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南边的岸(节选) 陈俊年

00:00
09:54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广州出版社

广州出版社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广州出版社
关注
广州市产业工人科学素质读物
276
这是一档专为产业工人打造的科普音频节目,全书内容围绕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展开,旨在引导产业工人了解技能素质提升重点,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关注广州市产业发展趋势。音频分为四个篇章:开篇概述了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如何助力产业工人实现理想人生目标;接着围绕职业发展、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三大主题,深入介绍了多个领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然后以问答形式讲解了健康生活和防灾减灾常识;最后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展现了广州市的产业进程和科技成果。全书内容通俗易懂,贴合产业工人实际工作和生活场景,注重日常实践应用,旨在帮助产业工人增强自身职业竞争力,掌握创新工作、科学生活的要义。
2023广州市农民科学素质读物
114
《2023广州市农民科学素质读物》音频版,是由广州出版社精心策划并制作的一档科普音频节目。该音频从书稿中精选了关于植物种植、动物养殖、居家生活等方面的科学常识,以36个问答的形式呈现,旨在帮助广州市农村常住人口提高科学素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乡村振兴政策,掌握动植物生产的科学方法,提升居家生活的品质。同时,该音频也展示了广州市在超大城市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为听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通过收听这档节目,农民朋友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懂广州 |《文学里广州·小说》
3120
“读懂广州”书系之《文学里的广州》按诗词、散文、小说、杂记四种体裁辑录名家名作,共四个分册,所选作品均以广州为背景,彰显历史、经济、民俗等领域的万千气象,富有浓厚的“广州特色”,向读者展现广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互融互促的和谐之美。 “读懂广州”书系之《文学里的广州》有声书,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陆洋,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李亚萍,北京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白钢,广东广播电视台康毅工作室制作人、首席业务指导康毅等领衔,携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播录制,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聆听经典,多角度读懂广州。 《文学里的广州·小说》则是十五位当代作家潜心打磨的“广州故事集”,本专辑精选了5篇节选小说,包括欧阳山的《三家巷》,陈残云的《香飘四季》,陈国凯的《羊城一夜》,张梅的《成珠楼记忆》和陈崇正的《开门》。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束光,经由作家们虔诚的目光,照亮回味无穷的温暖瞬间。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习惯的力量(新版)
习惯的力量(新版)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都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在过去的20年里,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市场营销人员通过研究不仅发现了习惯的运作机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改变习惯的方法。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做出的选择,是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也仍然经常甚至每天都在做的行为。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形成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者意识到其他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就会自然而然地启动。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并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就会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习惯强而有力,却也能刻意培养;习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本书作者综合了近20年科学家与商业对于“习惯学”的研究,包括数百篇学术研究、300多位科学家与企业管理者的访谈,以及数十家企业的实践研究成果,分三个部分探讨了个人的习惯、成功组织的习惯以及社会群体的习惯,作者都希格认为,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个人、企业,还是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与事业焕然一新。
150325
追逐我的梦
追逐我的梦
即使从一出生就厄运降临,但她从未与命运握手言和,一个重度残疾人,却有让无数健全人汗颜的坚韧和勇敢。她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执着地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她的抗争,诠释了什么叫怒放的生命。她的追求,使她的梦想长出了“翅膀”。出版自传《追逐我的梦》只是生命的一个小结,“板凳姑娘”苏晓琳的励志人生仍在继续。 本书是“中国好人”苏晓琳自己写的自传,以其亲身经历为主线,分为童年时光、重获新生、恋爱婚姻、继续逐梦四部分,详细讲述了她身残志坚、逐梦前行的历程。她一出生就是一个畸形儿,脊柱严重弯曲,左腿永远失去知觉,右脚外翻严重,无法站立。她还是一个镜面人,心脏、肝脏等器官都与正常人相反,她的肺只有三分之一是工作的。她出生时,医生说这种疾病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预言她活不过十五岁。但是家人没有放弃她,她也平安地过了十五岁。长大后,她身高只有一米一,只能借助一张特制的四脚板凳撑起整个身躯,被称为“板凳姑娘”。她没有上过学,完全靠自己反复跟着电视和收音机学会了普通话,通过多年啃字典学会了认字。十六岁的她决定靠双手养活自己,通过三轮车走出家门,踏入社会。然而走入社会的她处处碰壁,遭遇别人的冷眼,为了挣回买三轮车的钱用了整整七年时间,但苏晓琳依然坚持自食其力。她先后在电子厂、服装厂打过工,开过卖内衣的商店,做过淘宝店店主,还和丈夫开了一家电脑店。2013年,她以难以想象的毅力生下了一个健康男婴。苏晓琳还在残疾人公益网站——“生命之歌”从事公益工作,同时参加了多档央视和各大卫视的节目,经常走进校园和各企事业单位,和老师、同学以及青年朋友们畅谈人生,将自己和家庭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鼓励正处在困境中的朋友奋进。
18011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