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4普洛克菲耶夫《进行曲》(选自歌剧《三个桔子的爱情》)

00:00
01:36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入驻蜻蜓FM官方账号。
关注
世纪颂歌—民乐演奏红色经典歌曲精选
26.6万
专辑收入了《爱我中华》《我的祖国》《怀念战友》《红梅赞》等耳熟能详的红色主旋律,《太湖美》《人说山西好风光》《父老乡亲》《海上丝绸之路》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各族人民爱家乡、爱祖国的经典歌曲,此专辑的出版、发布力图将百年间流淌的歌声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形式再度演绎,重温经典红色歌曲,回顾党的光辉征程,表达出对中国共产党深情的拥护和坚定的信任,将爱我中华的心声传遍大江南北。
孩子们的音乐之旅——走走跳跳
5483
《走走跳跳》选择莫扎特、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巴赫、约翰·施特劳斯等著名作曲家的儿童音乐作品,均为外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跟随音频内容,孩子们将听到:神奇的士兵是如何在大街上巡逻的;欧洲的宫廷里大家都喜欢用怎样的舞蹈跳舞;戏剧故事《雅典的废墟》讲的是谁的故事;过生日的时候大家都会听什么歌曲等等。
约翰·汤普森 简易钢琴教程8(音频教学版)
1075
第八册的内容难度在第七册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旨在让学生在技术上达到娴熟流畅的同时,在音乐风格上也有新的掌握。 本册教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些乐谱给教师,使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自行选用。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梅斯特《竖琴上的伏尔塔瓦河》浪漫竖琴独奏
梅斯特《竖琴上的伏尔塔瓦河》浪漫竖琴独奏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大型弹拨乐器,不但外形优美,音色更是具有迷人的魅力,它是色彩最斑斓、变化最丰富的乐器之一,早在18世纪时就开始用于歌剧的乐队中。现代竖琴有着47条弦与7个踏板,可以奏出所有调性,是交响乐队中特殊的色彩乐器,每每演奏出作品点睛之笔,令人难以忘怀。 竖琴独奏专辑并不多,所以这张法国竖琴王子梅斯特以浪漫时期经典曲目为主的竖琴独奏专辑,非常值得仔细聆听。专辑荟萃了优雅的俄罗斯与波希米亚风竖琴曲,这些都是梅斯特刚出道时,备受乐迷喜爱的招牌曲目。 第一首改编自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著名的伏尔塔瓦河,这是梅斯特早年经常演奏的曲目。这首管弦乐曲经改编为竖琴演奏版,在梅斯特十指拨拢下,《伏尔塔瓦河》犹如白居易所描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之绝妙意境。 同时还收录李斯特的《夜莺》、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糖果仙子舞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幻想主题、普罗科菲耶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清晨小夜曲、蒙太古家与卡普莱特家主题,再加上哈恰图良的《东方舞曲》与《托卡塔》,还有德沃夏克的《A大调组曲Op.98》等等,都非常精彩。 “我愿梦回那个年代,为我的竖琴邀约一曲” 梅斯特说:“由于斯拉夫灵魂深深地镶嵌在我的音乐中,因此这张专辑的选曲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斯拉夫民族与我的法国血统有着鲜明对比,但就是这种不同反而会彼此吸引。斯拉夫民族的音乐很难定义,但有一个特质就是来源于民间。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很少能找到像斯拉夫那种神奇的旋律,那乐音征服了我。如果能有机会,我愿意梦回那个年代,向无数伟大的作曲家邀约一曲竖琴独奏曲;两位作曲家是普罗科菲耶夫和柴可夫斯基,因为我总是被他们的音乐深深打动着,仿佛他们的能给竖琴创作出颠覆性的新作。” 无论你是古典音乐爱好者,或是轻音乐甚至流行乐迷,都会被竖琴奏出的迷人旋律所折服。
5.6万15
