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我们要慎终追远?

00:00
11:51
主播信息
慈光文化

慈光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注
如何开创幸福人生
--
人生应该怎样才能获得幸福?要依据什么思想观念来经营人生?如何替我们的孩子扎下正确的人生根基?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值得我们思考。
《常礼举要》
20
中华传统文化是充满智慧的宝藏,而要深入领悟其中的智慧,我们得先打好基础。就像种花一样,没有根,怎么能开花结果呢?那么在如此浩瀚的中华文化中,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呢?孔子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意思是学习要从“礼”开始。 现在,许多人忽视了礼的重要性。李炳南老先生为了弥补这一缺失,从《周礼》、《仪礼》、《礼记》中,挑选出与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简单实用的规范,编成了《常礼举要》。只要认真学习它,李老师说:“你在社会上,至少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悦读
88
《悦读》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时代真善美为创作初心,以散文、随笔、诗词、诗歌、故事、演讲、传记手记等丰富多变的文艺作品揭示主题。以暖心臻造千万读者的精神家园、心灵归宿、人文净土。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清明慎终追远传统

# 周朝开国历史故事

# 周朝仁孝治国理念

# 积善之家后代兴旺

# 杨氏家族清廉正直

# 家族传承德泽后世

清明节作为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缅怀先祖与传承德行的深刻意义。周朝开国历史故事中,周太王以仁德让位迁徙,其孙姬昌秉持仁孝治国理念,使周国强盛,后代周公辅政奠定基业,印证了慎终追远对家国兴衰的影响。
积善之家后代兴旺的案例在孔氏家族尤为显著。孔子先祖六代积德,严氏择婿重德,最终孕育出圣贤,展现了家族德行的延续性。东汉杨氏家族以清廉正直著称,杨镇拒金守节,其后代如杨万里等承袭家风,成为历史清流,体现了德泽后世的深远意义。
家族传承的核心在于延续祖德。晚清松宁公舍身救人、战乱中家族幸存等事迹,印证了《了凡四训》中“积德保子孙”的训诫。清明祭祀不仅是仪式,更是通过感恩先祖、践行孝道,唤醒内心纯善本性,构建百善之家,最终形成和谐社会的根基。
慎终追远的精神亦关联圣贤教育的传承。千年智慧指引后人明辨真伪,树立良好家风,为子孙留存清正根基。清明时节追思先德,既是对历史的敬畏,亦是对未来德行的期许,呼应“明德归厚”的终极追求。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