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灾难中的少男少女与新海诚的动画世界(下)

00:00
53:24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151xxxx2358

151xxxx2358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151xxxx2358
关注
湖心岛
320
这里有无聊人类对有趣世界的思考, 这里有关于意义的无意义探讨, 这是一档两个自由散漫的播客嫩苗制作的漫谈栏目, 这里是湖心岛,欢迎登临,远离烦恼。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承接上期关于《你的名字》的讨论,这期节目我们将跟大家聊聊新海诚在此之后的两部关键作品,也就是灾难三部曲的后两部,《天气之子》和《玲芽之旅》。

与前作相同的是,新海诚在这两部作品里沿用了自己擅长的叙事方式,即通过天灾人祸和重大事件塑造少男少女的感情。

而不同于前作的是,这两部作品在口碑上颇具争议。我们将展开讨论对这两部作品的个人看法。

你将听到:

关于《天气之子》

01:10 疫情封控下的个人情感向往:阴雨转晴的好心情加持➕逃离小岛开启新生活

04:06 短暂的精神逃离影射:极端环境下一起逃命的具体幸福

07:03 “晴女”的身份接续,固执反叛的少年人对麻木中年人的“唤醒”

11:51 没错,就要中二日本高中生拯救世界!为了爱人不顾一切!

13:45 新海诚一脉相承的叙事方式:在天灾人祸重大变故中塑造人与人的感情

16:13 “晴女”与天气的链接:新海诚开始尝试将人和自然的关系纳入叙事

关于《玲芽之旅》

18:51 日本311大地震对新海诚的影响:《玲芽之旅》试图表达更广阔的人与人的羁绊

21:37 玲芽的自我和解的公路之旅:将女性作为行动主体的范式突破

25:08 叙事的巨大短板:男女主薄弱的情感羁绊刻画使得剧情合理性失去支撑

29:13 跳出舒适圈的新海诚:少男少女的叙事主线无法覆盖多元主题的表达

33:26 漏洞百出的剧情刻画:扁平的板凳工具人男主以及不够充分的的背景设定

41:51 震撼人的歌词和旋律:新海诚能火到今天应该给RADWIMPS上香

关于 新海诚

43:20 《星之声》的“异星恋”:跳跃的文学性叙事与浓重的个人风格

45:37 作品之间的串线:“相爱的人相隔宇宙”

46:37 新海诚想一直以来表达的主题不是爱情,而是喜欢

本期音乐:

三浦透子/RADWIMPS——グランドエスケープ(逃离地面)(Movie Edit)

展开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罗莎琳·杜蕾克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罗莎琳·杜蕾克2》
这张专辑收录了罗莎琳·杜蕾克的演奏录音,包括巴赫的键盘独奏作品。1973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里,杜蕾克第一次在大键琴上演奏《哥德堡变奏曲》而且得到空前的成功,休息时间过后,她又在钢琴上重复弹奏这部作品。不过由于钢琴丰富的色彩以及对位平稳明晰的声音,杜蕾克还是以钢琴演奏的版本最著名,而且是键盘演奏史上重要的里程碑。1957年在伦敦演奏《哥德堡变奏曲》后,一个乐评人写道:“杜蕾克小姐多样性的触键相当不可思议,活泼的节奏与分句让纯正主义观点,即,只有大键琴才能再现巴赫变得毫无意义。她能够随心所欲地弹出大键琴、古钢琴的音色。她的节奏冲劲让地道的对位在音乐中自然浮现。” 在处理以钢琴或大键琴来演奏巴赫作品的问题上,杜蕾克这样驳斥那些大力主张巴赫还不知道有钢琴这个乐器存在的人。“巴赫是否知道钢琴存在的根本问题,”她这样写:“很明显已经有西尔伯曼钢琴公司贩卖钢琴给布兰茨基伯爵的收据这个历史文献提供答案。这份历史文件的内容已经说明是巴赫真迹的签名,日期是1749年5月,莱比锡,表示这椿买卖是由巴赫办理。” 然而巴赫的钢琴作品不是只有简单的美感或风格合宜与否的问题。如同杜蕾克所指出,“《哥德堡变奏曲》在整个十九世纪都被认为无法在钢琴上演奏,因为音乐里有太多复音以及(演奏者)型体上的问题,因为当时认为双手在键盘上是不可能交替演奏的,布索尼因而重新修订这部作品。用布索尼的话来解释他的意图是最好的:‘为了挽救这部极为优秀的作品在音乐厅里的命运,缩短全曲或重新释义好让听众能够接受、演奏者能够弹奏是相当必要的。在这个版本里,乐曲后半部的建议是尽量一开始就忽略反复记号。附带说明,经过考虑后,我认为省去其中几段变段是最适合对一般大众演出的方法。’所以布索尼建议在音乐会中省略十段变奏,其中有七段是卡农,由此打破全曲的架构与卡农的旨趣。他也建议使用一些简化、添加与扩展后的技巧,布索尼都是遵循巴赫的版本变更,然而不幸的是,有时候布索尼会往没有指示的地方让谱上的主题合并,这是布索尼,不是巴赫。布索尼的观点广为后代所采用与宣传,这是巴赫作品失真的背景原由之一,反对这种作法的音乐家都努力地想以更明确的想法接近巴赫。”
49834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