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06 | 无纸化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纸质书

00:00
35:37
节目详情

你还在阅读纸质书吗?电子书或纸质书,你会如何选择?

这些年,书籍的形式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厚重的纸质书正从我们的书架上隐退,电子屏方寸之间即可成为便携的掌上图书馆。承载知识和信息的媒介似乎正在告别纸张,纸质书“寿终正寝”的论调也一度甚嚣尘上。

尽管如此,纸质书依然有着它无与伦比的魅力。作为一种实体的存在,纸质书占据着空间,从购入、借阅到收纳、转卖都伴随着空间流转,其背后内含着行动、故事与记忆。纸质书的阅读,更多地介入了我们的感官,勾连着独特的身体性。正如电影院未曾在流媒体的冲击下消亡,纸质书亦然,它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在装帧、排版,以及与技术的结合上自我革新。技术是生活的补充,而生活永远充满活力。让技术服务于我们,而不是让我们被技术所定义。

作为阅读者,我们试图对纸质书的魅力做一番申辩,这既是对自己阅读生涯的一种回溯,也在构思着它未来可能的样态。我们认为,纸质书不可替代,因为现实不会被虚拟打败


我们还开通了听友群,你可以在wx里添加:Localfm2021 加入,与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 主播

也会阅读电子书的 蛋妞

想住在图书馆里的 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03:00 澄清讨论范畴:两种形式兼有的正规出版物

05:10 电影院看纸质书给我们的记忆强化

07:53 特殊的实体空间:书店

14:30 二手书文化里凝结的故事

15:56 《忒修斯之船》:一本可以“互动”的纸质书

17:00 按图索骥:纸质书里的时间传承

18:46 纸质书对信息的检索与保存作用

20:20 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角度看纸质书的优势——五官的介入

22:37 纸质书阅读与身体姿势

25:50 作为社交货币的纸质书:以漫画为例

30:25 绘本,纸质书的绝佳栖息地

33:02 做技术的主人,而不是让技术定义我们


| 相关材料

•[美]J.J.艾布拉姆斯/[美]道格·道斯特:《S.——忒修斯之船》,颜湘如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56515/


•Bilibili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media/md28220315/


•读库2006: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

https://mp.weixin.qq.com/s/aP1nNVdAHFXIIuZotvNvng




展开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3)》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3)》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法朗克、舒伯特、勃拉姆斯、舒曼的钢琴独奏作品。 除了肖邦的作品之外,贝多芬、舒曼和勃拉姆斯的键盘作品大量地出现在鲁宾斯坦的节目单上。鲁宾斯坦演奏为数众多的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在他漫长的职业演奏生涯中,有两首特别地是他的最爱。其一为《热情》奏鸣曲(作品五十七);另一为降E大调奏鸣曲作品三十一之三。阿图尔·鲁宾斯坦录制了三次的降E大调奏鸣曲,这里所收录的是第二次、于1964年的录音。这首生气蓬勃、热情洋溢的作品之所以强烈吸引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如歌的音色、钢琴的优雅和旋律的激荡(特别是其第二和第四乐章)的独特结合一种阿图尔·鲁宾斯坦富有的特质。阿图尔·鲁宾斯坦诠释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他演奏这位作曲家的方式也许曾受过已被遗忘的法国钢琴家艾杜瓦·里斯勒(Edouard Risler)的影响,年轻的阿图尔·鲁宾斯坦曾经听过他演奏全本的贝多芬奏鸣曲。“直到现在,”阿图尔·鲁宾斯坦在自传中回忆到:“我再也没有听过任何人能演奏这些奏鸣曲如同黎斯勒一般美丽而动人,他忠实的演奏它们,就好像它们对他说话一样,显现了这些钜作的高度浪漫本质。人们似乎忘记贝多芬是第一位可被称为“浪漫派”的作曲家,简而言之,他利用自己的创作天分,在他的音乐中刻画出他的绝望、他的欢乐、他对自然的感受、他的愤怒的爆发,最重要地,他的爱。他利用他那无与伦比的才华,完美地展现这些情绪。谈论贝多芬时,再也没有比“古典”这样的字眼更令我陌生的了。” 鲁宾斯坦对勃拉姆斯的音乐的终身奉献斑斑可考。事宾上,他在1971年表示:“勃拉姆斯的音乐和我关系紧密尤甚于我那伟大的同胞肖邦。早年我有幸成为约瑟夫·约阿希姆——传奇的勃拉姆斯的诠释者、建言者和友人的门生,经由他我一阅始就浸淫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记住,我十岁那年勃拉姆斯才离世,所以对我来说他是在世的作曲家,而非“老大师”。现在我仍然以这样的感觉来接近他的音乐,以我自己的方式,尝试演奏出早年成长时所喜爱的那位勃拉姆斯的本质。”
267
2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