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1812 Overture

00:00
15:10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旺德《布鲁克纳·第八、第九交响曲》
---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八、第九交响曲》,1979年5月28日-6月2日、1978年6月10日在德国科隆的录音。其中《第八交响曲》采用第二版,1890年创作;《第九交响曲》采用初版。 旺德指挥的《第八交响曲》录音版本广受好评,他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这个版本被认为是其巅峰之作,获得了留声机大奖,评价极高,被认为是“当今最伟大的布鲁克纳演绎之一”。旺德指挥的《第九交响曲》录音版本同样备受赞誉。他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版本被认为是“最接近原始创作版本”的演绎之一。 旺德的指挥展现了他对布鲁克纳音乐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他注重保持作品原有的韵味,同时通过精准的律动性构建和情感表达,将布鲁克纳音乐的厚重感与精神内涵完美呈现。他的这个录音版本不仅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还成为了布鲁克纳爱好者心中的经典之作。
旺德《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41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1980年1月18日在德国科隆的录音。这是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的初版,是布鲁克纳1881-1883年间创作的。 旺德的指挥风格以端庄稳重、不哗众取宠著称,他注重音乐的内在逻辑和结构,追求一种深沉而有力的情感表达。在《第七交响曲》中,旺德通过紧凑的乐句行进,将作品凝聚出一种超越宗教热情的人类命运斗争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音乐的结构上,也反映在对复杂对位法的精准分析和处理上。在第一乐章结尾处复杂的对位法中,旺德的分析井井有条,使得音乐显得更加清晰和有力。 旺德对布鲁克纳作品的演绎特别注重音乐的情感深度和形式上的完整性。他强调音乐的内在张力和外在力量的结合,使得《第七交响曲》不仅具有宏伟的气势,还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层次。第四乐章尤其展现了旺德驾驭自如的能力,他以一气呵成之势带领乐团完成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终章。 旺德的这个录音版本被广泛认为是经典之作,他的演绎得到了高度评价。这张专辑不仅展现了旺德对布鲁克纳音乐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乐团的严格要求和精准控制。他的指挥风格既保留了布鲁克纳音乐的传统韵味,又赋予其现代感,使其成为布鲁克纳爱好者心中的典范。
旺德《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
---
这张专辑是旺德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六交响曲》,1976年8月16-25日在德国科隆的录音。这是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的初版,是布鲁克纳1879-1881年间创作的。 旺德的演绎注重细节,强调音乐的内在逻辑和情感表达。在演奏过程中,他特别注重旋律线条的清晰度和乐器之间的平衡,使得整部交响曲既具有戏剧张力,又不失和谐美感。旺德对布鲁克纳音乐中特有的“布鲁克纳节奏”进行了精准把握,这种节奏在乐曲中贯穿始终,为旋律提供了稳定的脉动背景。 尽管这部作品在历史上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可,甚至在布鲁克纳去世后两年才首次完整演出,但旺德的演绎无疑为这部作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的指挥风格既尊重原作的复杂性,又赋予其现代解读的可能性,使得这部交响曲在当代音乐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布里姆《道兰德·鲁特琴音乐与舞曲》
