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红楼梦》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上)

00:00
13:27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前进四_阿东

前进四_阿东

来蜻蜓啦!
关注
新制《红楼梦》原文演播|阿东|青年男音
4039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程乙本。 换一种方式听名著,换一种声音听红楼。如果能让看不下去的朋友听下去,则善莫大焉。
《乡土中国》尽量白话版
7.4万
了解中国人性格的必读书。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著作。高中必读书目。为什么我们讲究远近亲疏?为什么我们只讲私人的道德?古往今来为什么男女有别?家族能给我们什么?礼治秩序和法治人治不同吗?什么是乡土性?现代中国人还有没有乡土性?走向现代化需要反思什么?乡村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怪诞行为学》听了不吃亏版
7.8万
完全口语化的说书…… 这里说了很多有意思的事儿,你完全可以拿走,用来嘲笑你的朋友,你身边的人,还有你自己(~ ̄▽ ̄)~ 豆瓣评分8.2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是颓废还是辉煌: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是颓废还是辉煌: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受西方哲学思想影响,是伤感且颓废的,因而他被郭沫若等学者称为颓废主义的代表人物。在郁达夫创作的第一部代表作小说《沉沦》之中,这种颓废色彩就开始流露,此后问世的作品中,表达的颓废色彩愈来愈明显。颓废在现代汉语中被定义为:衰败、伤感、堕落以至绝望,但正是因为这种伤感和颓废到绝望的状态,作者才能释放自身消极、压抑的情绪。在释放压抑的过程中,将自身的颓废色彩完全表达出来,并施加在笔下的主人公身上,刻画出许多典型的颓废主义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艺术美——颓废美。纵观文学艺术的发展长河,这样一种美被普遍认为是由一种消极、伤感、堕落的颓废情绪发展而来的,大多学者之所以否认颓废美的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是因为他们忽略了颓废表面下所蕴含的实质性价值。所以笔者以郁达夫小说中的颓废美学特色研究为题,阐述了对郁达夫小说颓废美的理解,分析了郁达夫的颓废生活及审美倾向,探讨了作品中颓废意识下所表现的对女性的畸形迷恋,颓废美中的冲突与与挣扎,以及对这一研究论域的展望。引入了自西方现代文学以来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话题——颓废美是什么?并对这一话题进行全方位的论述与解释,将作品中表达的颓废美展现出来。郁达夫笔下人物的颓废美成因众多:社会的黑暗、人生的苦楚与不幸、大革命的失败等等。因此,笔者在这里论述的颓废色彩,看似是扭曲且病态的颓废美,实际上并不是消极落后的,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殊力量的对抗精神,给当时的黑暗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所以:颓废是表面,反抗才是实质。全面论述颓废美在消极的外壳包裹之下,向腐朽社会发出尖锐的反抗,真正展现出的现实意义与社会影响。
36112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