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17 K453 - 2. Andante

00:00
08:32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图蕾克《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羽管键琴版
--
这张专辑是图蕾克演奏巴赫的几部键盘作品,包括《哥德堡变奏曲》、《意大利风格咏叹调和十个变奏》、《前奏曲和赋格》、《意大利协奏曲》。其中最重头的作品是《哥德堡变奏曲》。 图蕾克是演奏《哥德堡变奏曲》次数最多(录音有7次之多)、时间最久(超过60年)的演奏家。这个录音版本是她1978年3月在纽约录制的,是第三次完整录音,使用羽管键琴演奏,所有重复段落均未省略。 《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为有“两层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作品详细标注了哪个章节用哪层键盘,全部30段变奏不断在第一和第二层键盘之间来回穿梭交替,也就是说:要求演奏要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晰展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旋律线或音乐动机,因此,不管在演奏中如何带入情趣色彩,都应该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巴赫此作在复调结构上清晰的层次与脉落,从这一点上说,图蕾克自然是杰出的,她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清”,神清则余皆清,语速自佳,她抓住了此作的“主脉”,尤如一棵树、“主干”挺直完好,所有的“分叉”自然井然有序,演奏清晰明辨、语速自如、曲伸适度,经纬分明,所有的构架、层次、情趣色彩都在娓娓道来中,没有隐匿、没有怒张,也没有过度的情感渗入,却充溢着智趣与幻想,可以说这是一版回归原作、减降自我表达、却又给听者广阔暇想空间的演奏。
海飞兹《维厄当、圣-桑、萨拉萨蒂作品》
--
这张专辑收录了海飞兹演奏的六部小提琴作品录音,大都是高难度的炫技曲目。
斯特恩、伊斯托敏《门德尔松·钢琴三重奏》
11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斯特恩、大提琴家罗斯、钢琴家伊斯托敏组成的钢琴三重奏团,演奏门德尔松的两部《钢琴三重奏》。 《d小调第一钢琴三重奏》作品49,完成于1839年,是门德尔松创作巅峰时期的杰作。此曲拥有令人倾心的优美旋律,以及高雅而深刻的意境。钢琴的华丽、小提琴的优雅及大提琴的感伤三者达到了室内乐均衡的要求。舒曼曾称赞其为“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钢琴三重奏”。 《c小调第二钢琴三重奏》作品66,作于1845年,呈献给小提琴家兼指挥家斯博。与《第一三重奏》相比,此曲更具强烈的激情、深邃的思维与创新的技法,其如歌般的旋律悠长而鲜明,在古典结构的和谐均衡之中显露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希拉里·哈恩《艾伍士小提琴奏鸣曲》
希拉里·哈恩《艾伍士小提琴奏鸣曲》
这张专辑是希拉里·哈恩与钢琴家瓦伦廷娜·李斯蒂莎合作,演奏艾伍士的四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艾伍士是希拉里·哈恩最尊崇的美国作曲家。在艾伍士的作品里,她最先接触的,就是曲风抒情,能让人再三回味的《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由于音乐中意想不到的和声效果、节奏与主题完全掳获希拉里·哈恩与她的伙伴,也就是乌克兰钢琴家瓦伦廷娜·李斯蒂莎的心,两人在2008年的音乐会上,很自然的安排这一首作品。两人的诠释得到爱乐者与乐评人的肯定后,希拉里·哈恩与瓦伦廷娜·李斯蒂莎踏上探索艾伍士另外三首小提琴奏鸣曲的旅程,并且致力于向全球爱乐者引荐这些鲜少人知,但是却处处充满着创造力与新奇想像力的作品。 《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903年至08年之间,是艾伍士创作风格转换之间的作品,钢琴部分颇有李斯特的管弦乐效果。《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以反常的“慢─快─慢”乐章速度写成,并且以“秋”、“在谷仓”、“复生”这样的标题来取代传统的速度标记。值得一提的是,“在谷仓”乐章是以当时流行的散拍节奏写成。《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完成于1914年秋天,但是首尾两个乐章取材自数年前创作的管风琴前奏曲,中乐章同样以散拍节奏写成。艾伍士的创作目的在“表达感受与热情”,而这里所谓的“热情”,是对宗教的热情。到了1916年的《第四号小提琴奏鸣曲》,艾伍士直接冠上“福音营会的儿童节”标题。它原本是为十一岁的侄子演出而写的作品,因此比起前三首曲子都要简单一点,规模也小些。
--
12
辻井伸行《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辻井伸行《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这张专辑是日本钢琴家辻井伸行演奏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附带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叹息》、音乐会改编曲《弄臣》。演奏《图画展览会》这部作品不但要有磅礴的气势,而且要表现略带忧郁、充满神秘主义、错杂其间的诡橘色彩。完整地演奏这部套曲需要耗费钢琴家相当大的体力和考验演奏者的能力。辻井伸行非常成功地把许多独立的、个性的、鲜明短小的段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演奏出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鲜明色彩的旋律。 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在绘画和音乐相结合的作品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首先是由15段音乐组成:1段漫步,2段侏儒,3段漫步,4段古堡,5段漫步,6段杜伊勒里宫的花园,7段牛车,8段漫步,9段雏鸟的舞蹈,10段两个犹太人,11段漫步,12段里莫埃的集市,13段墓穴,14段鸡脚上的小屋,15段基辅的城门。其中有10段个性鲜明的标题音乐来描写画,有5段“漫步”主题穿插其间。在风格上这10幅画虽各有不同,但是却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由一个承上启下的贯穿主题的“漫步”来贯穿其间。“漫步”主题夹杂着作曲家冥想的形象,踱步在10幅画中,同时冥想的形象情绪的不同变化,随着画面的不同而产生变化。通过变奏这个基本主题,逐渐走到《基辅的城门》中,以宏大的气势,表现出了穆索尔斯基对画家的沉痛、深切的 哀念。“漫步”是以一个套曲的引子开始,而且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乐曲,经常重复,同时在各小曲之间都以新的方式加以变奏。 李斯特《叹息》是1849年出版的《三首音乐会练习曲》之三。有些人根据标题译为叹息,有些人则因那似海水的波浪一般的旋律而更称为大海。这首需要两手交替演奏主旋律,并辅以轻柔的琶音伴奏的曲子是李斯特极至浪漫主义的极好体现,华丽的奏法也是李斯特的后浪漫主义风格和炫技演奏的最好证明。乐曲的优美旋律倒是颇有田园意境,不过结尾处不可思议的下行全音阶的大三度和弦,正如黑暗中发出的一声叹息。 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弄臣》是1859年李斯特以威尔第歌剧《弄臣》中一段著名的四重唱《赞美你,爱情的女神》为材料,重新组织改编而成的一首钢琴曲。
--
18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