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01 | 网络空间中,「标点符号」的有(qí)趣(pā)用法

00:00
36:35
听完整版
节目详情

长期码字的你,已经有多久没有亲手写过标点符号了?你也是否会为标点的灵活性而感到头疼?本期想和大家谈谈一个随处可见,却很容易忽略的元素:标点符号。在网络空间中,错别字、语病都屡见不鲜,更别提细小的标点了。许多公众人物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毫不在意自己的语言规范,沦为语文老师修改病句的鲜活案例。

汉语中的标点既有其使用规范,也存在相当的灵活性。它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表达系统,一方面又体现着我们的表达逻辑。我们识字,背单词,掌握语法和发音,却常常忽略标点这个同样重要的语言成分。

我们将结合两篇谈论标点文章、以及一些日文中的语言现象,与大家分享在当下网络中几种有趣的标点用法,比如连接号“~”、直角引号“「」”、注音括号“()”、用句号或三个点表示的省略号等。这些标点使用现象可能已经溢出了既有的语言规范:它们流通于网络,而无法进入正式出版物中。但与此同时,它们也呈现了独特的语体色彩,拓展了网络表达的可能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补充,你在网络中见到的标点新用法。

| 主播
蛋妞
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01:55 公众人物微博里标点符号的乱用现象
04:00 “标点符号”=“标号”+“点号”
07:30 标点符号的使用,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09:00 标点中可以看出人的态度和立场
12:35 事实比情绪更能直击人心
13:35 语言规范里标点符号使用的弹性空间 
14:50 汉语中的“流水句”现象
17:13 网络时代标点符号的新用法
21:30 蝌蚪引号与直角引号
23:56 括号内的戏谑——“注音心声体”

26:10 旁注标记提供了文字的可能性
31:25 日常生活中标点的使用体验与反思

| 相关材料
徐默凡:标点符号新用法,“咬文嚼字”公众号,1月25日https://mp.weixin.qq.com/s/DKmUHQLPoDAPSREyiz0LhQ

王东杰:括号内的声音,《读书》2021年1月(《读书》杂志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HNbm-4Bzfe5zOxm4jYbYvg



| 节目制作

剪辑:蛋妞

文案:小盒子、蛋妞

logo设计:Henry Gu

音乐:皮瓶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希望能够点赞、评论、订阅和收藏,你的支持是我们坚持的最大目标与动力。



展开
大家都在听
我们巷子的细珠啊
我们巷子的细珠啊
【边缘老人、特殊女性、城镇养老、底层人的自尊、成长与和解救赎的故事】 62岁的细珠,是桃花巷所有人口中的呆子、弱智,喜欢跟人吵架,处处与人作对,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对世界也充满了怨怼与愤懑。细珠出生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排行倒数第二的她,从小就因为秃头和不识数,而受到家人的轻视、街坊的欺凌,大家都说她是呆子、傻子。 她期待拥有和嫂子、姐姐们一样的爱情,却被父母和大嫂以嫁出去会受人欺负为由,愣是把她留在家中,这一蹉跎,就蹉跎成了一个老姑娘,年逾花甲,依然是孤家寡人一个。父母不让她嫁人,说担心她会受到婆家的欺凌,大嫂不让她嫁人,说她可以养细珠一辈子。于是,细珠成为了一家十余口人的“佣人”,每天不是围在灶台上打转,就是在不停地浆洗永远也洗不完的衣服,或是帮着大嫂带孩子。为金家这个大家庭,为父母,为兄嫂,为侄子侄女付出了半生的心血,父母和兄嫂相继去世后,她却被自己亲手带大的侄子扔在了桃花巷的大宅里,每天只能与她拣来的猫狗作伴,与花草为戏,与邻居几个老太太一起结伴捡破烂。 在长期的孤寂与被家人忽略的情势下,细珠和比她小了几十岁的于春兰走得越来越近,两个人经常一起分享自己的心事与小秘密,更在一起买猪头肉酱肘子,没有节制地大吃特吃。然而,好景不长,被人们形容为呆子的于春兰被她的罗锅母亲强行送到了县城的精神病医院,这一下,细珠失去了一个可以与她交心的人,在与街坊邻居的各种磕磕碰碰中,她更加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从没走出过桃花巷的细珠,一个人起大早去排队拿免费的鸡蛋,却也因为拿鸡蛋走错了路,把自己给走丢了……
119114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