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遐想

00:00
04:35
主播信息
刘香SophiaLiu

刘香SophiaLiu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刘香SophiaLiu
关注
听雨·遐想
--
刘香原创的这张《听雨·遐想》音乐专辑,古诗词风格的歌词和楚汉古韵色彩音乐结合的特色,不急不躁娓娓道来,静静的听,静静的品味,美丽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每一首歌都有不同的情感境界,对爱的态度和追求,纯真唯美浪漫,爱情、乡情、亲情、友情、姐妹情、相思之情、散发淡淡幽幽清香………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霍洛维兹《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协奏曲》
霍洛维兹《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霍洛维兹与托斯卡尼尼率领的NBC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1940年,37岁的霍洛维兹在美国重新开始他的演奏事业,他与岳父,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合作录制了几部协奏曲。这张专辑就是这个时期的录音。 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霍洛维兹成名之作。他对此曲令人震惊的演奏让他在20几岁就在世界乐坛获得了极大的声誉。霍洛维兹的演奏气势磅礴、辉煌壮丽,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性。这部作品让大师可以充分地展示其坚强有力的击键。他在公演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过程中,曾有过数次击断琴弦的记录。遗憾的是大师在中年以后就很少再弹奏这部作品,以至他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录音都比较早。较为著名的有1941年的录音室录音和1943年在卡内基音乐厅的现场录音。两次霍洛维兹都是和岳父托斯卡尼尼指挥下的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NBC乐团)合作。尽管是单声道的录音,还是可以从中听出大师在第一乐章序曲中惊心动魄的演奏力度,在复三部曲式的第二乐章中清新、恬静的音色表达,以及在奏鸣回旋曲式的第三乐章里充溢的节日般快乐。托斯卡尼尼指挥的乐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与霍洛维兹弹奏的钢琴部分起伏对抗、相得益彰。 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23,作于1874年,于1875年10月在美国波士顿首演。柴科夫斯基一共写了三部钢琴协奏曲,其中《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唯一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部,作品中略含俄国味的主题,以及充满斯拉夫式粗线条和色彩的管弦乐法,正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这部钢琴协奏曲是第一流的钢琴家们竞相演奏的曲目。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83,作于1881年。此曲是勃拉姆斯一生创作的最后一部钢琴协奏曲,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这部协奏曲的四个乐章,分别展现了四种不同的性格,从激越如火到柔情似水,触及到了各个方面的情感。这部协奏曲具有勃拉姆斯厚重的风格,有大量的和弦,技术艰深,与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并列“世界三大最难钢琴协奏曲”。时至今日,这部作品已列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协奏曲之列,著名钢琴家霍洛维兹甚至认为没有别的钢琴作品比它更伟大了。
19
7
高威《莫扎特长笛四重奏》
高威《莫扎特长笛四重奏》
这张专辑是著名长笛大师詹姆斯·高威与东京弦乐四重奏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的4部《长笛四重奏》和一部由《F大调双簧管四重奏》改编成的《长笛四重奏》K.370。 东京弦乐四重奏团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室内乐团,每一位成员之间已经培养出合作无间的默契,诠释莫扎特作品如呼吸一般地自然。高威的演奏加上东京弦乐四重奏的衬托可谓相得益彰,灵活宛转、轻亮柔美的音色将乐曲演奏得丝丝入扣。 专辑演奏、录音水平一流,获得《日本唱片艺术》推荐。 莫扎特的长笛四重奏是清新、明快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好气息,仿佛森林的清晨里,那些闪烁的露珠和婉转的鸟鸣。 《D大调第一长笛四重奏》K.285,作于1777-1778年间。《G大调第二长笛四重奏》K.285a。由两个乐章构成,调性、速度、节拍皆类似,只在和声和乐句对话方式上略有差别。《C大调第三长笛四重奏》K.285b。《A大调第四长笛四重奏》K.298,以一组变奏曲及一首轮旋曲组成,此曲多采用当时上流社会耳熟能详的旋律,透过莫扎特的巧手编写,用于炒热朋友派对的气氛之用。第二乐章为三拍子的小步舞曲,主旋律由小提琴与长笛优雅的奏出,其中中段的长笛主旋律,取材自法国古回旋舞曲《巴斯丁穿鞋子》。整个长笛弦乐四重奏可以表现出长笛华丽的音色及灵活的技巧,且在曲目的架构安排活泼热情生动的音乐风格中兼具缓慢与宽广的抒情旋律,表现出古典时期典雅、精致、纯净等特质。
111
23
阿劳《RCA、哥伦比亚唱片全集》
阿劳《RCA、哥伦比亚唱片全集》
这套12CD合辑是钢琴家阿劳在1941至1983年间为美国胜利唱片公司(Victor)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olumbia)所录制的所有专辑汇总。其中1946年到1950年之间是阿劳第二次赴美拓展事业的高峰,唱片公司完全尊重他以艺术眼光对曲目所做的抉择。当时录制的曲目包括:理查·施特劳斯《滑稽曲》、韦伯《音乐会小品》、贝多芬《第21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阿尔班尼士《伊贝利亚》等。 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 Arrau,1903-1991)智利钢琴家。自幼有神童之称,曾到柏林求学,后定居纽约,持续其国际钢琴大师的演出生涯,誉满全球,公认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阿劳的演奏曲目范围十分广泛,从巴洛克到二十世纪的作品均有独到的建树,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与深刻的感情结合完美,并通过丰富的音色变化和辉煌的演奏技巧展现作曲家的音乐构思。录制了大量的唱片,是贝多芬、肖邦、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作品的权威演奏家,最脍炙人口的录音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1914-1915年的乐季是他演奏生涯的大事,阿劳首次于柏林演出,先前他已经在德国以及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上深入地拜访旅行,之后便展开了在欧洲各地所举行的一连串演奏会,他的演奏生涯也才正式确立。1921年阿劳首度回到南美洲,举办了数场音乐会,1922年第—次在伦敦登台。1924年回到母校Stern音乐院工作,直到1940年辞去职务。1927年因为获得日内瓦国际钢琴大赛首奖的肯定,使得他的声名更加稳固。1935年在柏林举行的一系列十二场的纪念音乐会中演奏了「音乐之父」巴赫的全部键盘作品,表现令人激赏。1940年离开柏林回到智利,在圣地亚哥创立钢琴学校。战争期间,阿劳完全投身在美国演奏,1941年举家迁往纽约定居。战后成了杰出的钢琴家之一,世界各地的演奏邀约不断。而这套合辑中的录音也因而开始于此。 无疑地,阿劳的音乐成就足以与布索尼、拉赫曼尼诺夫齐名,为本世纪杰出的钢琴家之一。他擅长演奏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伯特、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传统音乐家的作品,对于阿尔班尼士、葛拉那多斯、德彪西、韦伯、理查·施特劳斯等近代作曲家的作品也十分在行。
36
16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