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论日本》周作人是鲁迅先生之弟【十】

00:00
20:12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barry4202

barry4202

听故事,品百态。
关注
三八节走进《中国妇女生活史》
4786
《中国妇女生活史》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影响深远的、系统的妇女史著作。
从《周作人论日本》看中华唐朝文化
4952
周作人,鲁迅先生的弟弟。他早年曾留学日本,对于日本的文化与生活有着一种特殊的理解,尤其是对日本文学的研究十分深入,翻译有大量日本文学名著。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1302
第一勿为中国旧学之奴隶,第二勿为西人新学之奴隶。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悦读《唐宋八大家散文》|人文国学|免费
悦读《唐宋八大家散文》|人文国学|免费
走进唐宋八大家的精神世界,每天上午8:00,与你共同体验中国古代文学之美。 专辑特点:古文鉴赏,辅以译文。 专辑组成: 韩愈篇:散文47篇,共计59讲。 柳宗元篇:散文33篇,共计41讲。 欧阳修篇:散文28篇,共计31讲。 苏轼篇:散文62篇,共计66讲。 苏洵篇:散文20篇,共计27讲。 苏辙篇:散文12篇,共计15讲。 王安石篇:散文14篇,共计28讲。 曾巩篇:散文11篇,共计14讲。 你能收获: 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古文的韵律美和语言的表达力。 体会到思想的深度:这些散文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孩子们可以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对于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通过阅读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培养道德观念:这些作品常常表达了作者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如忠诚、正直、仁爱等,孩子们可以在阅读中学习到正面的道德教育。 写作技巧的提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在结构布局、修辞手法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有效表达。 批判的精神:唐宋八大家在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孩子们可以学习到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4万222
孔子传
孔子传
高校执教大半生,潜心研究孔孟十四载! 《论语译注评》《孟子译注评》《大学·中庸译注评》作者,著名学者毕宝魁倾心为孔子立传! 中国现代评书表演艺术家王传林精心演绎,妙趣横生中,系统还原历史中真实的孔子! 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真正走进孔子的内心世界,还原孔子入世进取的鲜活形象,观照我们现实的言行与人生选择。 打破对孔子的平面认知、孤立解读,打破刻板印象,全面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圣人,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将文化还原进历史,理解孔子著作后的历史意义,走进春秋时代,深切体悟儒家思想。 全景式地呈现孔子一生的行迹以及周游列国、教书育人的图景和初衷,涉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以及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并选入了《论语》中的部分章节,揭开《论语》的精神实质。 孔子关于“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章,两千年来一直遭受诟病,本书在相关情节中轻轻点出,令人信服,为孔子正名;楚狂接舆见孔子之背景与话语的深意,前此书中无揭示者,此书为新见且合乎逻辑与情理。阅读此书对于理解《论语》将有极大补益。 全面梳理古代典籍中有关孔子生平事迹的相关著述,史诗考据,生动演绎,老少皆宜。 这是一本准备了将近四十年的书。 这是一部关于孔子的历史传记作品。 作者毕宝魁梳理了古代典籍中有关孔子生平事迹的相关著述,以传记体的形式和简明浅近的语言,系统地书写了孔子的一生,力图让这位中国儒家学派的圣人的形象更清晰、更鲜活,并从孔子的言行中领悟其富有哲理的思想,从而观照现实中我们自身的言行。 作者在高校讲授古代文学并潜心于孔孟研究多年,出版孔孟相关著作多部,而这部《孔子传》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写就的。本书兼有学术文本和通俗文本的双重特点,全景式地呈现了孔子一生的行迹以及周游列国、教书育人的图景和初衷,涉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以及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并选入了《论语》中的部分章节如“子见南子”“宰予昼寝”等内容,对真正认识和了解孔子以及《论语》的精神实质将有所启迪。 ◆孔子究竟出生在公历哪一年? 孔子的生日千真万确是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而这一天的准确日期便是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同时,孔子的再传弟子撰写的著作《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中在同一个位置写着“庚子,孔子生”。更关键的证据是鲁襄公二十一年有日食,而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没有相关的记载。这条天象的记载与科学推断完全吻合,更是孔子生于该年的不可推翻的铁证。 ◆孔子对取舍的洞见原则 子贡出使诸侯国赎回鲁国人,没有按照规定领取府库的补贴金,孔子不但没有表扬反而批评了他。因为,每个人只要对社会或他人作出贡献,就应当心安理得地领取相应的报酬而不应当不取。如果付出劳动而不要报酬,这样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或不具备示范意义。该得的就得,不该得的不苟取,一切以合理、公平为原则。 ◆孔子为何周游列国? 孔子为政三年多来政绩斐然,尤其是做了大司寇兼摄相事后的“堕三都”举措更是加强了国君权力,凝聚了顺应民心的政治智慧。齐国感到威胁,欲以“美人宝马计”离间,于是阴谋送给鲁国美女、宝马,而鲁定公及“三桓”因孔子反对收受便疏远了孔子。自此,“堕三都”半途而废,孔子彻底失望,于是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以寻求被贤君赏识重用的机会。 ◆孔子最早的三名学生和最得意的三大弟子 孔子“三十而立”,开办教育,培养人才,并有志逐步恢复“周礼”和西周初年的社会秩序。于是,冉伯牛、颜路、闵子骞成了孔子最早的三名学生。在孔子三千弟子中,孔子最得意的三大弟子是颜回、子路和子贡。其中,颜回守信贤良,富有领导力;子路勇猛,坚持正义,后因“君子死,冠不免”而被乱刀砍死;子贡机敏善辩,不但是外交的奇才,还是孔子思想的卫道者。
79667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