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7 陈亦柏—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音乐比赛的华丽展示

00:00
52:17
节目详情

   2022年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音乐比赛大提琴类别落下帷幕,中国选手陈亦柏喜获银奖,取得了历届中国选手参加该比赛的最好成绩。

   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聊一聊此次比赛中陈亦柏从初赛到决赛演奏的全部曲目。


 音乐推荐: Song list:


片头曲:LUIGI BOCCHERINI:Sonata in C minor G. 2路易吉.博凯里尼:《C大调大提琴奏鸣曲G.2》


片尾曲:


DMITRY SHOSTAKOVICH: Cello Concerto No 1 in E-flat major, Op 107肖斯塔科维奇:《降E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欢迎大家去订阅“lizmusic”频道,up分享了陈亦柏这次比赛的全部视频。


时间轴:


00:01

片头曲:

LUIGI BOCCHERINI:Cello Sonata in C minor G. 2

路易吉.博凯里尼:《C大调大提琴奏鸣曲G.2》


01:00

近期获得伊丽莎白皇后比赛大提琴组别银奖的青年大提琴演奏家陈亦柏受到了古典音乐界的广泛关注。


01:23

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音乐比赛是由伊萨依和伊丽莎白皇后共同发起的项目。


03:05

伊丽莎白皇后比赛竞争非常激烈,66名大提琴手进入初赛,12位进入决赛。


05:37

博凯里尼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作曲家。他为大提琴演奏技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08:25

EUGÈNE YSAŸE :Cello Sonata for solo cello in C minor op. 28  

尤金·伊萨伊:《大提琴奏鸣曲作品28号》第一乐章


10:41

伊丽莎白皇后为了纪念好友伊萨依曾经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该比赛。


11:32 

ANDRÉ JOLIVET:Nocturne

安德烈·若利韦:《夜曲》 


14:20

《里诺之歌》是安德烈•若利维最有名的长笛作品,他非常喜欢长笛。


15:28

若利维在创作前期受勋伯格影响,写了许多无调性的作品。


17:24

这首《夜曲》非常考验演奏者的右手运弓的控制能力以及左手揉弦的配合。


18:05

GYÖRGY LIGETI :Sonata for Solo Cello

捷尔吉•利盖蒂:《大提琴独奏奏鸣曲》


20:56

利盖蒂出生于克鲁日的一个犹太家庭。在匈牙利学习期间,他受到巴托克的影响创作了一些带有民间音乐风格的作品。


22:11

作为一位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作曲家,利盖蒂尝试过电子音乐、音块等许多形式的创作,还创造了“微复调”的作曲技法。


23:31

DAAN JANSSENS:Wie aus der Ferne

达安杨森斯:《从远处来》


26:49

达安•杨森斯是一位比利时青年作曲家,本次大赛所有入围半决赛的选手都要演奏他的这部作品。


29:19

FRYDERYK CHOPIN:Sonata in G minor op. 65

肖邦:《G大调大提琴奏鸣曲作品65号》


32:07

这首奏鸣曲是肖邦献给好友弗兰克姆的作品。肖邦晚年时精神跌落低谷,这首作品完全反映出他当时的精神和情绪状态。


34:36

JOSEPH HAYDN:Concerto n. 1 in C major Hob. VIIb:1

海顿:《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37:36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非常的明快、优雅,是海顿比较成熟的作品。创作这首乐曲时海顿三十多岁,正值创作巅峰。


38:45

JÖRG WIDMANN:5 Albumblätter

约尔格·威德曼:《五首纪念册》


40:45

伊丽莎白皇后音乐比赛的决赛要求参赛者演奏这部委约新作,并在一周的封闭训练中学习这首作品。


41:51

决赛的另一部作品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有人称它为“最难大提琴作品”。


44:01

整场比赛的曲目量很大,涵盖了非常多样的风格,对选手的演奏能力、学习能力、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45:58

DMITRY SHOSTAKOVICH:

 Cello Concerto No 1 in E-flat major, Op 107

肖斯塔科维奇:

