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9.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如何达成真正的约定?

00:00
12:33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父母力Parentship

父母力Parentship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父母力Parentship
关注
《管理好情绪和孩子有效沟通》
9411
不想压抑情绪,究竟怎么做情绪管理?吼娃不好,不吼又该怎么和娃说话才有用?管理好情绪后,为什么孩子仍然不愿沟通?孩子一问三不知,如何让TA表达内心想法?沟通中与孩子发生冲突时,怎么正确处理?约定好的事情,孩子总是做不到,怎样办? 父母力®《管理好情绪和孩子有效沟通》提供干货满满的理论知识和具体案例指导实践,赋能您成为更好的父母,激发孩子自我实现!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第9节: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如何达成真正的约定?


非常高兴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管理好情绪和孩子有效沟通》的第9小节—《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如何达到真正的约定?》


之前跟大家分享了,当父母与孩子发生根本需求的冲突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管理自己的情绪。在管理好自己情绪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跟孩子有效沟通,可以先用“我句式”向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运用学到的六大基石,共情、倾听和好奇式询问,去理解和了解孩子的根本需求是什么。


这样的过程下来,有时你会发现,从根本需求上讲,我和孩子之间并没有本质冲突,两个人的根本需求其实是一致的。这种情况相对比较简单,你需要做的,无非是两人在行为上达成统一或共识;但是,有时你会发现,跟孩子之间的根本需求是不一样的。这也很正常,因为人跟人本身就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的需求不一样很正常。

那么,当需求不一致时,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父母会出现以下几种行为:


1.命令。当我跟你的需求不一致时,我命令、要求你一定要按照我的要求做;


2.诱导。用一些方式、方法诱导你往我想要的方式去做。

但是,无论是命令还是诱导,都是在让孩子放弃TA的需求,而去遵循父母的需求。长此以往,这种方式往往是无效的。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需求且长期不被满足的话,TA一定会有某个内在价值的缺失。并且,如果你让TA去做这件事,属于外驱力的驱动,而不是内驱力的驱动。所以,孩子一定做着做着,甚至有时TA就只是表面上敷衍你、答应你,实质上,TA自己根本没有想做的动力。所以,长此以往的效果也是很差的。


3.妥协。当我们和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有的父母会妥协,觉得:“算了,听孩子的,因为我很爱TA,或者我觉得TA很可怜。”


实际上,如果你的需求的确是你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你经过思考以后,觉得这个需求对我而言不算什么的话,那么,这个需求一定是深深扎根在你内心的。当你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久而久之,你会感到委屈和不甘,而这种情绪也会反馈到孩子身上:当TA做了一点点让你不满意的事时,你的情绪可能就会失控,因为你觉得你已经牺牲了这么多,委曲求全,结果还做成这样子,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所以,无论是命令、诱导孩子按照父母的需求做事,还是父母妥协牺牲自己的需求,单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到最后,效果都不会很好,这些都不是可持续性的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这里,父母力推荐给大家的,就是既满足父母的需求,也满足孩子需求的第三解决方案,叫做约定。


当家长和孩子面临问题时,一起了解双方各自的需求,同时,共同寻求一个双赢的第三解决方案来达成一个成长的目标或者解决问题。约定赋予孩子决策力,从而驱动孩子的自驱力,使TA真正发自内心愿意去做一件事情,同时这也是达成父母需求的过程。所以,约定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都是一个可持续性的结果。


那么,如何实现约定?


1.拥有六大基石的思维。我们父母力一直在强调平等、尊重、理解、接纳、信任、积极。这些思维促使我们在面临问题时,很自然地不会命令对方或者牺牲自己的需求去做事;


2.六大基石只是思维,还需要有情绪管理的技巧。我们还要有共情、倾听和好奇式询问的技巧,来获得孩子的需求;


3.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当双方的需求都清晰并且了解以后,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做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案;


4.双方一起头脑风暴。要满足双赢的解决方案,我们有哪些选项可以做?


5.根据选项制定行动计划。如果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我们就要约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责任人和时间。如果最终的目标比较挑战,我们甚至要分解成小目标,每周甚至每天要做到什么。若有必要,还要约定一个回顾的时间,或者随时随地能给到反馈的时间;


6.约定结束时,要加油助威。这是对孩子能力的信任,让TA能信任自己是一定能够做到约定的。


简单来说,约定的六步骤就是:


第一步:理解自身的需求;

第二步:理解孩子的需求;

第三步:找到满足双方需求的双赢解决方案;

第四步:头脑风暴。我们跟孩子一起来想,要满足双赢需求,可能会有哪些选项可以做?

第五步:行动计划。当我们选择了一个选项以后,我们来约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责任人或者分解目标和达成的时间;

第六步:加油助威。要对我们最后能够完成这个目标,表示信任。


那么,以上六个步骤,具体如何去做?

