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茶席:中式茶席33讲

如是茶席:中式茶席33讲

生活需要仪式感,喝茶也是。中国茶文化大道无形,已化入中国人的生活中。资深茶人李韬老师推崇生活化的茶席。喝茶,喝的不仅是茶汤本身的滋味,还有茶席布置渲染出来的茶境。倘若自己就能布置出一方投放志趣且充满空间美学的茶席,那岂不是悠哉妙哉! 茶人的生命力即茶汤的表现力,而茶汤的表现力来自茶人所营造的茶的色、声、香、味、触、法和喝茶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如果茶空间的陈设、茶器的手感、茶会雅集的仪轨……只是为了所谓的“雅”而进行堆砌,而不能对我们所泡的茶产生有意义的影响,那么只会冲淡茶汤的表现力,却无法维持茶人长久的生命力。茶席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茶席之美,是视觉与心灵的碰撞,是表现茶道精神的一处方寸;不是刻意地摆设,而是用心地布置。一方茶席,如果具有最质朴的美感,自然而然就能带人进入喝茶的境界,仿佛天地间的一片净土,任由心神游离,涤荡尘世浮埃。

专辑主播:凤凰汉竹、李韬

节目(33)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凤凰汉竹

凤凰汉竹

“凤凰汉竹”是中国健康生活图书实力品牌,隶属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关注
儿童睡前故事(3-10岁)
38
本专辑专为儿童制作的睡前陪伴音频,通过温暖、舒缓、沉浸式的故事场景,帮助孩子放松情绪、学习道理、培养睡眠仪式感,同时解决家长哄睡难题。
中国植物的味道
--
十年访山,寻茶问道,忠实记录中国茶原产地风物,还原中国植物的本真之味。26个故事,26段奇遇,用味道书写中国茶事,让读者看见中国茶的另一种可能。声明:本音频内容来自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植物的味道》一书,版权归属为凤凰汉竹图书(北京)有限公司,任何个人和机构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了不起的中成药
35
中医入门启蒙专辑!《零基础学中医》作者马可迅全新力作,全面解读中医经典方药。声明:本音频内容来自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了不起的中成药》一书,版权归属为凤凰汉竹图书(北京)有限公司,任何个人和机构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论道
论道
普天之下,莫非道也,率土之滨,亦莫非道也,甚而无论有相非相,尽皆道也。天下所有,人类所有,万事万物,人生人行,皆在道中,皆为道。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容,人生其间,为其自身可以生、可以存、可以行,并进而行得自由自在、快乐幸福故,不可不、不能不、不得不学问思辨之、格物致知之、择善笃行之,即此即有本篇《论道》合集,论天下所有可学、可问、可思、可辨之道,论天下所有可格、可知、可择、可行之道,即论天下所有可论之道。 道之本意,路也。有人之初,必有所行,有行必有路,其路即道。故人生在世,所行之路皆道也。推而广之,人生所行者皆道也,其行者,可以行路,可以做事,可以认识万物,可以与他人他物共生共处。如此,道从有形而入无形,从道路化为规律,揭示万事万物客观本质,成为人类行事准则。简言之,行路有道,做事有道,认识有道,万物有道,共生有道,共荣有道,自由有道,幸福有道。其道者,所以成其万事万物也;其道者,人所以认识、明辨而笃行也;其道者,万事万物共生共荣也;其道者,万事万物自由自在而幸福快乐也。以我为人故,其道者,皆是以人为中心的狭义乃至广义的人道。 本篇《论道》,从笔者十多年积累之包含数千条读书感悟之《道论》而来,是就特定专题对相应各条感悟的总结,是就特定方面的人道所作的相应的一篇篇具体的论述,所有总结,所有论述,皆笔者一家之言,成笔者一家之论,希望能给有缘诸君因缘悟道、得道、行道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方便,果真如此,道之幸也,人类之幸也,笔者之幸也!同时,欢迎大家批判,何以故?真理越批越明,越批越合乎道之本真也,更何况,本篇《论道》亦是从批判古今中外的经典而来,自然也在被批判中,若能抛砖引玉,在读者的批判中明辨人道,笔者幸甚。 本篇《论道》合集,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言,只是“行人道”三字而已。 天下有道,百家有道。百家争鸣,鸣之以道。略举三家,诗言其道。举一反三,尽得人道。 儒 入海方明洋水深,学涯满耳作舟音。七天格竹精思怠,一世致知仁义寻。 诚意原来求率性,修身只是得安心。豁然不惑知天命,笑看红云话古今。 释 独坐菩提草木深,高山流水是知音。凡缘未了随时至,佛祖如来哪处寻? 杂念渐平忽见性,邪思不起已明心。本来无物能牵挂,何染尘埃笑古今? 道 秋高气爽碧渊深,临涧草堂听水音。松菊清香堪可嗅,老庄意境似能寻。 有人有地有天道,无欲无为无圣心。海纳百川凭下聚,不争三尺不争今。
349
18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发现人类的机心算计是导致虚伪和争斗的根源,要求返归素朴。要人类“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所谓“人之天”就是人类因认识能力而产生的贪欲。所谓“天之天”就是人顺应生理需求,自足自乐而无贪婪的状态,就像鼹鼠喝水,喝饱则已,而无心拥有广袤的黄河之水。庄子希望人类因任自然、安于现状,反对智巧和尚贤,因为他看到了任何良好的制度或学说都会被一些自私自利之徒转化成谋取私利的工具,这就是“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当然他也知道彻底泯除人类的智巧和争竞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呼吁人们安时处顺、去除机心、不贵难得之货,尽可能降低刺激人们的争胜心和欲望,使人们安心于朴素无华的简朴生活之中。毫无疑问,人们会说这是反科技、反现代化的。但是,我们从后工业化时代应当看到,正是这种无欲无为才能使人们淡出贪欲的漩涡,享受片刻的心灵宁静。近年来,每逢节假日,人们蜂拥到寺庙神像前或者山林之中所祈求的不正是片刻的心灵宁静吗? 本课程将以《庄子》文本为主体,辅之以《史记》、《老子》、《列子》等相关资料,通过对《庄子》中寓言、重言的剖析,以揭示出其卮言的内涵。在讲述过程中,除了对自然、逍遥、养生、无为等概念的整体把握,将关注物化、心死、天钧、天倪等容易误解的概念,以期纠正过去对庄子思想的误解。
49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