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

00:00
00:35
主播信息
褐斋

褐斋

国学国学,国人之学,童生在学、长老在学,华夏在学、世界在学。独步欠逍遥,鸣空以号伴…让我们一起诵读《道德经》、体证大智慧,无为有德、随遇善为,以安身持家、养生度日,克己守正、笃志延年。
关注
《道德经》全文诵读 - 德篇
48
《道德经》流传已2500多年,为中华文化根源发端之一,世谓万经之王。自先秦诸子至今,相传相续、世代解读,是世界公认的除《圣经》之外,翻译流传最多最广的古籍经典。国学国学,国人之学,童生在学、长老在学,华夏在学、世界在学。某,孤陋寡闻之山野匹夫,不与庙堂高学论智见,不与时风潮流较显旨,亦学以安身持家,笃志延年。独步欠逍遥,鸣空以号伴…
《道德经》全文诵读 - 道篇
28
无为有德、上善守恒。诵读道德经,证悟大智慧。
道德经诵读
129
无为有德,上善守常。诵读道德经,证悟大智慧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第五章

# 道德经

# 天地不仁

# 文化

This passage from the Fifth Chapter of the Tao Te Ching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impersonal nature and the wisdom of moderation in governanc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e and compassion according to Taoist principles.

展开
大家都在听
《尚书》诵读版
《尚书》诵读版
《尚书》一说上古之书,一说“尚”字乃崇尚、尊崇之意。《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是儒家五经之一。 《尚书》命运多舛,相传为孔子整理、选编成一百篇,流传至今只剩28篇。该书要旨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书目,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尚书》文字古奥迂涩,所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就是指这个特点。《尚书》 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出自《尚书》的十六个字,被称为儒家心法。
68
5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