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哲学思想研究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9

王弼在注解《道德经》时提出“一即真,真即朴”的核心思想,认为“一”是未分化的混沌状态,对应道之体,而“朴”作为道的属性,强调回归本真。通过“专气自柔”这一精气结聚方法,可使人如婴儿般保持柔弱却充沛的生命力,体现道家对自然状态的推崇。
“玄览”被解释为玄奥无形的心镜,需通过摒除杂念和成见偏见障碍,以直觉体悟观照万物本质。庄子与老子均主张“心若明镜”,强调无我状态下的直接明慧。老子批判“前识者”为愚昧之始,指出修行的关键在于“日损”欲望,以达无我直觉观道的境界。
文本还以婴儿的柔弱生命力为例,说明道家“返璞归真”的实践智慧,如骨弱筋柔却元气充盈的状态。此外,结合气聚而生、气散而死的理论,阐释气功发端与道家养生的关联,强调身心合一与精气凝聚的重要性。最终,冯友兰总结老子的观道方法,指出其本质是对道的直觉体验,形成最高的精神境界。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