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太后反击与义和团运动(欢迎订阅关注)

00:00
18:54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捌零猴子

捌零猴子

声音碎片
关注
紫禁城的黄昏 | 清朝最后一个帝师的自述
43.5万
一位来自英国的“清朝帝师”的自述。庄士敦,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西洋老师;他,被英国宗教界抨击为“英国的叛徒”;他,描绘了紫禁城内令人憧憬的生活图景;他,记录了外国人眼中近代中国跌宕起伏的局面。
李鸿章传 原文播讲
38.1万
李鸿章生活在“四海变秋气”的封建末世,长期沉浮在腐朽与神奇、黑暗与光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激烈搏斗的漩涡之中。他在生前和死后,人们始终对之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有的给他戴上“东方伸斯麦”、“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桂冠,有的则斥之日“李二先生是汉奸”、“乱世之奸雄”。他在晚清政坛上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起了什么作用呢?溢美违背历史真实,因义愤而贬损不能推进科学。那就让我们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一下他那奇幻般的生涯吧。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食物简史 | 从餐桌上认识全世界
食物简史 | 从餐桌上认识全世界
这是一场美食文化之旅,这里展现了文明的成就与进程,从史前到现在,再到未来,作者从美食文化的进程讲起,对关于人类饮食习惯的多个问题做了精妙的解读。 一万年前的人类吃什么?一个世纪后的未来人又会吃什么?火、耕种与畜牧是如何诞生的?古罗马皇帝的餐桌上有什么?中国皇帝呢?法兰西国王呢?他们的人民又吃什么?以人肉为食的行为真的消失了吗?性与饮食之间又有什么关联?餐厅在何时又是如何出现的?谁发明了披萨?哪些地方的人吃昆虫?富豪们每天的菜单是什么呢?地球上哪个国家的人最会吃?当总人口超过 100 亿后会出现食物危机吗?明天的我们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操控饮食?吃饭还会是一种社交行为吗?…… 饮食代表在日常生活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餐桌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箪食一瓢饮,还是漫长岁月中形成的世界饮食文化的交融,以及整个地球上人们的生活轨迹。在人类历史中,食物是许多重大变化的背后主因。在本书中,作者带领我们通过食物的角度,了解人类的进化史。他关心的不是食物是如何改变的,而是食物改变了什么。他讲述的是饥饿是如何塑造文明,食物是怎样促进科技大步前进。它展示了当你坐下用餐时,又有多少文化、社会、经济的因素包含其中。 本专辑特别鸣谢:由雅克·阿塔利所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食物简史》。如若喜欢本书,请到书店购买正版书籍!
41.9万11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