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手小道
444

弓箭手小道

没有葬礼没有鲜花 我的身体已没有家 悲欢离合已远了 从此我的世界了无牵挂
节目(1)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屯叔UncleTune

屯叔UncleTune

一个美好的人。
关注
3月
292
3月,是北半球春季的第一个月。
两种不同的人生
91
两种不同的人生,两种不同的结局。
星星与梦
292
梦里的星星是黑色,是白色,是五颜六色。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布伦德尔《施坦威传奇》
布伦德尔《施坦威传奇》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布伦德尔的演奏作品,包括:巴赫《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海顿《钢琴奏鸣曲》、莫扎特《幻想曲》、舒伯特《钢琴小品》、李斯特《灰色的云》、《在梦中——夜曲》、《理查德-瓦格纳——威尼斯》、《旅行岁月(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贝多芬、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贝多芬《致爱丽丝》、舒曼《幻想小品集》。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31年1月5日-)奥地利钢琴家。布伦德尔是20世纪德奥钢琴学派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他的演奏风格继承德奥体系的传统,注重乐曲结构和内在张力,以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丰富的想象力而见长。善于处理装饰音和华彩乐段,音色变化细腻,情感丰富深邃,对所品的诠释深刻完美,充分表现出“学者型”钢琴家的艺术特色。 布伦德尔的演奏深受菲舍尔-迪斯考的影响,早期以演奏李斯特的作品名噪一时,后期对舒伯特的作品有独到的演绎,被认为是当今最权威的舒伯特作品演奏专家。贝多芬是布伦德尔演奏曲目的重心。他精于演奏巴赫、海顿与莫扎特的作品,长于诠释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与李斯特的音乐,是一位罕见的质量并重型钢琴家。布伦德尔最大的特色是“理智”,但是在“智性”之余,少有演奏家会察觉到音乐还可以有多种可能性。
33625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罗查(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罗查(2)》
这张专辑收录了爱丽希亚·德·拉罗查的演奏录音,包括巴赫、斯卡拉第、亨德尔、海顿、莫扎特的钢琴独奏作品。 在这一套回顾拉罗查独奏踪迹的选辑中,我们收录了莫扎特四首优秀的奏鸣曲:K310、330、331和485。此时正值莫扎特在巴黎尝试脱离“神重”身份,建立自已成为一个有未来、有发展性而且独立的音乐家的时候,他深爱着的母亲却突然重病过世。换句话说,这些曲子的共通点在于它们完成于莫扎特生命中的一个极重要的转折点之际。 以K.330来说,第一、三乐章乍看之下似乎充溢着满足之情,而行板的第二乐章却让我们看见莫扎特心中晦暗的一面,而它是令人心痛的。或以K.31O为例,拉罗查呈现的伤感是存于记忆中的,呈现咖啡色调的感伤。而非一个当下发生的创痛经验。更具体的来说,拉罗查的诠释所择的是一种含蓄、内敛的陈述,而非贝多芬式外放、直接、咄咄逼人。至于《D大调回旋曲》K.485,我们看到最“洛可可”的莫扎特,其中洋溢着一种福克纳式的优雅。每一个分解和弦都是如此清断却不逾矩地,伴随风情万种的主旋律,亦步亦趋、恰如其份。 在海顿的行板与变奏中,拉罗查对触键和速度的敏锐再次得到证明。本曲初始动机的附点音符在拉罗查绝妙的弹性速度运用下,即使在开头的几小节中便己具备了令人慑服的必然性,拉罗查超卓的指上功力却在大调的段落大放异彩!
372342
伊莉娜·格兰嘉《萨尔兹堡现场演唱会》
伊莉娜·格兰嘉《萨尔兹堡现场演唱会》
这张专辑收录了拉脱维亚著名女中音歌唱家伊莉娜·格兰嘉,与蒂勒曼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携手,2020、2021年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演唱瓦格纳、马勒的两部声乐套曲。伊莉娜·格兰嘉的嗓音温润纯美,唱到低音处柔顺不勉强,高端声音线条还是能够保持柔和委婉,听起来抒情味道很浓郁。蒂勒曼指挥下的维也纳爱乐乐团,依旧是熟悉的声音:浑厚、圆润、饱满,管乐精确有力度、弦乐流畅仿如丝绒,非常迷人。 瓦格纳《魏森冬克之歌》WWV 91,根据魏森冬克的诗谱曲,共5曲。瓦格纳的歌曲虽然不多,但这部《魏森冬克之歌》,无论从作曲的背景或从作曲的手法来看,都是相当重要的作品。对于此曲,瓦格纳似乎也充满自信,在他的日记中就曾这样写道:“我从末写过如此卓越的歌曲,在我的全部作品中虽然属于极少数,但却是可以拿出来比较的作品。” 马勒《吕克特之歌》作于1901-1903年间。此曲是根据吕克特的诗填词作曲的,包括5首歌曲:《我呼吸菩提树的馥郁芳香》、《如果你爱美人》、《别在歌中看我》、《午夜》、《我不再在世上存在》。《吕克特之歌》既有对生命的无奈悲叹,也有对爱情的深情歌颂。1901年,马勒大病一场,几乎丧命,《午夜》、《我不再在世上存在》均创作于这一时期,色彩幽暗感伤,表现了他对命运瞬息无常的无奈心情;1902年3月,马勒与阿尔玛成婚并赴俄国旅行,《如果你爱美人》便是他送给新婚妻子的情歌,充满了生命的灵性。
2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