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陶寺北青铜鉴

00:00
07:27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文博山西

文博山西

《山西晚报》社旗下文博山西官方账号
关注
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第二季)
5283
文物,记录过去,映照当下。 山西是文物大省,除大量不可移动文物,各博物馆现存可移动文物达320余万件(套)。每一件文物,都讲述着三晋文明故事,构建着共同的精神家园。 为了让人们从静默的文物中,看得见鲜活的历史细节,触摸到过往生活的人间温度,感知器物之美、探索之美、文明之美,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晚报、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启动了“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第二季。 从此刻起,让我们感受山西文物的神奇……
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
1.0万
文物,记录过去,映照当下。 山西是文物大省,除大量不可移动文物,各博物馆现存可移动文物达320余万件(套)。每一件文物,都讲述着三晋文明故事,构建着共同的精神家园。 为了让人们从静默的文物中,看得见鲜活的历史细节,触摸到过往生活的人间温度,感知器物之美、探索之美、文明之美,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晚报、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启动了“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第一季。 从此刻起,让我们感受山西文物的神奇……
青铜有话说
5711
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中,那些尘封的青铜器,见证着数千年前的礼仪与制度,见证着祖先留给我们的技术与艺术,见证着青铜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为弘扬青铜文化,让您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山西青铜博物馆特推出“青铜有话说”系列音频,每期讲述一个青铜器背后的故事,带您认识青铜馆里的明星文物,聆听来自青铜器的声音。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尚书》诵读版
《尚书》诵读版
《尚书》一说上古之书,一说“尚”字乃崇尚、尊崇之意。《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是儒家五经之一。 《尚书》命运多舛,相传为孔子整理、选编成一百篇,流传至今只剩28篇。该书要旨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书目,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尚书》文字古奥迂涩,所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就是指这个特点。《尚书》 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出自《尚书》的十六个字,被称为儒家心法。
17.0万5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