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9|《我的天才女友》S2,被身份迁徙推着走,直到完成自我裂变

00:00
24:23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Yapiii

Yapiii

Hiya
关注
寻找伊冯娜
1047
宇宙局部 空想觉醒 叙诉复健 大脑解冻 一些光影记录 一个女性档案备忘录 以及最后想说 欢迎你 ?‍⬛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本期播客带你走进意剧《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My Brilliant Friend S2),本剧改编自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的同名小说。第二季继续讲述莱农(Elena)与莉拉(Lila)在身份迁徙中的自我裂变:她们的友谊既是彼此成长的动力,也因尼诺的出现逐渐演化为一种复杂的羁绊。本期播客将带你探索这段关系中的身份迁徙、裂变与和解,揭示在友谊与自我之间的挣扎中,女性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和身份。

📖内容概述

莱农与莉拉的关系裂变中,友谊究竟是依赖还是束缚?她们如何在相互支持中,又不断彼此拉扯?
尼诺是她们的理想化目标还是镜中幻象?他的出现到底为她们带来了希望,还是成为了不可跨越的障碍?
最终的和解背后,莱农和莉拉如何在失去和焚毁中重塑自我?

⏰重点时间线

01:34 第二季主题介绍:“身份迁徙中的自我裂变”

03:12 尼诺的双重作用:他既是莱农和莉拉理想的象征,又成为她们裂变的催化剂

06:04 莱农与莉拉的友谊裂变:从聚会的冲突到沙滩上的背叛

09:28 不动声色、带着粗糙边角的母爱:粗粝的爱护及莱农的归属感

11:57 莱农在爱情中的成长:佛朗哥与皮耶特罗对自我认同的影响

14:13 莉拉的婚姻之困:家暴后的觉醒与对自由的渴望

15:01 尼诺和恩佐:短暂的希望与失落以及被坚定陪伴

18:09 重建生活中的自我解放:《蓝色仙女》的焚毁与内心的和解

19:38 裂变后的自我和解:如何在挣扎中找到真正的身份

🔍适合谁听?

• 喜欢费兰特小说及《我的天才女友》系列的剧迷

• 对女性成长与自我认同主题感兴趣的听众

• 对阶级、家庭与性别角色的社会背景思考有兴趣的听众

☎️联系方式:

🙋🏼‍♀️小红书:@寻找伊冯娜

📮邮箱:lookingforyvonne@163.com

展开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艾森巴赫》
20世纪伟大钢琴家《艾森巴赫》
这张专辑收录了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的演奏录音,包括舒曼、舒伯特、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对艾森巴赫来说,海顿或米凯兰杰利、李赫特风格,以其乐念和声响的大胆而讨人喜爱。他不讳言他认为奏鸣曲是真正的钢琴音乐:身为奥地利─波西米亚钢琴学派的先驱,其论点和音色是大胆创新的,其复式协奏曲风格的对话是动态而攻击的。按比例缩小的花拳绣腿并非他的风格,他偏好清晰光明额外的踏瓣,和纯净弹跃的十六分音符,赤裸裸的但有助于气氛的回响,演奏呈示部但不重复第二次。他钟爱海顿创意的光辉灿烂将《D大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转换成为,由崩毁的音符组成的狂暴酒宴、钻石精刻般的断奏和骑士风范般的圆滑线,以它们独特的、嬉游的管弦乐喧嚣地威胁着。在柔板中,他展现为莎士比亚悲剧性所破坏的豪华宏伟表情和狂喜随想曲;在休止和寂静的张力中,他呈现预言的语法规则。 当其它只看出悠闲的部分,艾森巴赫发掘莫扎特的严肃性,其演奏对时机的掌握分秒不差,并且能够做出绵延、优雅的歌唱,其语法如雕刻般明朗,其诗意和灿烂点缀以纯真但也带着都会生活的复杂度。《F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中,那怡人的法国号主题、那总奏和装饰乐段,终曲中,那狂喜的如纸风车般旋转的下行音阶、那自制的对比、那渴切的休止和渐柔渐缓,这些动态、振奋的演奏,展现绝对完美的诠释典范。同样地,《降B大调柔板》那痛苦的、持续的如歌曲调后半段是直截地,并没有最早印行的原谱中那些交替的装饰音。“我发现自己支持这样的理论:莫扎特那些巧工和装饰仅是为了覆盖那些长音之间的距离,他那个时代的钢琴实在没办法充分支撑这些长音。换言之,装饰音对他来说是实作层面的需求,它们并没有任何旋律上的目的,以现代钢琴的声音力度和持久度来看,将任何东西加入莫扎特的旋律线显然是多余的。” 莫扎特为钢琴创作的十二段变奏曲《小星星变奏曲》的那沉思的第十一段变奏,在情感上是如此的大异其趣于大众眼中的那位微笑萨尔兹堡天才;而贝多芬的广板,显示艾森巴赫对于这位巨人的悲伤面式多么地了解,这些令艾森巴赫成为一个有说服力的舒伯特诠释者,其“绵长的连奏”的能力为亨泽所钦佩。在《A大调奏鸣曲》中,他拒绝跟随既定的传统,决定要使其现代化以追随施纳贝尔的号召:“重新检视钢琴奏鸣曲,并发掘它们强烈的戏剧成分、冲突对立和慑人的故事性,在这里面的每个音符都有其心理上的目的。”
98724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