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理清《中庸》的脉络

00:00
08:47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燕京同道书院

燕京同道书院

思想飘散,不知道该说点啥~
关注
走进《中庸》| “走进经典”系列
1988
一、【作者简介】 陈达隆,旅美学者,融会中西,深研中华传统文化数十年。其学以古圣贤为师,出入各家学术,贯通儒释道精髓。 长期讲学于国内外。在北京发起创立燕京同道书院和燕京读书会,十几年来致力于深耕社会有志青年,定期指导精读经典,组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蜚声于京城国学界。 在长期教学中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方法路径:对面亲聆,体贴古人。由此突破古今学术的局限,亲见中华古圣贤的境界传承,揭示中华传统的生命智慧之道。 二、【专辑简介】 本专辑《走进中庸》,是《走进经典》的系列课程之一。 29节精炼讲解,引领听众走进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视角,还原经典的内在脉络,亲见古人作经典的用心和境界。 每天10分钟,带给你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 《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于先秦春秋时期之末,历来被看作儒家典籍里面最为高妙而难读的经典之一。 可是这么重要的经典,长期以来被错误解读,因为读不通而被当作支离破碎的文献,还被扭曲成“折衷和稀泥”的市侩哲学。太可惜了! 我提出这个观点:《中庸》所要阐述的内容,一篇《中庸》的宗旨,叫做“圣贤之学”。这应当是我们研究《中庸》的一个出发点。 本课程循着文本的脉络展开,完整呈现了“中庸”这个用语的原初涵义:中庸者,君子以天命为本,以礼为用;无为而天下平。无为即“中”;天下平治,在日用平常之间,即“庸”。 天命存于礼,率性现于礼,修身在于礼,教化成于礼。 《中庸》一书不是绝妙玄远的天书(一般所谓“极高明”),不是讲遥不可及藐不可见的天理或哲学(一般所谓“超越”),而是讲述我们生命的本源依据(天命天道)如何体现于日用平常之中、如何从这个日用平常中学习修炼而得以把握、圣道的延续和复制又如何以日用平常的方式影响到社稷的根本福祉。这也就是圣人之道、中庸之道了。 希望这门课程开启您对生命意义的醒觉追求之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论语》《孟子》《大学》《阳明学》《庄子》系列课程。
走进《孟子》| “走进经典”系列
1.1万
一、【作者简介】 陈达隆,旅美学者,融会中西,深研中华传统文化数十年。其学以古圣贤为师,出入各家学术,贯通儒释道精髓。 长期讲学于国内外。在北京发起创立燕京同道书院和燕京读书会,十几年来致力于深耕社会有志青年,定期指导精读经典,组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蜚声于京城国学界。 在长期教学中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方法路径:对面亲聆,体贴古人。由此突破古今学术的局限,亲见中华古圣贤的境界传承,揭示中华传统的生命智慧之道。 二、【专辑简介】 《走进孟子》,是《走进经典》的系列课程之一。 27节精炼讲解,引领听众走进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视角,还原经典的内在脉络,亲见古人作经典的用心和境界。 每天10分钟,带给你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 孟子生活在先秦的战国时期,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后世被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一百多年来,随着西方文明输入“启蒙”,“圣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孟子作为教条退出去,出现越来越多批评孟子的声音。 这是出现在历史大转折时代的历史现象。 孟子对我们当代人,这个意义在哪里?这是我们今天要讲孟子的原因。 孟子的特点,一是“敢说话”,诠释尧舜、孔子等古圣人的思想,譬喻生动淋漓尽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二是他“善辩”,说理透彻,言辞犀利,因此也是历史上和学术争论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人物。 围绕孟子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争议,这些解读或“诠释都出于某种时代的原因而陷于先入为主的框架之中,从来没有人老老实实地去听孟子讲话、去读懂孟子。一百年来的混乱现象,源于两千年来没有人真正了解孟子的原意。自然也就没有可能向后代传递孟子的真精神。 我们先要弄清楚,孟子在他那个时代是个什么人,他本来在讲什么。这个道理,是不是不难理解啊?好比一个说向南,一个说向北。你总得先找到北、先认得北。 我们介绍这个课程,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 (1)从源头上讲清楚,孟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孟子思想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人格境界,孟子到底在说什么。 (2)聚焦于孟子说“性善”的原理。 这是孟子全部思想主张的核心与基础。抓住这个核心,孟子究竟讲什么、主张什么就一目了然。 (3)孟子说“性善”,原本不是今人所谓“性善论”、不是“人性的哲学”。所有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诠释的,无论是反对还是维护孟子的,都读错了。 (4)我们要从经典文本入手,看看孟子究竟讲什么。
走进《大学》| “走进经典”系列
426
