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锦江第二季 |一座城的两个驿站

00:00
06:53
主播信息
东周社

东周社

东周社《温故》,人文历史类节目。站在今天,聆听过往。周东主持。
关注
品锦江第二季
16
品锦江第二季
品锦江
16
锦江区打造的一个彰显深厚人文历史和新时代发展成就的文化品牌“品锦江”
向往新都,以荷为桂
11
《向往·新都》美文、美景、美声、美画… 美美与共 以荷为桂 喜迎中秋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成都赖汤圆历史

# 成都龙超手特色

# 鸡油黑芝麻汤圆馅

# 赖汤圆三不沾特色

# 赖汤圆蘸碟吃法

# 赖德顺慈善事业贡献

# 龙超手农花茶社起源

# 龙超手皮薄馅嫩汤鲜

# 龙超手萧崇阳题联

赖汤圆的创业与工艺传承
赖德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成都总府路开设首家赖汤圆店,其以鸡油黑芝麻汤圆馅为特色,创新使用鸡油替代猪油,使汤圆香气独特。制作工艺上讲究“煮不浑汤,吃不沾牙、筷、碗”,即赖汤圆三不沾特色,搭配赖汤圆蘸碟吃法(白糖芝麻酱),成为全国独一份的经典小吃。
赖德顺的慈善事业与影响
赖德顺凭借汤圆生意积累的资金,成立滋阳同乡会资助贫困老乡,并创办中学惠及家乡子弟。其赖德顺慈善事业贡献使其成为川商典范,赖汤圆由此发展为中华老字号,承载成都街巷记忆。
龙超手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龙超手创始团队以张光武为首,借农花茶社谐音命名,寓意“生意兴隆”。其以皮薄馅嫩汤鲜著称,成为八金先生笔下“童年味道”。萧崇阳为其撰写对联“面包荤馅,酷似菱角”,凸显成都龙超手特色,强化了中华老字号的文化地位。
传统小吃的时代记忆
赖汤圆与龙超手均以独特工艺和人文情怀扎根成都。前者以成都赖汤圆历史记录市井烟火,后者以龙超手农花茶社起源承载慢生活记忆。两者共同构成成都饮食文化符号,成为跨越时代的味觉经典。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