布里姆《道兰德·鲁特琴音乐与舞曲》
这张专辑是古典吉他、鲁特琴演奏家朱利安·布里姆,演奏约翰·道兰德的鲁特琴音乐与舞曲。布里姆是把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妙音佳作搬上现代舞台的第一功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王牌作曲家约翰·道兰德的多情经典经由他的婆娑指尖闪耀今宵。 在布里姆时代,大部分世界顶级吉他演奏家们的右手都是塔雷加式的姿势,即,大拇指大幅度外放,其他手指相对并拢且与琴弦呈近90度角。布里姆、威廉姆斯、耶佩斯皆是如此,何况彼时的吉他皇帝安德烈·塞戈维亚有着甚于90度角的右手拨弦姿势。这种手势配合相应的指甲形状,让音色规整有力,坚而不炸、软而不塌、迅而不虚、缓而不粘,是以风靡那个时代。布里姆如法炮制,用同样的手法演奏鲁特琴。然而,他的鲁特琴是特制的,抑或说,那个时代的鲁特琴制作工艺都是以吉他的声学构思来仿制,介于文艺复兴鲁特琴与巴洛克鲁特琴之间,这样做出来的鲁特琴,有着跟吉他相似的琴弦张力和色彩变换,加上当时尼龙琴弦的普及,手指触感无二。以布里姆的手劲能让鲁特琴音色不破,足以证明那个时代的鲁特琴制作工艺是直接以吉他做参考,鲁特琴的制作更像是依葫芦画瓢。 从最广义的当代吉他发展史来说,布里姆功在千秋,“鲁特琴大家”当之无愧。沉睡几百年的鲁特琴能够在二战后的混凝土中再生萌芽,在新思潮的烟云间浊浪清霞,很大程度上拜他所赐。
401122
莱昂斯卡娅《舒伯特·奏鸣曲、即兴曲》
莱昂斯卡娅《舒伯特·奏鸣曲、即兴曲》
这是钢琴家伊丽莎白·莱昂斯卡娅1985-1997年的舒伯特作品演奏录音。伊丽莎白·莱昂斯卡娅的演奏在朴实中现真情、在淡泊中见伟大,以自由心灵照亮作曲家幽微的乐思,在琴音里诉说平凡中的不平凡。她长期演奏舒伯特的音乐,并系统灌录了舒伯特的独奏作品,尤其偏爱舒伯特晚期创作的大型奏鸣曲。 伊丽莎白·莱昂斯卡娅(Elisabeth Leonskaja)1945年出生在乔治亚共和国首府提比利希(Tbilisi)一个单纯的律师家庭。她按部就班地学习,11岁和乐团合作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12岁演奏李斯特《第二钢琴协奏曲》,17岁时则在罗马尼亚恩奈斯可大赛(Enescu Competition)夺冠。这次胜利让伊丽莎白一战成名。原本已要在提比利希音乐院就读的她,从布加勒斯特返回故乡途经莫斯科,就被莫斯科音乐院钢琴系主任“抓”到系上,不经考试就成了学院新生。伊丽莎白在莫斯科的老师鼎鼎有名的米尔斯坦(Yakov Milstein)。米尔斯坦个性内向而谦虚,虽非活跃舞台的演奏家,却是热中学术、著作等身的大师。他曾是莫斯科四大门派中伊贡诺夫(Konstantin Igumnov)的学生与助教,而伊贡诺夫又师承李斯特晚年弟子西洛第(Alexander Siloti),一向以独到且深入的李斯特诠释闻名。米尔斯坦承传大师,所撰写的李斯特传记,至今仍是俄国学派的经典之作。
40644
阿妮雅·多尔夫曼《钢琴演奏辑》
阿妮雅·多尔夫曼《钢琴演奏辑》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阿妮雅·多尔夫曼1939年至1959年间发行的全部专辑。2017年采用24位、192kHz技术,将原始模拟母带进行数码转制,声音效果非常理想,而且使用原版LP封面制作CD封面,历史感十足。合辑收录了阿妮雅·多尔夫曼与托斯卡尼尼的合作,包括1939年录制的罕见的贝多芬《合唱幻想曲》和1945年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 在曲目方面,涵盖了不多的几位作曲家:贝多芬、肖邦、格里格、梅诺蒂(只有一个中型作品)、门德尔松、舒曼、柴科夫斯基。