莫扎特《第27钢琴协奏曲、双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第27钢琴协奏曲、双钢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收录莫扎特的两部作品,获得《企鹅唱片》三星戴花的最高评价。 一、吉列尔斯与伯姆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第27钢琴协奏曲》。演奏中,吉列尔斯干净利落的处理方式、烈火一样的热情,在其他人演奏莫扎特的时候,是很难听到的。当然,指挥大师伯姆的强大力量没有使他的乐团处在下风,如同太极一般以柔克刚,以慢打快,使得这个录音成为了经典; 二、吉列尔斯携女儿埃琳娜·吉列尔斯,与伯姆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双钢琴协奏曲》。吉列尔斯父女携手演奏,配合得相当默契,充分展示了莫扎特作品的魅力,另外指挥大师伯姆对于莫扎特作品驾轻就熟的驾驭能力,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甜美、清纯的音色相融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使这部《双钢琴协奏曲》更具有迷人的魅力。 《降B大调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K.595,完成于1791年。被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称为“莫扎特的精神遗嘱”,是作曲家留给世人的最后的心声。从听觉感官出发,此曲流畅悦耳、歌唱自如;从理性思维出发,此曲有着深厚的形式造诣与高超的写作技巧。《降B大调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就是作曲家直面死亡的最后心声,第一乐章似是在诉说往事,有悲有喜,但波澜不惊,娓娓道来。第二乐章一切归于平静,优美而不沉溺,是对人生与死亡的最后思索,没有了无奈,没有了惆怅,只是坦然面对。第三乐章是对人生的最后回眸,与死亡渐行渐近的莫扎特,面对死亡时已不再挣扎,所有苦难最终得到了安息的宿愿,平衡美在此作品中达到极致。 《降E大调双钢琴协奏曲》K.365,作于1779年初。
8586
法佐·赛依《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4)
法佐·赛依《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4)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法佐·赛依,演奏莫扎特的三部钢琴奏鸣曲。 《D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K576,作于1789年,为当时德国公主腓德烈格·夏尔蒂·邬露莉格而作。第一乐章,快板,D大调。奏鸣曲第一主题在主和弦分散和弦上开始,经过句由第一主题后半部发展而成,A大调第二主题也由第一主题引导而来。发展部由呈示部小尾奏的分散和弦开始,再以第一主题开头的分散和弦为材料构成对位。再现部再现第一主题后,再现第二主题,再再现经过句旋律。第二乐章,慢板,A大调。主题反复后,以升f小调奏插入句,主题经32分音符快速音群,以升f小调作反复。再经32分音符经过句,以主调再现主要主题后,以尾奏结束。第三乐章,小快板,D大调,变化的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有轻快的风格,经过句后是属调的第二主题。幻想曲风格的小尾奏后,第一主题再现,发展,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后,以第一主题作尾奏。 《D大调第六钢琴奏鸣曲》K284,作于1775年。第一乐章,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在呈示第一主题后,经经过句而呈示属调的第二主题,后面承接同是属调的乐句而完成呈示部。发展部以低音和高音的交替为中心,再现部按原型再现。第二乐章,波兰舞曲风格的回旋曲,行板,A大调。在主题之后,奏有回音或涟音的第一个插入句,回到主题后,第二插句为升f小调,然后再现第一插句,变形的主题作第二次再现而曲终。第三乐章,主题与12段变奏,D大调。主题为法国风格的小型抒情调,第七变奏是d小调,第八变奏再回到D大调,至第十一变奏变成如歌的慢板,最后的第十二变奏则为快板。据说,这是莫扎特最喜欢的一部钢琴奏鸣曲。 《D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K311(284c),作于1777年。第一乐章,精神抖擞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在轻快的第一主题后,经经过句,以属调呈示第二主题,以4小节作呈示部短结尾。发展部以这个结尾动机而开始发展,发展部接着是第二主题后半部分的倒逆,经8分音符音群,进入用主调展示第二主题。再现部再现第一主题而进入尾奏。第二乐章,富表情的行板,G大调,回旋曲式。主题加以反复后,经经过句,以属调展示插句。主题第二次以主调出现,插句也以主调回来,主题第三次出现而连向尾奏。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D大调,结构方式与第二乐章类似。
2.3万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