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而姨夫是丈夫的“夫”呢?

00:00
12:11
主播信息
典哥频道

典哥频道

思想飘散,不知道该说点啥~
关注
典故 | 跟着历史典故学汉语
20
一部有关词语身世的音频,一部让你的汉语水平迅速提升的课程。原来,很多词的古今用法竟然如此不同,让文措带领你重返语文的历史现场,一次看完几百则词条当初如何诞生,又如何演变成今日的用法,既长见识,又长知识。
世界哲学简史
42
《世界哲学简史》结合广泛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向我们展现了整个哲学史的全貌,开创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探讨哲学问题的全新广度和深度。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和重要思潮,某些不那么为人所知但同样有趣的人物也在本书中占有一席之地。本书通过生动的叙述、晓畅的行文,向读者充分展示了哲学与生活的相关性,使读者受到激发、有所受益,同时获得乐趣。
极简科学史 | 苏珊·鲍尔
50
《 极简科学史》是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2500 年历程的全新概览。我们从何而来?世界由什么构成?地球之外还有什么?我们仰望星空,不懈地探索、发现、质疑,解开自然界和我们自身的一系列谜团。我们源于自然,却超越自然。在这个危险的星球上,相对于其他物种,人类能有条不紊地发展壮大,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力量。但想要真正理解科学,我们必须理解它的过去。 《极简科学史》也是一部“与传统大不一样的科学史”。从人类早期的科学探索到20 世纪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从古希腊时代的科学起源到16、17 世纪现代科学的诞生,从地球科学的崛起、生命科学的兴盛到对宇宙太空的探索……这本书返回那些改变我们看待世界、宇宙和自我方式的科学经典,引人入胜地讲述了科学观念变革和思想发展的伟大历程。 从希波克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爱因斯坦、薛定谔和道金斯,这些拓展人类知识边疆的伟大心灵,不仅改变了科学发展的轨迹,也促成了人类视野和思维方式的一次次革命。这本书提醒我们,科学不是通往真理绝对可靠的指引,而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一种纯粹的人类追求。 人最大的价值就是对未知世界永不止息的探索。科学的故事,是人类历史中最有趣的故事之一。每个曾经对世界怀抱好奇的心灵,都应该读读这本书,了解这段非凡的历史。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姨夫

# 姑父

# 家庭关系

# 文化

本文探讨了姑父与姨夫称呼的起源和社会背景,反映了古代社会结构和男尊女卑观念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同时也提到了现代社会对传统称谓和家族联系变迁的看法。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西游记与中国文化
西游记与中国文化
大圣齐天莫奈何 五蕴如山压心魔 舍却三界五行幻 到得西天见我佛 《西游记》整本书都在探讨一个主题 “心” 从开篇述说天地之数 129,600(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将一元分为12会,乃天干十二支之意 每会18,000(一万八千)岁 从戌会之终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 到亥会黑暗混沌一阳初动万物未生 至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月星辰天开与此 及丑会重浊下凝有水火山石土谓之五行 终于到寅会天气下降地气上升 天地交合,群物皆生 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 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论 故曰:人生于寅 人之异于禽兽之处就在于 “心” 人有对天地宇宙包括自己的觉悟 我们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 选择权在自己手上在自己“心”里 孙悟空降生之地名唤“花果山” 字面上意思是有花有果的山 可细究猴子的出身就能明白 石猴乃是天地精华所孕果实 (古文“花”“华”相通) 这猴所做的第一件事也颇耐人寻味 他带领群猴找到一处所在“水帘洞天” 何谓“水帘”?就是人的“眼帘” 何谓“水帘洞”?就是人的“眼睛” 石猴进入水帘洞的寓意非常深刻 就是在追问终极命题:“我是谁” 是谁在眼睛后面观看这个世界 是我,那我又是谁? 《西游记》里那条坎坷的取经之路 就是一条探寻自我内心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有无数的可能 可以沦落为魔也可以一路向西矢志不渝 就是在这个水帘洞中 石猴觉悟到生命的局限性 纵然他是天父地母孕育而成 也终有一日生从生处来死向死处去 就是这心中的一念觉悟 才有了接下来波澜壮阔的一整本演绎 一体难修真寂灭 二心搅扰大乾坤
298
10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发现人类的机心算计是导致虚伪和争斗的根源,要求返归素朴。要人类“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所谓“人之天”就是人类因认识能力而产生的贪欲。所谓“天之天”就是人顺应生理需求,自足自乐而无贪婪的状态,就像鼹鼠喝水,喝饱则已,而无心拥有广袤的黄河之水。庄子希望人类因任自然、安于现状,反对智巧和尚贤,因为他看到了任何良好的制度或学说都会被一些自私自利之徒转化成谋取私利的工具,这就是“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当然他也知道彻底泯除人类的智巧和争竞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呼吁人们安时处顺、去除机心、不贵难得之货,尽可能降低刺激人们的争胜心和欲望,使人们安心于朴素无华的简朴生活之中。毫无疑问,人们会说这是反科技、反现代化的。但是,我们从后工业化时代应当看到,正是这种无欲无为才能使人们淡出贪欲的漩涡,享受片刻的心灵宁静。近年来,每逢节假日,人们蜂拥到寺庙神像前或者山林之中所祈求的不正是片刻的心灵宁静吗? 本课程将以《庄子》文本为主体,辅之以《史记》、《老子》、《列子》等相关资料,通过对《庄子》中寓言、重言的剖析,以揭示出其卮言的内涵。在讲述过程中,除了对自然、逍遥、养生、无为等概念的整体把握,将关注物化、心死、天钧、天倪等容易误解的概念,以期纠正过去对庄子思想的误解。
49
7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