下面给大家一个案例,这也是我们的一个老案例了,在之前的很多次课程中都有提到:妈妈看到孩子在家里的墙上、沙发上乱涂乱画,一开始妈妈就要求孩子马上停止,孩子不听,妈妈很生气地夺下画笔,孩子大哭。


如果我们要做一个约定,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命令式地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做?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


好的,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约定应该如何做:


首先,我们说要了解自己的需求。那么,案例中,父母的需求可能是什么?可能TA需要一个整洁的家庭环境。


其次,孩子的需求是什么?这个可能就需要现场跟孩子去聊和沟通了,那么此刻,我们暂且认为,孩子需要的是画画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所以,满足父母和孩子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案就是,可以保持整洁的家庭环境的一个画画方法。


那么,双赢的解决方案出来以后,我们再想一下,具体有哪些选项可以达成这样的方案?跟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比如:


Ÿ  我们可以在墙上贴上海报纸画画;

Ÿ  我们买玻璃白板贴在墙上,既美观又不影响孩子画画,而且很方便,写了以后可以擦;

Ÿ  在旧T恤或者专门的T恤上画画;

Ÿ  跟孩子说好,画完以后,孩子要和父母一起来整理;



接着,挑一个双方都觉得最容易做到,或者效果最好的选项方案,约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比如说,谁去买白板?什么时候买?买回来怎么做?


最后,加油助威。相信我们接下来一定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既能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同时,孩子也能获得画画的快乐和成就感。


通过上述的真实案例的分享可知,我们不是用命令的方式跟孩子沟通,最后导致双方都不愉快,而是用约定的方式去做。


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跟孩子产生根本性需求的冲突时,可以尝试用约定的方式跟孩子达成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在下方分享你的真实案例,或者跟我们的助教老师分享你的案例,同时,如果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欢迎大家提问。


这一节我们讲的是,当与孩子发生根本性冲突时,如何达成真正的约定?那么下一节,我们会跟大家继续分享:约定做好了,但是有时发现,孩子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问题,所以约定了做不到怎么办?


谢谢大家收听。

展开
大家都在听
做一个会解决问题的好家长
做一个会解决问题的好家长
当下,家长普遍在孩子教育上心力憔悴不知道如何解决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如孩子自身的折腾,小升初的选择,孩子成长的焦虑、网络时代的疏堵、人际交往的构建、培养孩子的重点等等时常困扰着家长。 高建伟老师历时13年的研究和实践,接触了近10万孩子,上万个家庭,帮助家长从孩子生理、心理、能力三个方面,打通孩子教育的奇经八脉,让教育变得简单而清晰,成为会解决问题的智慧家长。 聆听40节微课,让孩子教育变得有趣而快乐,让孩子心智杰出,让家庭和谐美满。 此系列微课如下: 一、理论篇——教育的理念 1、家庭教育家长角色的正确定位(上) 2、家庭教育家长角色的正确定位(下) 3、孩子有“病 ”需要家长吃“药”? 二、成长动力篇——学习力 4、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的区分 5、孩子遇到陌生的人、事、物不敢尝试,如何激励? 6、如何让孩子每一步都充满自信! 7、成绩越优秀的孩子,越是输不起? 8、如何让沉迷游戏的孩子重新爱上学习! 9“学”与“玩”怎样切分时间比例才更恰当? 10.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三、学习方法篇—习惯 11、解密“学习”与“考试”的差异 12、孩子粗心大意是生理问题还是心理问题? 13、如何考出迷人成绩? 14.对孩子“陪读”的害处原来这么多? 15.孩子爱上写作业原来就差这三步 16.孩子拒绝死记硬背如何引导?如何帮他找到记忆优势? 17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8孩子偏科、孩子不喜欢那科的老师究竟如何引导? 19.拉开孩子成绩的原因竟然情商是根源 20.让孩子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的方法有哪些? 四、问题篇——情绪、心智、行为 21、孩子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怎么办? 22、孩子好胜心强,担心比不过别人想退缩怎么办? 23、孩子胆小、怕事、有暴力倾向,原因竟是这个? 24、孩子打架被打(或打人),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25、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容易上火,刺激孩子,如何正确引导和控制自己情绪? 26.孩子比较强势,不愿跟小朋友分享东西,如何正确引导? 27.孩子磨蹭、拖沓、慢、如何让孩子快起来? 28孩子自信心不足,耐挫力很差怎么办? 29、孩子交往很差,没有朋友,如何帮助孩子建立他的“社会支持系统”? 30孩子对花钱没有概念,看到别人有什么总喜欢攀比,应如何纠正? 31.孩子出现萎靡、漫不经心的时候,该如何唤回有活力的孩子? 32.当孩子在学校受老师批评后,回家后家长该如何引导? 33.对于住校生,周末回到家,孩子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34.孩子对待事情比较急躁,该如何正确纠正? 35.孩子出现了“早恋”应如何正确引导? 36.夫妻关系的破裂对孩子有了创伤和阴影,如何给他“包扎”和“处理”? 五、亲子关系——沟通篇 37.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38.如何正确的爱孩子——走出爱的八大误区 39.孩子的叛逆,竟与妈妈站错在家庭五行关系(木火水金土)的位置有关? 40.亲子关系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20.6万6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