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浩侃历史【全集】
【节目简介】京浩新浪微博:@任京浩。公众微信:任京浩。扣扣粉丝群:415110584 。百家讲的我都谈 你不懂的我来说 说什么 说说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妙趣横生 笑谈历史 京浩侃历史 准备好了吗 开始上课啦!听友互动群:277072910/电台招聘群:277072003/新浪微博:士兵小站音乐台/公众微信:sbxzyyt/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听不到的,士兵小站,你我的心灵驿站。
--

甲午战争前,清朝北洋海军凭借铁甲舰吨位优势一度被视为亚洲第一舰队。其旗舰定远舰、镇远舰排水量超七千吨,远超日本四千吨级军舰。北洋海军建设历程始于洋务运动,在李鸿章主导及醇亲王支持洋务的背景下,舰队于1888年成军,拥有25艘军舰及三处基地。然而此后清政府停止海军经费投入,禁止采购新舰与速射炮技术优势装备,导致军舰老化动力损耗严重,航速下降且火力落后。
日本海军则通过扩张计划快速崛起。政府将国家预算40%投入海军建设,发行海军公债筹资方式补充经费,全民动员支援装备更新。至1894年,日本海军主力舰达31艘,包括专为克制铁甲舰设计的松岛级军舰及吉野舰航速火力领先的巡洋舰。其舰船普遍配备速射炮技术优势,开花弹爆炸威力远超清朝黑火药弹药。
对比双方实战能力,北洋海军仅有8艘舰船可远海作战,且舰龄超十年,锅炉系统严重老化。日本舰队不仅航速优势显著,弹药杀伤力更形成碾压。清廷主战派盲目自信,忽视海军持续更新的必要性,最终导致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全面溃败。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