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醉金迷丨张恨水经典丨影视名著&爱恨情仇
1.1万

纸醉金迷丨张恨水经典丨影视名著&爱恨情仇

从抗战后期开始,张恨水便把创作重点由言情转到了社会批判,笔调越发沉重和尖锐。 《纸醉金迷》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1945年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这里聚集着一批醉生梦死者。人人都想一夜暴富,小商人、银行家、交际花、公务员、老妈子,甚至苦力工人,无一不被卷入通货膨胀造成的“黄金风潮”中。全民投机的背景下,人性扭曲,感情、肉体成为投机和赌博的砝码。田佩芝,一个心高貌美的女学生,被恋人坑蒙拐骗后陷入花花世界,*终受不住诱惑而沉沦。《纸醉金迷》以她的堕落史为主线,讲述了发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关于人心世态的大故事,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夕,整个后方社会沉湎于声色、发国难财的疯狂现实。
节目(195)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一路听天下

一路听天下

一路听天下有声作品,适合不同“口味”的你,关注一路听天下,更多精彩等着你~
关注
太虚大师说大乘
1
《太虚大师说大乘》是太虚大师阐释大乘佛教核心思想的著作,全书分为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皈依三宝品讲录、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发菩提心品讲录、大乘伽耶山顶经讲记、成大乘论、大乘位与大乘各宗、大乘宗地引论、大乘宗地图释、大乘真义论、改善人心的大乘渐教等几大章节。全书以大乘佛教核心观念 “菩萨行” 为脉络,架起佛法智慧与现实人生的桥梁,揭示大乘佛教 “悲智双运、普度众生” 的精神内核。大乘佛教不仅追求自我觉悟,更要以慈悲心广度众生,如同 “大船载人”,故名 “大乘”。书中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为修行路径,太虚大师特别强调 “人间菩萨” 理念:修行不必脱离红尘,而是在工作、家庭、社会交往中践行利他精神,比如以布施心分享资源、用忍辱心化解冲突、借智慧心洞察世事本质。同时还结合近代社会变革,指出大乘佛法的 “空性” 思想并非否定现实,而是揭示万物因缘相依的本质,引导人超越执着,以积极心态面对无常变化。
孤楼诡谈
318
三个年轻人为了寻找灵感,结伴来到阴气森森的祖宅。巧遇入室避雨的狱警马丽和刚刚出狱的女孩小葵。雨夜,孤楼,鬼事,三男两女围着炭火开始长夜诡谈。  钟爱探奇推理故事的儿子将死,父亲为满足其生前愿望,设法将众人聚到荒山孤楼某个密闭房间里,要众人讲述最精彩的探奇推理故事:为测试儿女孝心的亿万富翁,谋划假死让儿女在祖宅为自己守灵,结果自己却真的被人杀死;传说中的四人鬼宅,多一人死一人,少一人加一人,从古到今转圈般的诅咒游戏,又该如何破解?隐藏在古宅下的千年神画是真是假,又隐藏怎样的哀怨神秘?荒山孤楼的背后,其实诡异故事才刚刚开始……
神探高成系列五芒星咒
34
五芒星的魔咒笼罩在南城大学的天空,那些许愿者陆续遭遇不测。神探高成追查此案,惊讶地发现邪教徒企图利用五芒星的力量让恶魔复活。那份许愿,就是与魔鬼签订的终身契约,出卖灵魂、出卖鲜血换来了那些所谓的美好愿望。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阴谋?当越来越多的人献出时,凶机呼之欲出。没有人是干净的,高成、林若离洗去过往的罪恶,誓以血肉之躯阻止魔鬼的复活……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非常经典:静静的顿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非常经典:静静的顿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静静的顿河》(俄文:Тихий Дон)是前苏联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前后历时14年。《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主人公格里高利,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阿克西妮亚之间,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他有着哥萨克的一切美好品质——勇敢、正直、不畏强暴,而同时,格里高利身上又带有哥萨克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作者用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男子汉形象,从格里高利身上,读者能感觉出作者对人的尊重。《静静的顿河》展现的是哥萨克人如何通过战争、痛苦和流血,走向社会主义。《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描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时代的人民生活史诗, [1]在不到五年内,格里高利一会儿投入红军,一会儿倒向白军,双手沾满了两方面的鲜血,他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的特定的群体无法切割。肖洛霍夫因《静静的顿河》作品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37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