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来疯

音乐人来疯

主播:
湖北广播电视台FM105.8 楚天音乐广播晚间强档黄金娱乐《音乐人来疯》节目主持人 个人风格清新真实娱乐不做作,时而犀利时而天然呆,萝莉心哈哈党,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
节目(136)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3)》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3)》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法朗克、舒伯特、勃拉姆斯、舒曼的钢琴独奏作品。 除了肖邦的作品之外,贝多芬、舒曼和勃拉姆斯的键盘作品大量地出现在鲁宾斯坦的节目单上。鲁宾斯坦演奏为数众多的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在他漫长的职业演奏生涯中,有两首特别地是他的最爱。其一为《热情》奏鸣曲(作品五十七);另一为降E大调奏鸣曲作品三十一之三。阿图尔·鲁宾斯坦录制了三次的降E大调奏鸣曲,这里所收录的是第二次、于1964年的录音。这首生气蓬勃、热情洋溢的作品之所以强烈吸引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如歌的音色、钢琴的优雅和旋律的激荡(特别是其第二和第四乐章)的独特结合一种阿图尔·鲁宾斯坦富有的特质。阿图尔·鲁宾斯坦诠释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他演奏这位作曲家的方式也许曾受过已被遗忘的法国钢琴家艾杜瓦·里斯勒(Edouard Risler)的影响,年轻的阿图尔·鲁宾斯坦曾经听过他演奏全本的贝多芬奏鸣曲。“直到现在,”阿图尔·鲁宾斯坦在自传中回忆到:“我再也没有听过任何人能演奏这些奏鸣曲如同黎斯勒一般美丽而动人,他忠实的演奏它们,就好像它们对他说话一样,显现了这些钜作的高度浪漫本质。人们似乎忘记贝多芬是第一位可被称为“浪漫派”的作曲家,简而言之,他利用自己的创作天分,在他的音乐中刻画出他的绝望、他的欢乐、他对自然的感受、他的愤怒的爆发,最重要地,他的爱。他利用他那无与伦比的才华,完美地展现这些情绪。谈论贝多芬时,再也没有比“古典”这样的字眼更令我陌生的了。” 鲁宾斯坦对勃拉姆斯的音乐的终身奉献斑斑可考。事宾上,他在1971年表示:“勃拉姆斯的音乐和我关系紧密尤甚于我那伟大的同胞肖邦。早年我有幸成为约瑟夫·约阿希姆——传奇的勃拉姆斯的诠释者、建言者和友人的门生,经由他我一阅始就浸淫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记住,我十岁那年勃拉姆斯才离世,所以对我来说他是在世的作曲家,而非“老大师”。现在我仍然以这样的感觉来接近他的音乐,以我自己的方式,尝试演奏出早年成长时所喜爱的那位勃拉姆斯的本质。”
194
27
巴伦博伊姆《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
巴伦博伊姆《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
这套合辑是巴伦博伊姆自弹自指,与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的五部钢琴协奏曲。巴伦博伊姆与乐团配合默契、丝丝入扣,在钢琴与乐团之间的对话中,不时碰擦出耀眼的音乐火花。他的演绎大气磅礴,如史诗一般恢宏,一派纯正的德国古典音乐风格。巴伦博伊姆曾说:“贝多芬的音乐是为全人类而作。”他在演奏中也秉持这一理念,使贝多芬的音乐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为更多的人所喜爱。 写《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青年时代,贝多芬也是一位“少年维特”。他写得朝气蓬勃、诗意盎然。尤其是第二乐章:最缓板,浪漫得像一首抒情诗。在演奏这些优美宁静的乐句时,巴伦博伊姆对触键十分讲究,尽力使琴声更加洁净朴素、晶莹透明,让人联想到恋人在皓月朗照、波光粼粼的湖边携手徜徉的动人情景;肯普夫曾说过:“世间所有钢琴协奏曲中,要数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最美。”巴伦博伊姆在弹这部杰作时,以十分真挚的情感,进行异常精致的艺术处理,着力强调其中不少乐句的歌唱性和抒情性,听来简直是如沐春风、如闻天籁,强烈地抚慰、净化人的心灵;至于宏伟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巴伦博伊姆的演绎自然是金戈铁马、是巨澜狂涛、是风雷激荡、是灿烂辉煌到了极致的金秋田野,而其中对速度、节奏的把握又恰到好处,没有让音乐变成“脱缰的野马”,张弛有度之中,彰显出历史的沧桑和哲理的厚重。巴伦博伊姆一边演奏钢琴,一边用自己的表情、眼神和其他肢体语言,细致入微地,有时疾如闪电般地,启发、暗示和严密掌控着乐团,把贝多芬的这些经典作品演绎得至臻完美。
1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