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男主角出场

00:00
13:52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独醒的团团琦

独醒的团团琦

我们渴望学习,知识使我们自由。
关注
怎么办
7443
长篇小说《怎么办》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狱中创作的。这部小说的显著特色是以欢乐的情调、明朗的画面展示了新人的故事。人物新、故事新、思想新,正是俄国解放运动进入第二阶段的反映
唐诗三百首
6.4万
自古有言,“书籍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知,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并且让人终生受益。让孩子阅读优秀的书籍,能够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导向。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弟子规传真(王西胜老师)
弟子规传真(王西胜老师)
本专辑是根据王西胜,王老师所著的《弟子规真传》翻录而来,此书是王老师在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明师讲堂历时两年(2017年10月9日-2019年11月11日)所作25讲《弟子规》讲座的录音整理而成。讲授的依据,完全来自当年在恩师屈三元先生门下学习时所受亲炙教诲,所举案例亦多为几十年自修与授课过程中的亲身经历或亲眼见证,非具普遍现实意义且刻骨铭心者,轻易不予采用。 对于某些由于时代变迁、语境不同而导致的容易引发误解、争论甚至质疑的内容,讲述时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辨析,并尽可能地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赋予其符合时代特点的崭新内涵。 【作者简介】: 王西胜 1973年出生,山东菏泽人,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师从民间国学大师(屈子之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约二十载,长期从事儒释道及屈原文化的义务弘扬传播工作。主讲儒家“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中庸》《论语》,道家老子《道德经》,以及屈原《楚辞》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并致力于传统文化智慧管理之道在党政干部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家庭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探索。常年应邀为各地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多家公益国学读书会巡回义务授课。 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工作委员会高级讲师、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十五届菏泽市政协委员。 著述有《老子心印》《儒学心印》《问答实录——经典生活化实战拆招》《活用经典问答实录:生活篇》《活用经典问答实录:企业篇》《论语心印》《弟子规传真》等。
642338
《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
《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
大约是5年前,在我大学声乐老师所建的微信学生群里,偶然讨论起《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大家对这首歌颇为喜爱,老师也准备将它在近期的一次音乐会上作为演唱曲目,因为我是内蒙古人,所以老师特意邀请我出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在我之前的推文中有介绍过),我想讲的更加生动和全面,因此去网路上搜索了这首歌曲相关的资料和背景,无意中就搜到了席慕蓉先生《草原往事-我的家在高原上》的视频资料,忍不住把三集一口气都看完了,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席慕蓉先生在草原上折了一把野草,捧在手中不停的闻着,一边闻一边流着泪说:“这就是父亲所说的故乡的草的香味,这只有老家才有的草香。”此时我也不禁跟着她热泪盈眶,我在想:我生在、长在内蒙古这片土地,却从未对故乡有这番憧憬和热爱,我虽然生长在这里,但我却并不了解我的故乡。从那以后,我也追随着席慕蓉先生寻根的脚步,从她的诗中、散文中探寻她所描绘出的故乡的全貌。 她把她寻根过程的点点滴滴用文字、画作和摄影作品完整的记录在《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这本书中,接下来的日子,用这本书作为开始,我准备把这些文字和书中所提到的一些诗歌作品作为内容,通过朗读的形式,跟大家分享。现代的都市给予我们更优质的生活,但故乡永远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在那里,有我们的成长的轨迹、生活的情境、根深蒂固的文化,以及那些不可磨灭、简单温暖的美好回忆……
883316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