可以看出,多尔夫曼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舒曼,她演奏的舒曼作品,拥有所有的技巧、诠释、音乐性、权威性。她演奏的门德尔松《无词歌》、柴科夫斯基《为年轻人而作》和《季节》都非常好,但缺乏一点点创新与新鲜感。 阿妮雅·多尔夫曼(Ania Dorfmann,1899年7月9日-1984年4月21日),俄罗斯裔美国钢琴家和教师,曾在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任教多年,是托斯卡尼尼时代为数不多的女钢琴家中的第一位。阿妮雅·多尔夫曼是茱莉亚音乐学院最受尊敬的钢琴老师之一。这套合辑的发行,使她作为一名唱片演奏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多尔夫曼是第一位与托斯卡尼尼合作的女性钢琴独奏者,他们1945年录制的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具有历史意义,这标志着这位钢琴家录音的开始。
5003169
盖瑞·卡尔《发烧天碟精选》
盖瑞·卡尔《发烧天碟精选》
被誉为当今最出色的低音大提琴演奏家,盖瑞·卡尔以他的名琴“Amati 1611”演奏最动听的古典小品及通俗曲目。录音邀请到日本知名发烧录音师─高浪初郎,以德律风根真空管拾音器灌录唱片,成音牛筋味十足,层次感出色到甚至可以感觉到每样乐器的定位,有如身历其境的演奏。 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赞誉为居世界领导地位的低音提琴独奏家的盖瑞·卡尔,也是史上第一位将低音提琴独奏作为全职的低音提琴独奏家,其所拥有的由库赛夫斯基遗孀致赠的1611年低音提琴 Amati611 使得他在其音乐生涯上成就无数传奇。 盖瑞·卡尔被誉为全世界一流的低音提琴独奏家,名指挥家里欧波德.史托考夫斯基就曾形容他的演奏技巧已化为神奇,不是一般演奏家能望其项背的。时代杂誌曾讚誉盖瑞·卡尔:在他的双手中,低音提琴能够同时表现出大提琴的丰厚,中提琴的温柔及小提琴的巧。纽约时报也说:他是个拥有特质的音乐家,他能够把听众变成乐迷。伦敦电信日报更指出:盖瑞.卡尔是当代最具音乐巨匠典范的演奏家之一。盖瑞.卡尔不仅演奏技巧卓越,更将低音提琴发展成为超技(Virtuoso)独奏乐器,并尝试各类型音乐,悠游於古典、浪漫、现代乐派中,也常改编其他乐器的作品给低音提琴演奏,甚至还曾录制了一张台湾传统歌谣专辑! 在这张专辑中,盖瑞·卡尔以其精湛的技巧与优美的音色,演奏一些极为动听的古典小品及耳熟能详的通俗曲目,加上日本知名发烧录音师高浪初郎以德律风根真空管拾音器录制,使其琴声更美艳,绝对是张爱乐人或发烧友不能错过,值得收藏的专辑。
133113
布林·特菲尔《寂静的正午》
布林·特菲尔《寂静的正午》
这张专辑是低男中音歌唱家布林·特菲尔的英文歌曲辑。专辑内容丰富、富有想象力,从痛苦到幽默的情感贯穿其中,包含了情歌、民歌、海歌、饮酒歌和荒谬歌。将华丽的声音和高超的艺术相结合,是非常罕见的,这是布林这位有思想的艺术家,带给乐迷的精彩的曲目。 布林·特菲尔(Bryn Terfel,1965年11月9日)英国著名低男中音歌唱家、当今古典乐坛炙手可热的巨星。布林·特菲尔是属于全世界音乐舞台的歌唱艺术家,自从德国伟大男中音菲舍尔-迪斯考之后,能承继20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传统、诗化的演唱风格的男中、低音确实很少。相对男高音歌唱家来说,男低音更难找。特菲尔演唱的曲目从巴洛克到舞台剧,无所不包,充满男性阳刚的磁性格外吸引人,再加上肥胖的身躯,难怪特菲尔会被称为是“性感大熊”。 国际著名音乐经理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裁保罗.希克多夫就曾发出:“有杰出音乐才能和丰富舞台经验的男低音是歌剧演出中的支柱,没有沉厚的基石怎可让高音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彩?!正如他所期盼的那样,布林·特菲尔拥有所有男低音歌唱演员希望具备的优秀特质。而现在正是他年龄、声音、文化修养、舞台经验积累的最好时候,有机会迈进声乐歌剧界伟大艺术家行列的机会。
3.7万3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