丽特·隆、艾西多·菲利浦和帕德雷夫斯基几位大师学习过。CD文案将马尔库津斯基与布索尼相提并论,认为两人同属德国与意大利两大钢琴传统的传人。马尔库津斯基是处于浪漫与现代钢琴学派之间的,风格不像帕德雷夫斯基那样放任,但也绝非波利尼之流的现代钢琴家。撇开流派问题不论,马尔库津斯基有自己性格鲜明的特色:从他强硬厚实的触键、粒颗凝聚感极强的琴音可以听出,比起帕德雷夫斯基倚赖踏板营造音色,他更重视指力的控制。马尔库津斯基仔细经营音与音之间的轻重联繫,同时保持着像上一代钢琴家举重若轻的从容风范,弹性速度广泛而高品味,而且键盘功夫干净利落。    两张CD都是肖邦的作品:14首圆舞曲、15首玛祖卡、还有第三奏鸣曲、第二协奏曲。马尔库津斯基演奏的舞曲都有令人不由得随着摆动的舞蹈感,柔软灵活的自由节奏是这位波兰人掌握肖邦语言的明证。玛祖卡触键敏感但强音仍血肉丰沛,圆舞曲尤其有种罕闻的力度,彷佛是舞者腰板挺直一般,胜过不知多少矫揉做作的演译。第二协奏曲这个录音已经把我迷住了:马尔库津斯基徐缓的抒情方式不但有天然的贵族气息,而且将乐曲情感上的暗涌表现得格外有力。这些曲子均足以跻身最耐听的肖邦演绎之列。
23936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罗查(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罗查(2)》
这张专辑收录了爱丽希亚·德·拉罗查的演奏录音,包括巴赫、斯卡拉第、亨德尔、海顿、莫扎特的钢琴独奏作品。 在这一套回顾拉罗查独奏踪迹的选辑中,我们收录了莫扎特四首优秀的奏鸣曲:K310、330、331和485。此时正值莫扎特在巴黎尝试脱离“神重”身份,建立自已成为一个有未来、有发展性而且独立的音乐家的时候,他深爱着的母亲却突然重病过世。换句话说,这些曲子的共通点在于它们完成于莫扎特生命中的一个极重要的转折点之际。 以K.330来说,第一、三乐章乍看之下似乎充溢着满足之情,而行板的第二乐章却让我们看见莫扎特心中晦暗的一面,而它是令人心痛的。或以K.31O为例,拉罗查呈现的伤感是存于记忆中的,呈现咖啡色调的感伤。而非一个当下发生的创痛经验。更具体的来说,拉罗查的诠释所择的是一种含蓄、内敛的陈述,而非贝多芬式外放、直接、咄咄逼人。至于《D大调回旋曲》K.485,我们看到最“洛可可”的莫扎特,其中洋溢着一种福克纳式的优雅。每一个分解和弦都是如此清断却不逾矩地,伴随风情万种的主旋律,亦步亦趋、恰如其份。 在海顿的行板与变奏中,拉罗查对触键和速度的敏锐再次得到证明。本曲初始动机的附点音符在拉罗查绝妙的弹性速度运用下,即使在开头的几小节中便己具备了令人慑服的必然性,拉罗查超卓的指上功力却在大调的段落大放异彩!
372342
谢霖、海布勒《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2》
谢霖、海布勒《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2》
这张专辑是著名小提琴家谢霖和钢琴家海布勒合作,演奏莫扎特最伟大的几部《小提琴奏鸣曲》。 小提琴奏鸣曲是莫扎特音乐作品中的精华,谢霖和海布勒都是演绎莫扎特的翘楚,谢霖的小提琴声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琴声纤细、质感很强、柔美动情。而海布勒的钢琴弹得纯真端庄,如习习之风扑面而来,又如潺潺流泉随势而走。所谓“维也纳古典风格”,大约就是指的这种情形了。说她的演奏具有使人折服的力量,无非在于那种自然散发的馨香,是任何人学不来的。两位艺术家的清纯演奏风格,使得这个1969、1972年的录音具有了一种难言的魅力。 谢霖Henryk Szeryng(1918-1988),墨西哥藉波兰小提琴家。曾先后从黑斯、弗莱什与蒂博学琴,1933年举行首次独奏会,之后开始全球性的巡回演奏。二战期间,谢霖共为盟军演奏300多场,1946年他第一次到墨西哥演出,就迷上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于是入墨西哥籍,而且在墨西哥大学音乐系任教。谢霖是最出色的少数几个能真正让小提琴优雅地歌唱的演奏家之一,他的演奏优雅富有诗意,又兼具对深度的表达。他演奏的布拉姆斯协奏曲与巴赫的协奏曲、《6首独奏奏鸣曲与帕蒂塔》都足以窥见这种极浓厚的艺术底蕴。他演奏的莫扎特的奏鸣曲,也能摸到莫扎特深层那种神秘而又迷人的神髓。 海布勒Ingrid Haebler (1929- ),奥地利女钢琴家。父母为波兰人。11岁在萨尔茨堡公开演奏,在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后进维也纳音乐学院、日内瓦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是玛格丽特·隆班上的学生。1952年参加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获二等奖,1954年参加慕尼黑国际钢琴比赛和日内瓦舒伯特钢琴比赛,均获一等奖。海布勒的演奏追求一种清新、清纯的效果,追求音色的微妙层次区分与音阶性经过句中颗粒型音色的效果。海布勒好像天生是为演奏莫扎特而出生的,她从小在莫扎特的氛围中长大,她演奏的莫扎特,无论是协奏曲、奏鸣曲还是小品,都被认为是最有味道的莫扎特。她所演奏的舒伯特全套奏鸣曲以及与格吕米奥三重奏团合作的《鳟鱼》,也被认为是最有味道的舒伯特。
1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