一、【作者简介】 陈达隆,旅美学者,融会中西,深研中华传统文化数十年。其学以古圣贤为师,出入各家学术,贯通儒释道精髓。 长期讲学于国内外。在北京发起创立燕京同道书院和燕京读书会,十几年来致力于深耕社会有志青年,定期指导精读经典,组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蜚声于京城国学界。 在长期教学中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方法路径:对面亲聆,体贴古人。由此突破古今学术的局限,亲见中华古圣贤的境界传承,揭示中华传统的生命智慧之道。 二、【专辑简介】 本专辑《走进大学.格物致知之道》,是《走进经典》的系列课程之一。 16节精炼讲解,引领听众走进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视角,还原经典的精神脉络,亲见古人的用心和境界,揭示对于当代人的意义和实践应用。 每天10分钟,带给你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 宋代大儒朱熹注释的《大学章句集注》,是八百年来影响最广泛的《大学》文本和注解。 朱子认为,如果用最简要的一句话概括“大学”,就只有四个字:“格物致知”。离开“格物致知”这个核心要点,讲修身和大人君子之道都是空中楼阁。 可见,要懂得朱子讲的“格物”工夫,才算是懂得朱子的学问。而这也是历来学术上的纠缠困惑之域。古今争辩“一草一木都有理”,几百年来,有谁真听懂了朱子说话:“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 我们解读《大学》,特别安排这一门课程,讨论朱子对“格物致知”的解说。重点是介绍朱子“格物致知补注” 指示的功夫和见地,廓清误读,还原古人,传续大人君子之道。 中华圣人之学,从三代传承到孔孟,下启程朱陆王。“格物致知”像武功秘籍一样,传到后来变成了大家都认得字的模样、却不懂其意的秘密法门。 听我们揭开这个秘密: (1)格物的用力处,在打除人欲,穷究天理。 (2)天理,是关于“人类如何在天地间生存”的真理。 (3)格物,是复制古圣人学习的“状态”,而不是一个概念。 (4)致知,是亲见古人心地,惟精惟一,感而遂通。 (5)格物致知,不离日用平常,就是生活的内容。 我们这门课程,围绕朱子的“格物致知补注”,讨论四个部分:疏通朱子注的文意、历来关于“格物”的争议、朱子格物的方法和功夫、白话现代人格物致知的原理。 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大学》这部经典和“格物致知”的体验天地。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十二生肖里的文化
十二生肖里的文化
十二生肖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符号 看过很多关于十二生肖的奇谈怪论 却都是鼓吹封建迷信宣扬怪力乱神 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祖辈生存智慧 把复杂的哲理藏身在十二个动物中 这是智慧的古人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当你认真端详其中根由也许会发现 那些文化烙印早已深深打在你心里 西方文明关注的是十二星座 因为他们的起源是狩猎民族 观测星象能够知道猎物去向 更多是对应地形地貌的认知 中华文明关注的却是十二生肖 是我们农耕民族对天地的认知 我们不但要关注此一时的收成 还要盘算未来的年辰是否丰欠 古人发现天地虽然变化无常 却有一定内在性的规律可循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能得到很多启示 天气的变化是以十二年为一个周期 在一个12年的周期内 有3年风调雨顺,有3年灾害丛生 有3年平平淡淡,有3年莫名其妙 12年后再循环一次 当然,这不是搭积木 不会连着3年好,接着3年糟 但如果时间周期拉长到12年 这样的规律就会耐人寻味 其实如果你上了年纪 有了多一些的人生体验 回首自己的人生经历时 应该能体味其实是一个个的周期 如果把12年再延长到60年 按我们天干地支纪年 刚好是5个12年 暗合12年的5行循环 古人不但把时间前后延伸到12年 更把一年12个月也用他们来标识 甚至每一天,每一个时辰都适用 年月日时辰就是我们的生辰八字 这十二个年头所选择的动物 分别代表了12种不同的特征 是古人留给后世的天地奥义 能在人生各个时期把握先机 这12种动物按中国的文化 分为阴阳两大类 鼠虎龙马猴狗,属阳 牛兔蛇羊鸡猪,属阴 属阳的动物 脚趾头的个数都是奇数 属阴的动物 脚趾头的个数都是偶数 阴阳互相穿插 属阳的多为上升状态,像上弦月 属阴的多为潜沉状态,像下弦月 周而复始应运而生 他们既独当一面又相映成趣 老鼠的聪明智慧对应牛儿的踏实肯干 老虎的迅捷向前搭配兔子的谨慎保守 飞龙的刚猛霸气对照灵蛇的柔韧潜藏 奔马的直奔目标混搭绵羊的坚韧不拔 金猴的灵活多变配合雄鸡的恪尽职守 忠犬的忠贞温顺搭伙野猪的勇猛独行 正是这种两两对应的反差 提醒着古人不可拘泥行事 一边提醒你要“近水楼台先得月” 另一边就劝诫“兔子不吃窝边草” 12种动物还被划分成五行 虎兔,属木 蛇马,属火 牛龙羊狗,属土 猴鸡,属金 鼠猪,属水 五行相生相克,互为作用 古人说“认命” 不是说我这命就是这样了 我也没办法 那我们和飞禽走兽有何区别 “认命”是指认识自己的命运 并尽可能想办法调整 即便是外部条件限制无法改变 至少可以调整心态如何去接受 古人的智慧:对自己的生命拥有自主权 当你抱怨“这就是命” 不过是第一步:认识到了生命的局限性 还要进一步:如何用已有的条件做改善 再前进一步:接受自己努力之后的结果 可悲的是众生都在这个死结里循环 如果你已经看懂接下来要走的趋势 就应该调整自己的所思所想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打破这个僵局其实很简单 不过做起来不容易 这个《十二生肖》系列 会对每个生肖做一番阐述 他们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 您可以借此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做对照 人生也好,做生意也罢 提前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 轻松一点,胜人一筹 回顾前尘,放眼明天,嘻嘻
12.7万1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