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
2353

我的生活

"在民国将领中,冯玉祥“绰号”最多,有基督将军、布衣将军、植树将军等,个性十分鲜明,其中最具争议的当属“倒戈将军”。 因其倒戈背主的次数最多,有人把其描述为一个“墙头草、随风倒”的投机分子,将其字“焕章”改为“换章”(换章即打麻将中换牌之意),以讽刺其经常倒戈的行为。 有人总结,他的倒戈至少有八次: 滦州起义倒清廷; 护国运动倒袁世凯; 武穴停兵倒段祺瑞; 北京政变倒吴佩孚; 拉郭松龄倒张作霖; 五原誓师倒北洋; 国共分裂倒共; 中原大战倒蒋介石。 而力挺冯玉祥的人则认为,这正是他思想进步的表现,“顺应潮流”。更有人说,这是“不断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一种尝试”。 徐永昌曾批评冯玉祥“论变不论常”,有点“时髦肤浅”。 晚年的张学良则说:“冯玉祥这人专门说假话,他差不多没有真话,我跟他接触就有这样的感觉,他的失败就是因为谁也不信他了。冯玉祥手下的人哪,好几个都很残忍;冯也很残忍,他杀人,我对他很难过的,我这人向来不做这种事。” 民国相士彭涵锋见过冯玉祥后,曾以三国人物比喻他是“貌似刘备,才如孙权,而志比董卓,诈如吕布,运只袁绍耳”! 但无论如何,冯玉祥都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通过他的自述,我们可以管窥那个乱云飞渡、纷繁复杂的时代。"
节目(192)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声音客栈

声音客栈

石家庄小楼文化有声书官方平台!
关注
郁达夫小说全集
5854
"“在这清和的早秋的世界里,在这澄清透明的以太中,他的身体觉得同陶醉似的酥软起来。他好像是睡在慈母怀里的样子。他好像是梦到了桃花源里的样子。他好像是在南欧的海岸,躺在情人膝上,在那里贪午睡的样子。”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郁达夫先生的《沉沦》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受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郁达夫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情绪诉诸笔端,文中洋溢着爱国主义色彩,又不乏浪漫主义精神,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以写人写情为主线,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代表。   郁达夫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革命烈士,又因与王映霞的婚恋纠葛、晚年客死苏门答腊等事件,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坛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之一。本书收录了目前现存的包括《沉沦》《迟桂花》《迷羊》等在内的全部郁达夫小说作品,能够完整反映郁达夫小说的整体艺术风格和创作成就。"
京尘幻影录
645
《京尘幻影录》以落魄文人李逢吉为主角,讲述了他经人介绍进京谋职的故事。初入京城时,李逢吉充满理想与抱负,希望凭借才学在社会中立足。然而,京城官场的黑暗与复杂超出了他的想象,屡次碰壁后,他的心态逐渐发生变化,开始不择手段地攀龙附凤,投在高官显贵唐雁老门下,获得了一官半职。此后,他利用职权中饱私囊,做尽恶事。但好景不长,唐雁老在政治上突然失势,李逢吉也随之遭池鱼之殃,从权力的受益者沦为无家可归的落难之人。 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民国时期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以及官员们的腐败堕落,揭示了权力与利益对人性的腐蚀,批判了当时黑暗的政治生态。通过李逢吉的堕落过程,展现了人性在权力、欲望和生存压力面前的脆弱与挣扎,探讨了人性中的贪婪、虚荣、自私等弱点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如何被放大和扭曲。
知堂回想录
62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晚年的心血之作,这部回忆录以其独特的视角与风格,为读者徐徐展开一幅跨越时代的个人与社会交织的长卷。   书中,周作人以一贯平和、冲淡的文风,从童年的绍兴水乡写起。他对故乡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像乌篷船、社戏、茴香豆等绍兴元素,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怀旧情愫。在求学日本的经历中,他不仅讲述了自身在异国的学习与生活,还介绍了日本文化对其思想的深刻影响,为理解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与文化观念提供了线索。   回到国内,周作人投身新文化运动,周遭是诸多文化巨匠,如鲁迅、胡适、陈独秀等人。书中对这些人物的记述,为现代文学研究留下了珍贵的一手资料,从侧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风起云涌。书中对其在抗战期间出任伪职这段经历,亦有所回应。 《知堂回想录》既是周作人个人一生的回顾,也是一部特殊时代的社会文化史。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复杂,是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变迁不可忽视的重要文本。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
"谈到“鸳鸯蝴蝶派”就不能不提张恨水,张恨水的作品风靡文坛百年,因著作多、出版多、同时创作多,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章回小说大家”、“通俗文学大师”等称号。他由《春明外史》初露头角,《金粉世家》声名大譟,而正是这部《啼笑因缘》将他推上写作的高峰。 客居北京读书的杭州青年樊家树到天桥游玩,认识卖艺为生的关寿峰,寿峰女秀姑更暗恋家树。其后家树偶遇唱大鼓的少女凤喜,相互爱慕,树更助喜摆脱卖唱生涯,供她读书。家树虽得富家女何丽娜垂青,亦专情如一。其后,凤喜三叔贪图富贵,使喜亲近刘大帅,刘更迫喜作妾,喜不知如何是好。刘大帅以杀家树威胁凤喜,喜含泪应允。其后树与喜重聚,二人余情未了,一次私会后,事情为大帅知悉,喜被拷打成疯。寿峰与秀姑冒险助树救出垂危的喜,更把大帅杀死,可惜寿锋亦中枪而亡,临终将秀姑托付家树照顾。   《啼笑因缘》创作灵感,源自于好友与军阀争大鼓书女的真实事件。此书一改过去红楼梦式登场人物众多的特色,多著墨于情节的铺陈与变化,除了情爱牵缠,更融社会批判于其中,还含儒家、佛家思想,融入当时流行的武侠风格。 此书1930年末出版后,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热潮,不但引发电影、戏曲、曲艺、舞台剧以及后来的电视剧改编狂澜,版本之多,堪称中国现代单部小说改编的最高纪录。同时,在市面上流通的续书伪作就多达数十种,原本张恨水不拟作续篇,但在舆论的压力之下,也不得不勉为其难了。"
115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