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云唐太宗》
在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盛世之中,要说最没有争议的,非唐朝莫属。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盛世,那么这个盛世的奠基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是他引领大唐的历史向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发展。唐太宗在当时被推为“天可汗”,意思是天下的盟主,唐朝的国际地位更让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望其项背。唐太宗本人,就像谜一样萦绕在人们心间,这个曾经行伍出身的人,后来为什么能华丽转身,成为一代伟大的帝王。
96

战役背景与战略动机
公元228年,孙权为扭转对曹魏的被动防御局面,联合诸葛亮北伐中原,策划了针对曹魏淮南战区的军事行动。孙权授意鄱阳太守周鲂实施诈降计,通过伪造审查、削发请罪等表演,诱使曹休率十万大军深入皖县。此计被《三国志》记载为黄盖苦肉计的原型。
诈降计与地形伏击布局
周鲂以假降信件引诱曹休南下,陆逊利用皖县至石亭的崎岖山地设计伏击。石亭古战场位于大别山余脉,地势险要,仅有一条狭窄山道连通南北。陆逊将曹休大军引入长达170里的山道,使其成为天然“运输线”,并通过分兵截断后路,形成包围态势。
战役过程与战术执行
曹休轻敌冒进,无视孙权援军警告,执意进军皖县。陆逊趁曹军疲惫,深夜发动三路突袭,利用地形分割敌军。曹休指挥混乱,率残部溃逃时遭山道堵塞,最终损失上万兵力及大量物资。若非贾逵援军及时赶到,曹休恐全军覆没。此役成为三国时期以地形优势瓦解兵力悬殊的经典案例。
历史影响与后续发展
石亭之战是陆逊继夷陵之战后第二次以弱胜强的战役,重创曹魏淮南战区,迫使曹魏转为守势。此战直接推动孙权次年称帝,确立三国鼎立格局。陆逊在战略设计中强调“顶层目标优先”,通过合理战果期望值设定(击溃战而非全歼),平衡了风险与收益,为后世军事决策提供借鉴。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