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Symphony No.4 Op.281 - 3. Moderement

00:00
05:05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旺德《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
109
这张专辑收录了旺德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的两个录音:1、与钢琴家乔治·博列特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1985年11月录制;2、演奏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1982年9月录制。
普罗科菲耶夫诞辰100周年音乐会
27
这张专辑是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携手钢琴家佩特洛夫,1991年1月3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举行的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诞辰100周年音乐会的现场演奏录音。这场音乐会不仅是一次对普罗科菲耶夫音乐遗产的致敬,也是对20世纪俄罗斯音乐发展的重要回顾。
布雷哈驰《德彪西、齐玛诺夫斯基钢琴作品》
23
这张专辑是波兰钢琴家拉法尔·布雷哈驰演奏德彪西、齐玛诺夫斯基的钢琴作品。这一次,布雷哈驰演奏了20世纪早期的法国和波兰音乐,将德彪西的印象派作品与布雷哈驰的同胞齐玛诺夫斯基的表现主义作品相结合。布雷哈驰对正在进行的关于德彪西作品是否印象派的音乐学讨论并不真正感兴趣。他更倾向于寻找德彪西这样的印象派作曲家,鉴于莫扎特、贝多芬和肖邦所取得的成就,他从古典主义中借鉴了结构上的优点,并将其发扬光大,他能够把所有这些转化成一种音乐现代主义的语言。这就是为什么布雷哈驰把德彪西称为“颜色之王”。布雷哈驰非常喜爱齐玛诺夫斯基的作品,在这张专辑中他演奏了1905年的《c小调前奏曲和赋格曲》以及1904年的《奏鸣曲》,这是为了纪念齐玛诺夫斯基,同时也向肖邦、德国浪漫主义传统以及斯克里亚宾的遗产致敬。 除了肖邦,齐玛诺夫斯基是波兰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甚至被誉为“现代波兰音乐之父”。十九世纪末开始,波兰文艺界出现了以浪漫主义和民族解放为理念,力求创新的“青年波兰派”,其中,齐玛诺夫斯基就是作曲界的代表人物。一般音乐学者把齐玛诺夫斯基的创作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的作品受到肖邦、斯克里亚宾的影响;第二时期则因为常在国外旅行,大量接触德彪西与拉威尔,也成为齐玛诺夫斯基这段时期的主要风格。第三时期则是表现波兰的民族性,齐玛诺夫斯基直接从波兰民间音乐汲取精华,创作出新的生命力,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 波兰钢琴家布雷哈驰录制过两张肖邦作品专辑后,很自然把目标转向齐玛诺夫斯基,以及影响齐马诺夫斯基甚多的德彪西。这是布雷哈驰第一次录制齐玛诺夫斯基的作品,《第一钢琴奏鸣曲》是齐玛诺夫斯基早期的创作,乐曲风格结合了从贝多芬古典乐派到斯克里亚宾的表现手法。 在布雷哈驰心目中,德彪西可说是钢琴音乐的“色彩之王”。谱写于1903年的《版画》共有三首小曲,但是创作构思分别表现中国、西班牙以及法国三个完全不同国家的特色;组曲《为钢琴而做》则是以二十世纪的手法,表现巴洛克时期器乐曲里,最常出现的前奏曲萨拉邦德舞曲与托卡塔。《快乐岛》的灵感来自罗浮宫的名画《航向希提拉岛》,传说中爱神维纳斯居住的地方。 布雷哈驰的演奏具有现代年轻一代音乐家中少见的个性,而且带有优雅、细腻与诗意,并且兼具有庄严气质以及适度的华美,传达出音乐中纯粹的魔力。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霍伦斯坦《典范录音》
霍伦斯坦《典范录音》
这套10CD合辑收录了指挥家霍伦斯坦1928-1962年间的演奏录音,曲目包括马勒《第一、三交响曲》、《亡儿之歌》、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欣德米特《画家马蒂斯》、理查·施特劳斯《唐璜》、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勋伯格《升华之夜》、《室内交响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雅纳切克《小交响曲》、《塔拉斯·布尔巴》、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瓦格纳《浮士德序曲》、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等。参与演出的有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伊夫利·吉特里斯;钢琴家佩勒穆特、阿劳,演奏乐团包括伦敦交响乐团、维也纳音乐家乐团、巴黎广播交响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巴登巴登交响乐团、巴黎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法国广电总局国家管弦乐团、柏林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 雅沙·霍伦斯坦(Jascha Horenstein,1898.5.6-1973.4.2)乌克兰犹太指挥家,后加入美国籍。