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5 悲惨世界| 音乐的灵魂救赎

00:00
01:14:28
节目详情

 《乐友记》邀请到了文文与我们一起聊一聊《悲惨世界》。这期节目大概在一年前就开始策划了,期间我们看了许多版本的电影、音乐剧,也阅读了小说,深深的被这部作品的魅力吸引。其中音乐剧中的许多唱段时隔一年后听起来依旧会泪流满面。

        我们很难全面、细致的将小说和音乐剧的情节、表演以及唱段的所有精彩之处全部讲述出来,但本期的推荐完全是出于真挚的情感与真实的感受,希望听友们能够通过这期节目了解和喜欢这部伟大的作品。



音乐推荐: Song list:


片头曲:


《Look Down》





结尾曲:

《One Day More》




版本推荐




《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音乐会》本期大部分音乐选取自演唱会版本



《悲惨世界》电影版原声专辑



《悲惨世界:10周年纪念音乐会》


时间轴:


02:23


对文文来讲,虽然经历了很多的变化,但音乐的力量始终存在。


05:13


大悲的音乐由法国音乐剧作家勋伯格和阿兰•鲍伯利共同创作。


06:14


雨果是一位长寿且高产的作家,《悲惨世界》这部小说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被创作出来。


08:22


《Do you hear....》



11:35


《悲惨世界》中三对CP的介绍。


17:01

《Master Of The House》



19:54


作为反派角色,音乐剧中德纳第夫妇的演绎十分出色。


22:09


《The death of Gavroche》

[《悲惨世界》电影原声]


23:52


伽弗洛什是一位有家有父母的流浪儿,天性善良活泼又乐于助人,他身亡的情节是电影中最揪心的一幕。


 24:56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

[10周年]


