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独一无二的爱

00:00
09:15
主播信息
慈光文化

慈光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注
如何开创幸福人生
--
人生应该怎样才能获得幸福?要依据什么思想观念来经营人生?如何替我们的孩子扎下正确的人生根基?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值得我们思考。
《常礼举要》
11
中华传统文化是充满智慧的宝藏,而要深入领悟其中的智慧,我们得先打好基础。就像种花一样,没有根,怎么能开花结果呢?那么在如此浩瀚的中华文化中,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呢?孔子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意思是学习要从“礼”开始。 现在,许多人忽视了礼的重要性。李炳南老先生为了弥补这一缺失,从《周礼》、《仪礼》、《礼记》中,挑选出与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简单实用的规范,编成了《常礼举要》。只要认真学习它,李老师说:“你在社会上,至少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悦读
79
《悦读》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时代真善美为创作初心,以散文、随笔、诗词、诗歌、故事、演讲、传记手记等丰富多变的文艺作品揭示主题。以暖心臻造千万读者的精神家园、心灵归宿、人文净土。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父亲节温暖时光

# 父亲独一无二的爱

# 孝亲尊师生命教育

# 父亲手写成长日记

# 父亲借条智慧期望

# 父亲教导自律重要

# 父亲惜福饮食习惯

# 父母陪伴及时反馈

文章以父亲节为背景,通过主播沐雨的视角,讲述了一位老师与父亲和解的故事,以及自身与父亲相处的回忆,展现父爱的深沉与独特。文中提到,一位中年老师在回归家庭后,通过照料病重父亲,重新理解了孝亲尊师生命教育的真谛。父亲始终铭记儿子十岁时打翻汤却仍显孝心的温暖片段,而儿子在琐碎时光中读懂了父亲深藏的牵挂。
作者回忆幼时父亲风雨无阻的接送与保护,如雨天单车摔倒时用身体抵挡冲击,以及父亲手写成长日记记录童年点滴,字里行间透露出父亲独一无二的爱。父亲虽节俭惜福饮食习惯数十年如一日,但对家人慷慨大方,尤其在母亲患病时竭力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
文中提到父亲通过借条智慧期望引导女儿自律,如要求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并以身作则克服肺结核病痛完成国际内审师考试,教导逆境中坚持学习的信念。作者反思年轻时疏于陪伴父母,直到母亲去世后回归家庭,在父亲支持下学习料理家事,体会父母陪伴及时反馈的重要性。
文章最后呼吁多回家陪伴父母,理解他们的固执与牵挂,强调父母是人生导师,以生活细节传递真诚与担当。父亲节的温暖时光提醒人们用行动反馈父母深沉无言的爱,让父母舒展眉头、舒心一笑,成为最平凡的幸福。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