《降E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拓展:利盖蒂《大提琴奏鸣曲》片段


主播:Nora、阿满

Shownotes:Nora、阿满 

封面:阿满 

剪辑: 阿满

歌单:播客乐友记歌单





展开
大家都在听
普莱斯、莱纳《西班牙》
普莱斯、莱纳《西班牙》
这张专辑是指挥大师莱纳率领芝加哥交响乐团演绎法雅的作品。 如果说欧洲各国光彩夺目的西班牙作品让人感到炫目着迷,那么很多西班牙本国的音乐家肯定会觉得自己的文化遭到曲解。二十世纪之初的西班牙是一个多么落魄的国家:曾经称霸全球的殖民帝国,其海军舰队居然被年轻的美国在两天之内粉碎性摧毁;动荡的政局和贫穷落后的乡间,导致很多希望出人头地的艺术家和音乐家找不到自己的平台。法雅在成名之前不得不靠创作Zarzuela轻歌剧维持生计,其作品首演的时候管弦乐团居然只有一把小提琴,连单簧管都找不到,低音大提琴还是从隔壁酒馆里借回来的。要不是在法国巴黎结识了德彪西的话,他“永远都会湮灭在马德里酒吧里平庸的轻歌剧和钢琴私人家教课里,写出来的一堆Zarzuela轻歌剧只能塞在尘封的抽屉里”。不过,这位早年潦倒的作曲家后来取得的艺术成就远高于那些贩卖西班牙特色的音乐家。跟同时代的毕加索一样,法雅的艺术体现了当时西班牙这个国家的强烈矛盾:既处于欧洲最西端,却继承了厚重的东方文化;既是曾经最强盛发达的帝国,却沦为封闭荒蛮的偏远角落;既有虔诚内向的灵魂,内心深处却充满野性的澎湃。法雅文静内敛,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内心总要表达一种像斗牛士般野性的呐喊。 无论是《三角帽》还是《爱情魔发师》,法雅都避免过分滥情的浪漫主义风格,而是用一种类似于德彪西管弦乐素描的“轻描淡写”。他跟毕加索一起把西班牙的文化艺术推入欧洲现代主义的洪流,他的作品没有对过去的怀恋,也没有对未来的憧憬,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在,用最原始粗狂的元素传达自己的声音。 莱纳的《西班牙》专辑是从西班牙本国作曲家的视觉审视西班牙自身。莱纳棒下的法雅作品黑沉、神秘、诡异,充满原始荒诞的色彩;担纲独唱的黑人女高音普莱斯不再是拥有金钻般声线的崇高戏剧女高音,而是略带嘶哑的神秘女人。此作品本来由钢琴独奏演绎,难度很大,但管弦乐版本比较难得稀有。如果说阿根塔的《西班牙》是一幅靓丽的风情画,那么莱纳的《西班牙》则是一幅具有张力的写实素描。
84
22
怪力少女侦探社
怪力少女侦探社
满16岁的白嫣根据一张皱巴巴的纸上写着的地址,来到河道边一栋两层高的独栋楼前面。从今天开始,她将以真语堂不知道多少代继承人的身份继承这栋楼,并且重开一楼店面,开始经营花屋。在二楼空荡荡的房间角落,阳光从敞开的窗口照射进来,大量尘埃在橘黄色的光束中飞舞,环绕着一个蜷缩在角落的少年飞舞着。被白嫣当成无家可归流浪者的莲,一见到白嫣就感动得哭了,说终于盼到真语堂新主人。表面经营花屋的白嫣,其实会接受一些事件的调查委托,这些事件多数发生在奇艺学园内或与学生们有关的。白嫣能够听见世间所有非人类的生物、植物、物品的声音,其实这是一种超越普通人的视觉与听觉信息收集后得到的“特别能力”(在人类当中,有些人的一种潜力被无限开发出来,这些人被当成“超能力拥有者”,其实他们只是刚好有一种能力比普通人强上千百万倍,从而出现了“超能力现象”)。白嫣在事件中常常借助那些见证了真相的动植物或物品的提示,由于世间万物几乎都能成为白嫣的“证人”,没有什么事是白嫣无法解决的,因此她经营的花屋被一传十十传百地称为“白嫣万事屋”。一次偶然的校园伤人事件,更让白嫣的侦探能力被立志成为“中国福尔摩斯”的少年莫少金发现。莫少金以“拜师”为名义缠着白嫣,其实是想调查清楚白嫣到底有什么特别的能力,因为本性很喜欢钱,还硬要在花屋打工。 每一个事件中都有一种动物、植物或物品(被丢弃的布娃娃、折断羽翼的鸟儿,被撕掉一半内容的日记本,甚至窗台上一抹尘埃)为白嫣带来灵感和重要信息,指引她和嗅觉敏锐的莲顺利解开谜团。顺利地继承着真语堂工作的白嫣,并不知道除了少金在怀疑她之外,还有一个表面亲切无害的长辈也在监视着她,这个人就是戴着深度近视眼镜,上讲台都经常被绊倒的“废柴教师”生物老师高筠。
64
3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