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诗文讲历史-春秋篇
在本节目里,我们秉承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方式,尽量传达大众化的历史故事,以大众熟知的历史故事为基础,来讲述这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春秋史。
当然,有一些故事的可信度当世存疑的,也会做一下阐述,比如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后世很多史学家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这件事是由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里提到的,有一定的可能性存在杜撰故事的嫌疑,具体后面讲到的时候会做一下分析。
同时,针对各大历史事件的地名,会匹配对应的当今地名,为爱旅游的历史爱好者提供地理线索。
103

清朝同治年间,信阳南五县考生齐聚光州府参加乡试,因挑粪工意外泼洒秽物引发争执。西县考生欲动手打人,黄川考生劝解调解,光山考生主张告官,商城考生提议以宴请和解,最终衍生出“西县打家震天下,商城吃甲豆腐渣”等民间俗语,生动刻画了五县地域性格差异。
罗山县得名可追溯至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因县治西南小龙山(古称小罗山)而得名,延续至今。故市地名始于东汉光武帝封李通为故市侯,取“事欲善其中,必先顾其始”之意,成为中原地区沿用两千年的行政地名。
黄川县历史绵延四千年,从夏商光国、春秋黄国到民国更名,因黄河、淮河支流贯穿全境定名。光山县名来源存争议,一说出自福光山,另一说与司马光出生关联,后者因县志记载矛盾,学界多倾向人文渊源说。
西县为中华首县,西周封西侯国,楚灭国后设县,郡县制延续三千年未改名。商城县原名殷城,北宋避赵弘殷讳改现名,其殷商古城遗址印证“殷城”历史脉络。各县地名演变均融合地理特征与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信阳南五县独特的文化标识。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