1928-1929年间,霍伦斯坦录制了自己的首批唱片。在慕尼黑,他与Heinrich Rehkemper合作灌录了马勒的《亡儿之歌》,这也是这部作品的首次录音;与柏林爱乐录制了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海顿《惊愕交响曲》、舒伯特《第五交响曲》。从这些演出中,可以发现霍伦斯坦对恢宏的长篇结构具有惊人的掌控能力;管弦乐的音响清澈透明而又不失细节与重点,这成了他日后的显著特征。
70064
霍伦斯坦《典范录音》
霍伦斯坦《典范录音》
这套合辑收录了指挥家霍伦斯坦1928-1962年间的演奏录音,曲目包括马勒《第一、三交响曲》、《亡儿之歌》、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欣德米特《画家马蒂斯》、理查·施特劳斯《唐璜》、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勋伯格《升华之夜》、《室内交响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雅纳切克《小交响曲》、《塔拉斯·布尔巴》、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瓦格纳《浮士德序曲》、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等。参与演出的有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伊夫利·吉特里斯;钢琴家佩勒穆特、阿劳,演奏乐团包括伦敦交响乐团、维也纳音乐家乐团、巴黎广播交响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巴登巴登交响乐团、巴黎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法国广电总局国家管弦乐团、柏林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 雅沙·霍伦斯坦(Jascha Horenstein,1898.5.6-1973.4.2)乌克兰犹太指挥家,后加入美国籍。1928-1929年间,霍伦斯坦录制了自己的首批唱片。在慕尼黑,他与Heinrich Rehkemper合作灌录了马勒的《亡儿之歌》,这也是这部作品的首次录音;与柏林爱乐录制了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海顿《惊愕交响曲》、舒伯特《第五交响曲》。从这些演出中,可以发现霍伦斯坦对恢宏的长篇结构具有惊人的掌控能力;管弦乐的音响清澈透明而又不失细节与重点,这成了他日后的显著特征。 1929年和1930年,霍伦斯坦分别走访法国和俄罗斯,1933年迁往巴黎,从那时他开始在华沙、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任客席的指挥生涯。在那儿他进一步提升由马勒本人于一战前就已经奠定的作曲家在俄国的崇高威望。他也和热衷于马勒的肖斯塔科维奇建立了私人友谊。 1940年霍伦斯坦来到美国,起初执教于社科研究所,该所所谓的“移民”音乐教研室因为集中了诸如塞尔、克伦佩勒、莱因斯朵夫、艾斯勒、施托尔曼这批音乐家而声名显赫。尽管霍伦斯坦40年代初就成为了美国公民,他却很少在美国指挥。
27664
20世纪伟大指挥家《安德烈·克路易坦》
20世纪伟大指挥家《安德烈·克路易坦》
这张专辑是著名指挥家安德烈·克路易坦的录音精选辑。参与演奏的乐团:法国国家广播乐团、音乐协会学校乐团、爱乐管弦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国家歌剧院乐团、索非亚国家歌剧院合唱团。录音地点:(比才:C大调交响曲)1953年10月8-9日录制,巴黎Champs & Eacute lysees录音室;(德彪西:意象)1963年9月11-14日录制,巴黎Salle Wagram;(拉威尔:圆舞曲)1958年11月4-5日录制,伦敦金斯威音乐厅;(舒曼:曼弗雷德序曲)1957年2月2日录制,柏林Grunewaldkirche;(柏辽兹:幻想交响曲)1964年5月10日录制,东京大都会节日音乐厅;(瓦格纳:《罗恩格林》第3幕前奏曲)1959年6月20日录制,巴黎Salle Wagram;(穆索尔斯基:《鲍里斯·戈东诺夫》加冕场景)1962年9月21日录制,巴黎Salle Wagram。 安德烈·克路易坦(Andre Cluytens,1905-1967)著名指挥家,20世纪重要的指挥大师之一。人们将他称为“统领法国乐坛的比利时大师”。克路易坦是一位艺术修养颇深的指挥大师,他的气质和性格极为高雅和质朴,外貌也总结人一种详和温厚的感觉。他的为人高尚而和蔼,谦逊而稳重,并且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在感情。有趣的是,他的指挥风格与他的气质、修养和为人极为相似,也许这正是他的内心与音乐息息相通的一种绝好的体现。
5322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