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迟日江山丽》赏读

00:00
07:40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临安樵客

临安樵客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临安樵客
关注
中小学生必学古诗词解读(小学)
30.8万
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儒家文化的精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无不蕴含其中。她正如陈年老酒愈陈愈香,虽经时代风雨的侵蚀,却愈加香气四溢,灿烂照人。学生们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自会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熏陶感召,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升文化品味的同时,必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 在中国古代,古典诗词的学习都是从孩提时代抓起的,有很多诗词学习方面的启蒙读物,像《笠翁对韵》、《千家诗》等都是其中的优秀读本。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感受诗词的音韵之美。节奏的变化、语言的流畅,使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大扩展了诗词的传播。 当然,只能阅读诗词是不够的,还要学会解读诗词,以提高自己的诗词鉴赏水平。解读的途径无非是了解作者的生平,诗词创作的背景,诗的题材,诗的立意、诗的结构等。然后再到章法、词句的解析、字的用法等。这些包括了诗词鉴赏的应有要素。我们在节目中基本上会遵循以上原则,但会更加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尽量利用有限的时间给孩子们传输更多有用的东西。在解读过程中,我们也会注重方法的新颖性和视角的独特性,以便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我们还会注重解读的精准,尽量还原作者的原意。我们还会保持解读的独立性,不会轻易的人云亦云,敢于纠正前人一些不合适甚至错误的地方。当然,这种独立性是建立在充分论证基础之上的。虽然说“诗无达诂”,总不能胡言论语,要尊重其内在的逻辑性。 我们这个节目不只是给孩子们听的,也特别适合家长的学习。一般来说,家长的接受能力比孩子们要强一些,家长学好了再传授给孩子,将更有助于孩子的理解。 诗词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希望我们的节目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大家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和兴趣,让更多的人参与古典诗词的传播,并将其发扬光大。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王羲之 〔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7.9万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