28:21


马吕斯这个唱段与ABC朋友会的青年人们前面唱过的《Drink with me》有种一问一答的感觉,令人唏嘘。



29:52


马吕斯与珂赛特的情感线是全剧的甜蜜担当。


31:50


《In my life》



33:42


马吕斯对朋友讲述他遇到珂赛特的经历被打趣,这个场景真实的描绘出年轻人之间的友情与爱情。


33:54


《Heart Full of Love》



36:03


爱潘尼虽然暗恋马吕斯,但还是帮他找到了珂赛特,成全了这一对恋人。


36:24


《On my own》



40:40


爱潘泥把马吕斯带到了街垒,却为他挡下子弹失去了生命。


42:29


《A little Fall of Rain》



45:48


马吕斯终于关注到了爱潘尼,在她失去生命后轻吻了她的额头。



46:20


《Castle on a cloud》



48:04


被寄养在德纳第家的珂赛特简直被当成了佣人,她梦想着自己也能被爱被保护,于是用清澈的嗓音唱出了心声。


49:00


《I Dreamed a Dream》



51:29


芳汀曾经历过欢乐、有梦想的日子,成为单身母亲后却过的十分艰难。这样现实与愿望的反差让她十分感慨和悲伤。



55:36


《Who am I》



58:16


男主角冉阿让年轻时帮着孀居的姐姐抚养七个孩子,因偷面包被判苦役。曾是苦役犯的身份让出狱后的他面临十分艰难的局面。



1:00:00


《Star》



1:02:00


沙威作为一个严守旧秩序的人在思想上受到剧烈冲击后选择了投河。


1:07:31


音乐剧中有许多段重复的旋律以不同的角色和人物视角表达出不同的心声,是非常有戏剧性和对比的一种表现手法。


1:10:49

《One Day More》




主播:Nora、阿满、文文

Shownotes:Nora 阿满  

封面:阿满 

剪辑 :阿满

歌单:播客乐友记歌单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莫扎特《第27钢琴协奏曲、双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第27钢琴协奏曲、双钢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收录莫扎特的两部作品,获得《企鹅唱片》三星戴花的最高评价。 一、吉列尔斯与伯姆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第27钢琴协奏曲》。演奏中,吉列尔斯干净利落的处理方式、烈火一样的热情,在其他人演奏莫扎特的时候,是很难听到的。当然,指挥大师伯姆的强大力量没有使他的乐团处在下风,如同太极一般以柔克刚,以慢打快,使得这个录音成为了经典; 二、吉列尔斯携女儿埃琳娜·吉列尔斯,与伯姆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双钢琴协奏曲》。吉列尔斯父女携手演奏,配合得相当默契,充分展示了莫扎特作品的魅力,另外指挥大师伯姆对于莫扎特作品驾轻就熟的驾驭能力,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甜美、清纯的音色相融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使这部《双钢琴协奏曲》更具有迷人的魅力。 《降B大调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K.595,完成于1791年。被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称为“莫扎特的精神遗嘱”,是作曲家留给世人的最后的心声。从听觉感官出发,此曲流畅悦耳、歌唱自如;从理性思维出发,此曲有着深厚的形式造诣与高超的写作技巧。《降B大调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就是作曲家直面死亡的最后心声,第一乐章似是在诉说往事,有悲有喜,但波澜不惊,娓娓道来。第二乐章一切归于平静,优美而不沉溺,是对人生与死亡的最后思索,没有了无奈,没有了惆怅,只是坦然面对。第三乐章是对人生的最后回眸,与死亡渐行渐近的莫扎特,面对死亡时已不再挣扎,所有苦难最终得到了安息的宿愿,平衡美在此作品中达到极致。 《降E大调双钢琴协奏曲》K.365,作于1779年初。
15
6
霍洛维兹《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协奏曲》
霍洛维兹《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霍洛维兹与托斯卡尼尼率领的NBC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1940年,37岁的霍洛维兹在美国重新开始他的演奏事业,他与岳父,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合作录制了几部协奏曲。这张专辑就是这个时期的录音。 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霍洛维兹成名之作。他对此曲令人震惊的演奏让他在20几岁就在世界乐坛获得了极大的声誉。霍洛维兹的演奏气势磅礴、辉煌壮丽,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性。这部作品让大师可以充分地展示其坚强有力的击键。他在公演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过程中,曾有过数次击断琴弦的记录。遗憾的是大师在中年以后就很少再弹奏这部作品,以至他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录音都比较早。较为著名的有1941年的录音室录音和1943年在卡内基音乐厅的现场录音。两次霍洛维兹都是和岳父托斯卡尼尼指挥下的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NBC乐团)合作。尽管是单声道的录音,还是可以从中听出大师在第一乐章序曲中惊心动魄的演奏力度,在复三部曲式的第二乐章中清新、恬静的音色表达,以及在奏鸣回旋曲式的第三乐章里充溢的节日般快乐。托斯卡尼尼指挥的乐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与霍洛维兹弹奏的钢琴部分起伏对抗、相得益彰。 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23,作于1874年,于1875年10月在美国波士顿首演。柴科夫斯基一共写了三部钢琴协奏曲,其中《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唯一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部,作品中略含俄国味的主题,以及充满斯拉夫式粗线条和色彩的管弦乐法,正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这部钢琴协奏曲是第一流的钢琴家们竞相演奏的曲目。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83,作于1881年。此曲是勃拉姆斯一生创作的最后一部钢琴协奏曲,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这部协奏曲的四个乐章,分别展现了四种不同的性格,从激越如火到柔情似水,触及到了各个方面的情感。这部协奏曲具有勃拉姆斯厚重的风格,有大量的和弦,技术艰深,与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并列“世界三大最难钢琴协奏曲”。时至今日,这部作品已列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协奏曲之列,著名钢琴家霍洛维兹甚至认为没有别的钢琴作品比它更伟大了。
19
7
梅斯特《竖琴上的伏尔塔瓦河》浪漫竖琴独奏
梅斯特《竖琴上的伏尔塔瓦河》浪漫竖琴独奏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大型弹拨乐器,不但外形优美,音色更是具有迷人的魅力,它是色彩最斑斓、变化最丰富的乐器之一,早在18世纪时就开始用于歌剧的乐队中。现代竖琴有着47条弦与7个踏板,可以奏出所有调性,是交响乐队中特殊的色彩乐器,每每演奏出作品点睛之笔,令人难以忘怀。 竖琴独奏专辑并不多,所以这张法国竖琴王子梅斯特以浪漫时期经典曲目为主的竖琴独奏专辑,非常值得仔细聆听。专辑荟萃了优雅的俄罗斯与波希米亚风竖琴曲,这些都是梅斯特刚出道时,备受乐迷喜爱的招牌曲目。 第一首改编自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著名的伏尔塔瓦河,这是梅斯特早年经常演奏的曲目。这首管弦乐曲经改编为竖琴演奏版,在梅斯特十指拨拢下,《伏尔塔瓦河》犹如白居易所描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之绝妙意境。 同时还收录李斯特的《夜莺》、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糖果仙子舞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幻想主题、普罗科菲耶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清晨小夜曲、蒙太古家与卡普莱特家主题,再加上哈恰图良的《东方舞曲》与《托卡塔》,还有德沃夏克的《A大调组曲Op.98》等等,都非常精彩。 “我愿梦回那个年代,为我的竖琴邀约一曲” 梅斯特说:“由于斯拉夫灵魂深深地镶嵌在我的音乐中,因此这张专辑的选曲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斯拉夫民族与我的法国血统有着鲜明对比,但就是这种不同反而会彼此吸引。斯拉夫民族的音乐很难定义,但有一个特质就是来源于民间。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很少能找到像斯拉夫那种神奇的旋律,那乐音征服了我。如果能有机会,我愿意梦回那个年代,向无数伟大的作曲家邀约一曲竖琴独奏曲;两位作曲家是普罗科菲耶夫和柴可夫斯基,因为我总是被他们的音乐深深打动着,仿佛他们的能给竖琴创作出颠覆性的新作。” 无论你是古典音乐爱好者,或是轻音乐甚至流行乐迷,都会被竖琴奏出的迷人旋律所折服。
34
1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